利用家长亲职团体改善亲子关系的研究报告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父母们发现延用老一代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要,甚至会影响亲子关系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北京汇文中学进行了为期3年的家长团体辅导的行动及数据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长团体辅导的课程与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家长亲职团体;行动研究;EMBU问卷调查
  正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只有每个家庭和谐了,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但是,由于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及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感觉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教育失误,破坏了亲子关系,也使孩子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因此,北京汇文中学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学校的平台,促进全校师生的家庭和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讲座、家长会、家长导报、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外,我校还通过行动研究及相关测评,探索出一套家长培训课程,深化了教育向家庭的辐射,并使构建和谐家庭、并最终形成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一、研究缘起
  1、我们所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方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我们于2014年为汇文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分别做了心理健康量表(MHT)和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业发展、学习适应情况,在9月底让他们做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并将学业适应与发展良好的学生群体与学业适应与发展一般乃至较差的学生群体做了对比。 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所做数据处理及调研分析,我们发现资优生群体在学习方法、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复原力方面要显著高于普通生群体。我们做了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发现资优生群体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如来自父母的积极关注、体谅与理解等;而普通生群体可能会更多的受到家庭负能量的影响,如被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预或冷漠拒绝等。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复原力需要更多地从家庭教育、教养出发来做调整,从父母的教养理念和方式做起来助力孩子成长。
  2、我在咨询中的困惑与体会。 我从事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二十余载,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学生与家长,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追到根上总会找到家长的教育失误,通常我在给学生做咨询后,学生回到家庭的环境中,老的问题还是摆在面前,使我的咨询打了不少的折扣。而我自己也是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这一路走来,通过跟孩子的“斗智斗勇”,通过种种的纠结与历练,发现作家长的真的很不易,因为他们不仅要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还要被青春期的孩子折磨得疲惫不堪,经常会有家长来到我的咨询室,向我“哭诉”他们的各种难处与无助。所以,一直以来,“帮助父母享受生活,构建和谐家庭”这个声音总在我的心头萦绕。 所以最终,我决定通过行动研究,开发出一套实用的课程,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基本上一种理念会根植下来,一种方法也会形成习惯。
  二、理论依据
  在父母心理小组的培训中,我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源自美国的再评价咨询及台湾的亲职教育。 再评价咨询(Re-evaluation Counseling)是由一个叫哈威杰肯斯(Harvey Jackins)的美国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创立的。这个理论相信,所有的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喜欢与人交往的、好奇的、充满智慧与学习能力的人,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伤害,又没有办法及时处理和渲泄不良的情绪,使伤痛得到平复,这些伤痛就会成为一个结(该理论中称之为“错储”)留在内心深处。虽然可能我们已经把它们都忘记了,但是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或不如意的事情,它们就会跳出来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在家庭中,我们每一个父母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如果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或生活和工作压力触发了我们,那些旧时的伤痛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使我们产生孤独、无助、愤怒等不好的感觉,影响我们与爱人和孩子的关系。当然,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抱怨与伤害的恶性循环。
  再评价理论(简称RC)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被改善的,条件就是家庭中的一个人只要在他人的理解、关注及倾听之下,渲泄了不良的情绪,将旧时的伤痛处理并使之平复,获得了个人的成长及心理能量,他(她)就会接纳并支持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使家庭系统重新获得动力,并向着良性的方面去发展。
  亲职教育为西方诸国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Elternbildug美国称之为“parental education”),我国台湾学者中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我曾经师从台湾的钟思嘉教授,系统地学习了他的“父母效能培训”课程,所以,在我校的家长培训中,我也采用了其中的部分理论与方法。
  三、行动研究过程
  1、招募成员: 考虑到孩子青春期初期,学生和家长的逆反会让父母们最纠结,所以我决定在初一、初二和高三年级中招募家长学员。在小组的招募过程中,家长们非常踊跃,每一期的报名基本都是“秒杀”,经过参考报名时间前后、各班名额均衡,以及能否全程参与等环节的筛选,并结合班主任推荐最需要学习的家长,每期有十二位家长入选,目前已经有七期家长接受了培训。
  2、活动内容设置及活动形式: 在培训的第一次活动时,家长们每个人都会带来自己的问题,他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家长第一次来了就跟我哭诉。但是,我一再地提醒他们,先不要把焦点放在孩子的问题上,而是关注在自己身上,因为家庭的系统里,只要有一个人发生了变化,其他的家庭成员一定会发生改变。
  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
  每期父母团体小组是每周活动一次,每次是两到两个半小时。共有十次课程,十次活动的内容安排如下表:   


  


  四、研究成果与反思 (一)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测评结果分析。 为了更科学、直观地评价亲职团体对亲子关系改善方面的作用,我对40名参与培训家长的孩子进行了“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的测评。其中前测是在家长刚刚报名并进入亲职团体时完成,后测是在三个月后,即亲职团体结束时完成。
  1、测评人员的基本情况。共40名学生参与测评,其中21名女生,19名男生;11名高中学生,29名初中学生。家长均为女性。 该量表共有66道题,每道题又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方面。父亲方面共有6个因子,它们分别为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方面共有5个因子,它们分别为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为正向因子,即分值越高亲子关系越好,因为本校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所以“偏爱被试”因子可以不予考虑;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与否认为负向因子,即得分越低亲子关系越好。
  2、前后测数据结果如下:
  


  


  3、测评数据分析:
  首先,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参加亲职团体之前,父母的正向因子“情感温暖、理解”的平均值均低于常模,而负向因子中,父母的“拒绝、否认”因子平均值均高于常模,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平均值高于常模,说明在家庭教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亲子关系。
  其次,这些母亲参加了亲职团体后,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各因子都向好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其中,正向因子“情感温暖、理解”提高了3.25,负向因子“过干涉、过保护”降低了1.55,“拒绝、否认”降低了0.98,“惩罚、严厉”降低了0.88。从另一个角度看,参加了亲职团体之后,有82.5%的母亲在“情感温暖、理解”方面发生了改善,有62.5%的母亲在“过分干涉与保护”方面有所改善,有52.5%的母亲在“拒绝、否认”方面有所改善,另有52.5%的母亲在“惩罚、严厉”方面有所改善。尽管因为时间短,改善的幅度不是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子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三,从父亲与母亲数据的对比来看,因为父亲并没有参加亲职团体,所以父亲的前后测数据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还是可以看出有微小的变化。这说明家庭是一个系统,当家庭中的一个人发生变化时,家庭中各人的互动方式必定发生变化,也必定会引起家庭成员其他人的变化。
  (二)家长们的反馈。
  随着培训的进行与深入,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家长们不再抱怨自己的孩子,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孩子们的优点,也开始能接纳孩子的缺点。原来僵硬而紧张的亲子关系也放松下来,孩子们开始主动地跟父母们聊起自己的事情……
  (三)反思
  1、虽然有三个月的行动研究及数据分析,但从家庭系统的改变及一个人的成长来看,这个时间还是有些短,在今后的实践及研究中,还可以做一些长程的追踪研究。
  2、40人的样本量只能算是小样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不断的补充样本量,使研究的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和精准。
  3、通过数据分析,对我的课程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会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改进我的亲职团体课程。
  参考书目
  1、美国,哈威-杰肯斯著,《人类人性的一面——再评价咨询理论》,北京文津出版社出版。
  2、美国,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著,《倾听孩子》,北京大家出版社出版。
  3、台湾,钟思嘉著,《父母效能培训手册》,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经形成共识。本研究调查了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为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提提高供了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成绩  一引言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
期刊
摘 要:只有老师感受到工作中的幸福和快乐,才能够对学生予以宽容、关爱和理解,成为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的仁爱之师。帮助班主任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效应,有助于教师从看似平凡的班级生活中发现、创造属于自己的微幸福;帮助教师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拥有积极心态和持久的动力源泉;惠及更多家庭的幸福,从而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成就 幸福 师生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往往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放在提升
期刊
摘要: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
期刊
摘 要:学生面临学习竞争、升学压力,他们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我们通过创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心理健康成长氛围、强化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疏导及加强家校合作等形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教师;家庭  正文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
期刊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什么是积极语言与积极语言HAPPY模式、课堂积极语言教学评价、积极课堂及其标准。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呈现了本校课堂积极语言教学评价使用情况,并从课堂评价用语是否单调、课堂评价用语是否有情感性、课堂评价用语是否有公正性、课堂评价用语是否有层次性四方面进行浅显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真诚的鼓励与表扬;提高教师素质,巧妙应用积极语言评价。通过这两点构建积极课堂氛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以考试焦虑为个案。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积极心理暗示等技术对考试焦虑的初三男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个案报告。经过心理咨询改变了来访者非理性观念,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并尝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  关键词:考试焦虑;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积极心理暗示;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案例简述  1.1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者男,15岁,初三学生,身
期刊
摘 要:高考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考,很多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过度,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最后,败北在高考备考的路上,本文结合高三年级的具体事例,分析引发学生焦虑的原因,并且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有效地解决焦虑问题的办法,教师不是不是出了问题再去解决的“临时警察”,而要成为学生在最困难时能及时伸出援手的“知心姐姐”。  关键词:焦虑;抑郁;心理边缘  正文  说起高三毕业年级,每个人想到
期刊
摘 要: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高中生处于生涯探索阶段的初期,需要通过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对自我的能力及角色进行探索,完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进行合理的自我规划、实现自主性发展的生涯任务,这也是衡量高中生生涯成熟度的必要条件。对我校高一学生生涯成熟现状的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生涯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生涯信念维度上表现出对于生涯决策基本理念的欠缺。这一现象,为高中生涯教育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提供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心理现状等因素,成为时代热点。但广大教育工作者却缺乏科学而明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失误或不当。本文从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主动发展自身入手,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一个教育工作者便于把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的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   回首改革开放
期刊
摘 要:初中生人际交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本文测量北京市某中学2014级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使用交往焦虑感量表(IAS),考察不同性别和是否为实验班影响因素上的表现情况。试图对测量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干预措施和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地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关键词:人际交往;焦虑  一、研究问题  (一)测量北京某中学2014级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