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关键词】实验 兴趣 思维能力 总结能力 探究精神 创新意识 重要地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神奇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
在上第一节化学绪言课时,我根究酚酞试剂写字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变色的实验,又增补了几个简单好玩的实验,如魔棒电灯、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知识不能解决好多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学科的决心。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认识知识和进行思维的前提,如果没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就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认真地、细致地观察反应产生的各种现象,并作全面、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还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和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现象。纠正只注意耀眼白光而忽视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MgO)。又如:磷在氧气中燃烧,要引导他们既要观察白烟,还要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完全反应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的同时,结合实验现象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层层设疑,不断深入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实验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没有实验,就构不成化学体系。化学的概念和规律大部分是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即使从原有的知识演绎出来新的理论,也必须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被确认下来。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如:在学习了O2、CO2两种气体的制法后,可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选仪器,亲自动手操作制取这两种气体。从O2、CO2两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来复习这两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通过列表比较,对比进行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做实验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修正实验的能力与创造能力成正比。注重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不局限于教材中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NaOH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实验教学中,教材只给出结论,并没有相应的实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NaOH与CO2起化学反应。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尽可能保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要考虑方法简单易行,现象明显。这样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对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选择其中几组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对比较好的设计给予表扬,对有缺陷的设计,要从其中找出可取的地方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有重要地位,要提高化学科的教育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得到启示,使自己所学知识不断从感知到理论,从肤浅到渊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最新修订版) 九年级.
【关键词】实验 兴趣 思维能力 总结能力 探究精神 创新意识 重要地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神奇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
在上第一节化学绪言课时,我根究酚酞试剂写字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变色的实验,又增补了几个简单好玩的实验,如魔棒电灯、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知识不能解决好多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学科的决心。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认识知识和进行思维的前提,如果没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就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认真地、细致地观察反应产生的各种现象,并作全面、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还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和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现象。纠正只注意耀眼白光而忽视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MgO)。又如:磷在氧气中燃烧,要引导他们既要观察白烟,还要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完全反应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的同时,结合实验现象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层层设疑,不断深入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实验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没有实验,就构不成化学体系。化学的概念和规律大部分是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即使从原有的知识演绎出来新的理论,也必须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被确认下来。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如:在学习了O2、CO2两种气体的制法后,可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选仪器,亲自动手操作制取这两种气体。从O2、CO2两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来复习这两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通过列表比较,对比进行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做实验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修正实验的能力与创造能力成正比。注重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不局限于教材中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NaOH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实验教学中,教材只给出结论,并没有相应的实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NaOH与CO2起化学反应。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尽可能保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要考虑方法简单易行,现象明显。这样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对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选择其中几组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对比较好的设计给予表扬,对有缺陷的设计,要从其中找出可取的地方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有重要地位,要提高化学科的教育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得到启示,使自己所学知识不断从感知到理论,从肤浅到渊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最新修订版) 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