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听学生反映说,上课听得很“明白”,自己解题时却困难重重、无从入手。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即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地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抓不住确定条件,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了障碍。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二、思维障碍的突破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一定是“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教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设置好的问题情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老师多设置一些具有情趣性、疑问性、思维性、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成为思维的主体。
  2.理清思维路径,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的内涵,又要考虑它的外延,通过精心设置问题,驱动生成新知,通过问题的驱动获得问题的解决,形成思维的链条和途径,尤其要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1.抓住思维的切入点。数学知识的形成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对旧知识的思考是形成思维的开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把握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形成思维脉络和路径。这里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即“已有知识——思维——新知识”。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2.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时常会出现“卡壳”,这是思维的障碍点。老师要适时恰点地及时点拨,让学生完成思维转折,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行思维的有效扩展。这一环节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属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应先由具体到抽象,将数学问题转为例题形式,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抓住思维转折点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随机设计学生参与的最大开发口,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给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数学活动的时空。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操作空间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重在坚持。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组编一些探索型、开放型、判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着重挖掘课本,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知识融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操作是:1.把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纳入教学目的原则。各章应有明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教案中要精心设计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2.寓思想方法的教学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于教学问题的解决之中。知识是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问题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知识、方法“加工”的对象。3.适当章节的强化训练与思想方法反复运用相结合的原则。被认知的思想方法只有在反复的运用中才能被真正掌握。4.用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对习题灵活变通,引伸推广,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抽象性;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捷性的反思评估,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培养,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一直在对初中美术的兴趣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下面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要拓开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是教师才识广泛,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
期刊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建立于教育过程是师生生命相遇过程的教育认识论,把教学视为一种生活,把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视为不能重复、不可逆转的生命活动。无疑,这是一种真正富有前瞻意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作为现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坚持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境界,并逐步形成这方面的教学素养。  如何在课堂上追求和创造动态生成的教学境界呢?笔者想借助一个
期刊
长期以来,聋校作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聋生习作兴趣不高,习作时感到没有材料可写,“虚假习作”比较普遍,习作量相对偏少。根源在于教师们大多忽视了习作指导这个重要环节。因为聋生写作是认识世界、吸收内化相关信息之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间所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我校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学生、协助学生,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其评价,提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之路。而小学科学是以科学探索、实验获取知识的手段为特点的学科,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教师角色 小
期刊
我们生活在合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课题,合作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便于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过程又是由说到写、由述到作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今天,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基础性而言,只有解决了识字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进行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并逐步学会运用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完成《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
期刊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识字要“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项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期刊
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因此,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时时处处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在愉快的教学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新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究。随着践行的深入,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因此,作为语文学科,语文教师更应该组织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