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预设活动激活学生经验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高效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生成,而忽略了教学前的预设。其实,课前预设乃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抓手,没有精心的预设活动,学生的学习就会呈现漫无目的的状态,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语文。但是预设又不能只是根据教师的经验,想当然地设计一系列活动,而是需要尊重学生的语文前经验。所以,要想语文教学高效进行,我们就要在理清学生的语文前经验的基础上,精心优化我们的预设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生成更有规则,让阅读教学更精彩。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优化预设活动,激活学生经验,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发经验冲突,激活学习兴趣
  基于经验为背景的阅读教学,所预设的内容要能够引发学生的经验冲突,只有在学生的思维呈现冲突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产生一种思维困顿,才会产生探究的内动力。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课时,笔者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较好地激活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经验冲突。
  学生学习完这一课的第6自然段之后,悟出了面对生活中的小事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这样才能发现真理这个道理时,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看来你们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不难理解,但是这篇课文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写呢?请大家拿出学习单,读一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学习单上的文字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给说清楚了吗?这样说理行不行?”接着就让学生将课文与教师改编之后的文字进行对比。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发学生的经验冲突。我们都知道,说理性文章重在举事例、列证据,但是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中,笔者把课文的第3、4、5、6四个自然段给删掉了。这样预设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与原文进行对比,发现课文第3、4、5、6自然段的重要性。学生讨论后,基本形成了三种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将这几段删掉是可以的,因为这篇课文可以直接告诉读者要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问题的眼睛,要有会思考的大脑,这样就可以发现许多真理。有的学生认为删掉不行,因为删掉后就只是一种枯燥的说教,没有证据,不能够让人信服。还有的学生认为删掉可以是可以,但不能让人信服。
  当学生的经验发生冲突时,也就是学生形成新的语文经验的前提。如何让学生产生经验冲突,这就是我们预设所要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了解经验原貌,尊重预学情况
  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的情境就是学生的学情。每一节课教学之前,我们总会安排学生先预习,学生的预学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尊重学生的预学情况,才能了解到学生的语文原始经验是什么,才能更好地预设我们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三个例子以及这一课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思考,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然后笔者根据学生所写的观点进行整理与选择。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学习氛围,笔者安排了两个预设活动。1. 在学生学习完第6自然段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引导:“大家在课前的预习中,都能够发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绝对是一个真理。下面,我们就一起在课文中找一找吧。”2. 在学生学习完第3、4、5、6自然段之后,笔者出示了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围绕这几个自然段所产生的问题,比如:“这一篇课文所列举的都是教授、科学家、医生等高学历的人所经历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够列举普通人的事例,这样不更具有说服力吗?”这样,就会让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进行解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学生经验的原貌,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经验深度,重构预设思路
  目前,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育者的共识,深度解读文本、深度思考文字等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当然,深度学习无论是对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应该在尊重学生语文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语文经验与文本解读之间铺平道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语文经验走向文本深处,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经验系统的深度与广度。
  比如,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课时,笔者认为,这一篇课文要教给学生的核心经验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说明。所以,笔者设计了以下的预设。1. 以洗澡这件事为例,研究事例与说理之间的关系;2.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等事例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所列举的事例要能够让别人信服,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3. 借助“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来理解所列举的事例只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医生、有科学家、有教师,不同群体的人都有,而不是某一特定领域里的人物事件,这样就会让说理文更加让人信服,所说的理更具有可信度。
  当然,在拓展学生的经验深度时,我们首先要确定好学生已经拥有的语文前经验,理清它与文本深度解读之间的联系,然后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重新确定预设内容,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四、立足经验需要,提升写作技能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练笔,这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但是,这种练笔要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渴望,这样才能起到练笔的效果。要想让学生产生练笔期待,我们就要把这种练笔建立在学生语文经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让练笔更好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快要结束时,笔者预设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学习。1. 课文是怎样列举事例来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的?不同事例之间是如何过渡的?2.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第一个问题的指向是总结课堂教学,也是让学生梳理一下说理性文章的写作要点;第二个问题具有生活性,通过练笔提升学生写说理性文章的能力。这样层层递进的预设活动,有助于学生语文经验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高效進行,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新的语文经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基于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阅读速度策略单元”的教材编写特点,对阅读的速度意识、阅读的速度要求、快速阅读的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速度意识 速度要求 快速阅读  一、阅读的速度意识  古人常用“学海”和“书山”来形容学问之广、书籍之多。在这“学海”和“书山”面前,不少人发出了“人生有涯(有限),而知识无涯”的慨叹
期刊
【编者按】从《品德与生活(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统编版教材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了许多新特点,教师要用好统编版教材,需深刻研读,领会统编精神。本专辑围绕“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领会统编精神”来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2017年秋季,统编版教材开始在全国一年级使用,之后逐年更替。课程名称的更改、教材的变化,意味着德育
期刊
自古以来,诵读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启蒙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为了能够达成这些目标,小学阶段古诗文的诵读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本文中提到的“解、编、插”诵读教学策略,指的是在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难度分解法
期刊
小学品德课程教材名称由“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又改为“道德与法治”,“更名改姓”的背后蕴含深意。统编版教材讲求“德”,也重视“法”,体现了对党关于“把法制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精神的贯彻。刚入学的儿童懵懂又活泼,遇到中规中矩,看似严肃、生涩的教材,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笔者试以一年级的儿歌运用为例,进行分析。  一、初识教材,儿歌跃然  一年级统编版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儿歌多了,内
期刊
“整体性”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主要强调以“整体—部分—整体”的逻辑过程来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全体“整体感悟”学习,学生个体“整体占有”知识。按照课时进行教材分析,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助于进行教学设计及学业评价。但仅仅按照课时进行分析,难免出现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缺失,容易导致教学知识的割裂。笔者以人教版六上“分数乘法”单元为例,谈一谈运用“整体把握”理念进行教材分析实践的三个策
期刊
【摘 要】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履行职业角色时具体工作任务的多少,常以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来度量。本文以OECD国家中小学教师的法定在校工作时间、工作总时间、净教学时间和净教学时间占比为参照,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法定在校工作时间和工作总时间偏多,而净教学时间和净教学时间占比偏低。要让教师更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关键是要在控制工作总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减少中小学教师用于非教学活动的时间来增加中小学教师的净
期刊
【薛法根教学片段】  师:好。我们一句一句解。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这一排同学,每人读一句。(一排四位学生站起来,分别读四个句子。)  师:读得好!你的昨天——  生:永遠不能回来了。  生:被时间带走了。  师:懂了吗?  生:懂了。  师:那你连起来说说。  生:我的昨天被时间带走了,没有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的童年——  生: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
期刊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是一所区属小学,生源结构复杂,既有城市工薪阶层子女,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组建交响乐团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高雅艺术,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乐团组建历史背景与教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可见,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启蒙课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很重要。小学生天真活泼,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持久性较差,意志品质也比较薄弱,如果只是讲授枯燥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机械重复的技能练习,其学习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
期刊
绿色,代表了自然、健康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一直以来,笔者所在校本着“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绿色教育”作为办学思想。如何在课堂中润物无声,让学生如沐春风,把绿色教育根深蒂固地深入到音乐教学中,笔者对此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  一、培养兴趣,体现绿色音乐课堂的快乐之美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也指出,兴趣是学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