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父亲离开我,总想写点文字纪念父亲。可迟迟动不了笔,这一等,就是七年。
  今晚临睡前,我在《散文选刊》上看了高建新老师《天亮后,他醒来了》,他的文字像洪水一样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父亲1926年出生在陕西礼泉县城关公社黄埔大队,因为家里穷养活不起,一岁时送给了赵家庄一户没有生养的老夫妻。1941年父亲高小毕业受进步思想影响,独自离家到西安,成为黄埔军校西安分校18期炮兵连的一名学生,改名何复兴。
  1942年冬天,抗日战争吃紧,当时父亲在军校还没有学会射击,就扛起枪上了前线,是战友们在战斗中教会了他瞄准、射击等实战本领。他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野蛮,仇恨的烈火在父亲年轻的胸膛燃烧。他点子多、主意巧、胆子大。前前后后共消灭了19个日本鬼子,大家都夸他:初生牛犊不畏虎,这陕西娃,好样的!父亲就摸摸脸上的尘土说,其实我也不想打他,他也是他妈的娃,可是他一群外国人跑到我们国家祸害人,我不杀他天理难容!
  在一次大轰炸后,父亲爬出坑道,只见尸横遍野,血把大地染成了酱红色。他的一只眼睛被炸瞎,一只耳朵被炸聋,一根手指头也折了。他一路要饭到西安。原单位找不到了,就在军校校务部报了名。后随陶峙岳部队进疆,一路步行,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因为他有文化,在国民党部队里官至连级。解放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建功立业的誓言,把名字改为:何建功。之后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4团开荒造田。他当过连里的班长、干过记分员、挖过厕所、当过马倌。风风雨雨几十年,像无数的老军垦一样,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兵团这块热土,到上世纪80年代,父亲因病提前离休。
  在我的印象里,他没有穿过新衣服,从不留剩饭,饭桌上一点馍渣被他看见了都要捡起来吃掉。父亲外号“万事不求人”,家里的活从不找人帮忙。80年代连队给每家分了一块自留地,父亲就在自留地里动手盖房子。他先把3间房子的土块打好,在地上画线,挖地基,父亲垒墙,母亲递土块。到了给房顶上房泥的时候,父亲发明创造了一种工具,母亲在下面用桶装上泥巴,他在房上吊根绳子摇一摇轱辘,泥巴桶就被吊上去了。
  父亲修自行车在我们二营是出了名的。附近几个连队谁家自行车坏了都找他修,一是因为父亲手艺好,不偷奸耍滑,还有一点就是父亲只收一点成本费,从不多收一分钱。有的人身上带的钱不够,父亲就说没关系下次吧,其实下次早就忘了。有时,有的小孩没钱,父亲就说:“算了吧,娃也怪可怜的。”母亲就埋怨他:“别人修自行车挣钱,你不挣钱还把螺丝的钱也搭上,不如坐在家里,还省得我给你洗那些油乎乎的脏衣服!”父亲就笑笑说:“几个螺丝能值几个钱?人活一世要多做好事哩,这样老天爷看见也喜欢,不叫你早早到阎王那里去报到,你不是就能多享几天福哩!我能活到今天就已经嘹咋了(好得很),党的政策对额好,看病住院都报销,吃点亏怕啥哩!”
  由于战争对身体带来的创伤及长期的劳累,父亲老年的时候经常住医院。在生命在最后阶段,他还是那么节俭,顿顿都是粗茶淡饭,我每顿饭给他买几个菜,他都说太多了浪费哩。我说:“现在又不缺钱,想吃啥买啥,别节省。”他就说:“我要給你妈多存点钱养老哩,你妈‘五七工’待遇低,万一有个病啥的,自己有点钱就不麻达(麻烦)你姊妹俩,家家都不容易!”
  我家的钱都是父亲保管,他老年的时候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对他的存折心里一清二楚,每回住院,他都随身携带一个黑色皮包,白天背在身上,晚上睡觉取下来压在枕头底下,生怕被偷走。有时,他高兴了就举着皮包对我妈说:“老婆子,你几十年照顾额不容易,给你留下养老的钱都在这里,额要以后走了,你千万不要给两个娃找麻达(麻烦)……”
  我的父亲,是我和妹妹的继父。但,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在女儿的心目中,他就是我的生身父亲。
其他文献
13岁那年,我父亲赶场回来后,告诉我考上了初中的消息,还说分数考得很高。可学费在哪儿呢?十几元的学费都凑不齐,父亲连连叹着气。母亲在一边说:“家里不还有几只母鸡,拿去卖了,就可以报名上学了,再穷也不能让娃儿不上学。”父亲嗯嗯地点头,继而又说:“那明天程兴孝(我的另一学名)去云安赶场,把那只大的母鸡拿去卖了,我身上还有点钱,凑起来就够了。”  “我不去。”声音像雷霆般冒了出来。  “你不去就别读书了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村里读小学五年级,哥哥在十几里以外的乡里读初中。那是一个初冬的上午,人们还穿得很单薄。谁料想寒流袭来,气温突降,大雪纷飞。  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愁眉不展,打开木箱把一件件棉衣取出,给我和弟弟都穿上了,母亲唉声叹气地说:“你哥哥咋办呢?肯定冻得受不了了!”吃完午饭,急性子的母亲当即决定,要冒着风雪送棉衣。  只见瘦小的母亲,把棉衣用塑料纸一包,挎在肩上,挑选了一根木棍儿拄在手上
期刊
客居异乡,总忆起故乡羌山的美食,老腊肉、豆腐干、火烧馍、搅团、荞面、血馍馍……齿间的留香,穿肠过肚的痛快,是地域灵魂灼灼其华的外化,是心底乡愁绵绵长惆怅的寄托。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血馍馍。  冬至后的羌寨,家家戶户开始杀年猪,几个人拉来肥猪,抓腿的拽耳朵的扯尾巴的,一起动手,把猪摁倒用麻绳绑定,抬到长长的宽板凳上,地上放一个大盆准备接猪血,杀年猪大戏便正式上演。肥猪被几个壮汉牢牢地摁住,杀猪匠用刀
期刊
小时候,因为穷,没有鞋穿,赤脚上学、玩耍是常有的事。大人们干农活时常穿的也只有草鞋,就是用稻草编织的鞋子,可谓“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有点和红军长征时所穿的草鞋相似。至于“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却怎么也是体会不到的。若是下雨天或冰天雪地,能有一双水鞋穿,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至于用手工织成的布鞋和棉鞋,买来的解放鞋(也称胶鞋)和塑料凉鞋,那个时候就是奢侈品。
期刊
夜,静得出奇,一切仿佛都已沉寂在夜的黑里。  家里的兰花品种不少,主要是君子兰、蝴蝶兰,再就是蟹角兰。前二者在花卉中,也算得上是榜上有名了,我虽然也喜欢它们,要论起钟爱的程度,总不及默默无闻的蟹角兰。去年,因回老家過年,放在卧室中的它,被暖气烘得差点枯萎,可是它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倒是令我刮目相看。  今夜,我坐在花盆的旁边,细细地端详着它,宛如在看着一个多年相知的老朋友,此刻的它,应该是正值风华
期刊
我是1984年9月参加工作的。10月,在村里当书记多年的父亲查出了重病,虽经济南、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多方治疗,不到花甲之年的父亲,还是于1985年中秋节永远离开了我们。家里,留下了一病不起的母亲,正在上学的11岁的弟弟、17岁的妹妹,三间土房,几千元的债务。  这个时期,正是我欲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断有领导和同事给介绍对象,谈过两个,但都是在正式确定关系前,看看我“家”,跟我提出分手的。其中有一位我
期刊
疯子都说花美,况且正常人乎?  他好有才华,有才华才能在南桥河发现花美,但是有才华的人也有点古怪。这回,他不古怪了,一点也不古怪,或许他的心中,此刻盛开着花一样的爱情。  花为什么这么美?花有缤纷的色彩,姹紫嫣红——压海棠的梨花也有颜色。花有线条黄金分割,花有花瓣花蕊花心,搭配自然,美艳无比,假如再衬上几片绿叶,就更加完美了。  花长在自由的天地里,有甘露甘霖,白天有阳光,夜晚有月光。花开得很纯粹
期刊
那年,我背井离乡,到两千多里外打工。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如林黛玉进贾府般小心翼翼。异乡的方言,比外语还难懂,这更增加了我的孤独感。  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倒也不觉得什么。下班后,连个能用乡音聊天的人也没有。离群索居,我如一只受伤落单的兽,暗想着自己流落异乡种种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委屈、报怨、愤懑……独自舔着伤口,在孤独中瑟瑟发抖。  这让我更加惦念遥远的故乡了。想起故乡故人,如同闻见自家厨房飘出的味
期刊
1975年9月23日上午9点30分,我们这群刚步出校门不久的高中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泪别亲人,来到粤西最偏僻的原廉江县青年水果场插队落户。  我是家里的男丁,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父母爱子心切,不忍心我熬苦,不让我上山下乡,用那年代的话说,就叫拖后腿,百般无奈,在被耽误了一年时间后,我才自己到知青办和派出所办理了上山下乡的相关手续。  刚到农场不满一周,全场就开展了轰轰烈烈为期十五天的挖橙穴劳动大会战
期刊
最初见到忍冬,是在中药方子里。  老中医的蝇头小楷,清秀如女子的眉眼。忍冬这几个字,更是美得盈盈可掬。我忍不住在老中医用那个方方的小黄纸包药的时候问:“哪个是忍冬?”  多么素淡干净的小花,长长的、小小的、柔柔的。它蜷缩着身子,正甜甜地睡着。  从此,这美美的花儿,一直睡在我的记忆里。  几年后,我在同事家的院子里见到了一墙的葳蕤。茂盛的枝叶,或白或黄的小花儿,浅浅地笑着。满院子的香气似乎凝结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