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使农村语文教学走得更远。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优美奇妙的音乐导入就如同催化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课堂生成,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喜欢在上课时以音乐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因为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抒发人的情感,很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达到催化的沸点。这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打破了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先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学生立刻被动听的旋律感染,这时教师再辅以简短导入语,有的学生跟着唱,有的学生被悲伤的基调吸引,这时我乘热打铁地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很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学习这篇小说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在上《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当音乐响起时,学生立马被音乐中项羽对虞姬的柔情和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教师接着问:“作为英雄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的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写这段历史的?”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利用《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教学,还和学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在雄浑而又悲壮的歌声中,学生心潮澎湃,就情不自禁地要去了解文本内容,也能进一步地感知苏轼的失意。可见,好的导入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二、培养习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師帮助、引导学生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刚入校,教师就应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一两个月慢而不快的自主训练后,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三、方法引导——提高课堂效率的金钥匙
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技巧。正如古人所说:“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可见方法引导的重要性。
比如古代诗歌鉴赏中的“情感类鉴赏题”,我在上课时就呈现了“古诗中情感的五个关注”,即关注诗歌的标题、关注作者的背景、关注诗中的意象、关注诗歌的题材、关注注释的作用。接着让他们做题。
如王维的《新晴野望》,学生在分析时,抓住了“原野”“渡头”“村树”“溪口”“白水”“碧峰”等意象,再看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由此确定题材是“田园诗”,学生很容易就得出本诗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又如万树的词《望江怨·送别》,学生先由题目确定题材为“送别诗”,然后抓意象,析情感。
最有感触的是2014年江西卷中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的讨论学习。命题者之所以给注释,就是为了给考生一些提示:介绍写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作者用以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感情基调等。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再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探讨得出了本诗中作者的人生态度。学生就这一技巧进行了反复练习,对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四、有效的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的动力
建立一套好的评价机制,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益处,它不仅能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觉地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都会积极表现,力争上游,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手段,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多对教学评价进行思考和反思,促进课堂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手段先进,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主动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就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农村语文教学走得更远、更踏实。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733000)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优美奇妙的音乐导入就如同催化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课堂生成,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喜欢在上课时以音乐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因为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抒发人的情感,很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达到催化的沸点。这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打破了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先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学生立刻被动听的旋律感染,这时教师再辅以简短导入语,有的学生跟着唱,有的学生被悲伤的基调吸引,这时我乘热打铁地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很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学习这篇小说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在上《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当音乐响起时,学生立马被音乐中项羽对虞姬的柔情和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教师接着问:“作为英雄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的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写这段历史的?”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利用《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教学,还和学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在雄浑而又悲壮的歌声中,学生心潮澎湃,就情不自禁地要去了解文本内容,也能进一步地感知苏轼的失意。可见,好的导入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二、培养习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師帮助、引导学生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刚入校,教师就应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一两个月慢而不快的自主训练后,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三、方法引导——提高课堂效率的金钥匙
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技巧。正如古人所说:“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可见方法引导的重要性。
比如古代诗歌鉴赏中的“情感类鉴赏题”,我在上课时就呈现了“古诗中情感的五个关注”,即关注诗歌的标题、关注作者的背景、关注诗中的意象、关注诗歌的题材、关注注释的作用。接着让他们做题。
如王维的《新晴野望》,学生在分析时,抓住了“原野”“渡头”“村树”“溪口”“白水”“碧峰”等意象,再看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由此确定题材是“田园诗”,学生很容易就得出本诗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又如万树的词《望江怨·送别》,学生先由题目确定题材为“送别诗”,然后抓意象,析情感。
最有感触的是2014年江西卷中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的讨论学习。命题者之所以给注释,就是为了给考生一些提示:介绍写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作者用以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感情基调等。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再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探讨得出了本诗中作者的人生态度。学生就这一技巧进行了反复练习,对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四、有效的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的动力
建立一套好的评价机制,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益处,它不仅能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觉地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都会积极表现,力争上游,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手段,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多对教学评价进行思考和反思,促进课堂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手段先进,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主动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就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农村语文教学走得更远、更踏实。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