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本剧的开发是以美术基本理念为基点,挖掘语文学科中具有情境活动的教学素材,整合音乐、舞蹈等内容,以形象语言展现语文学科中的一些主题式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本剧;创编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专业画家,而是让他们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而真正的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乎融合在所有的科目中。特别是文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为密切的关系了。要通过实践,让学生感觉到美是一个整体,并不孤立。艺术的美是通过文字、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其形式是多样化的。美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美术与语文的有机整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古人对诗、书、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从这里可以看出,诗的意境和画是融为一体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诗、书、画自古以来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艺术整体。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课本剧的创编与实施呢?
一、美术课本剧的创编
美术课本剧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它能够把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其中。这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创编美术课本剧呢?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可以结合美术课本剧的特点直接选用,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教学课题自已创编美术课本剧。创编美术课本剧要注意一些原则和方法,既要注意美术课本剧的教育性、趣味性,又要有针对性,如《春天的画》《我会拼图》《续讲故事》《小兔搬南瓜》等。创编方法可根据课题明确课本剧的目的与思想,确定课本剧内容与名称,如《未来的桥》《怎样过六一儿童节》《我们身边的垃圾》等。
二、美术课本剧的实施
根据教学教材编演美术课本剧,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编演程序为导、选、读、编、评五步,每一步相应有具体要求。
导——美术课本剧的编演难度较大、要求高,在编演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畏惧的心理,可以从回忆看过的优秀小品,如电视台播放的小品开始,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提高编演美术课本剧的兴趣,更好地进入编演活动。
选——选择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这一过程应让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如果选用的课文篇幅太长,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层次。
读——要改编课文,需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应对课文多读。一是读戏剧、明格式,使自己具备编演的知识基础。二是读所要改编的课文,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历史背景相联系,是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的,所以对文中人物的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产生其性格的社会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
编——编写美术课本剧,不是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如果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则冗长罗嗦。应该改编时适当增删,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减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美术课本剧的表演,场地器材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人物对话是表演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要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要安排汇演或竞赛,先让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评——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评课文。编演后师生对演员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精神,提高学生对美术课本剧的热爱,以更大的热情加入美术课本剧的创编与表演中来。此时,还可提出几个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实现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新飞跃。
实践证明,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广泛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为学生快乐地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永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本剧;创编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专业画家,而是让他们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而真正的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乎融合在所有的科目中。特别是文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为密切的关系了。要通过实践,让学生感觉到美是一个整体,并不孤立。艺术的美是通过文字、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其形式是多样化的。美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美术与语文的有机整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古人对诗、书、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从这里可以看出,诗的意境和画是融为一体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诗、书、画自古以来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艺术整体。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课本剧的创编与实施呢?
一、美术课本剧的创编
美术课本剧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它能够把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其中。这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创编美术课本剧呢?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可以结合美术课本剧的特点直接选用,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教学课题自已创编美术课本剧。创编美术课本剧要注意一些原则和方法,既要注意美术课本剧的教育性、趣味性,又要有针对性,如《春天的画》《我会拼图》《续讲故事》《小兔搬南瓜》等。创编方法可根据课题明确课本剧的目的与思想,确定课本剧内容与名称,如《未来的桥》《怎样过六一儿童节》《我们身边的垃圾》等。
二、美术课本剧的实施
根据教学教材编演美术课本剧,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编演程序为导、选、读、编、评五步,每一步相应有具体要求。
导——美术课本剧的编演难度较大、要求高,在编演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畏惧的心理,可以从回忆看过的优秀小品,如电视台播放的小品开始,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提高编演美术课本剧的兴趣,更好地进入编演活动。
选——选择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这一过程应让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如果选用的课文篇幅太长,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层次。
读——要改编课文,需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应对课文多读。一是读戏剧、明格式,使自己具备编演的知识基础。二是读所要改编的课文,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历史背景相联系,是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的,所以对文中人物的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产生其性格的社会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
编——编写美术课本剧,不是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如果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则冗长罗嗦。应该改编时适当增删,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减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美术课本剧的表演,场地器材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人物对话是表演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要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要安排汇演或竞赛,先让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评——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评课文。编演后师生对演员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精神,提高学生对美术课本剧的热爱,以更大的热情加入美术课本剧的创编与表演中来。此时,还可提出几个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实现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新飞跃。
实践证明,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广泛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为学生快乐地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永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