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 不可不知的9件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观点认为,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是与年龄增长相伴的生理改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也较为慎重。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研究证据的积累,人们开始认识到,虽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确实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国将近一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但老年高血压不是生理性改变,而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的危害更大,可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风险,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了解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并贯彻到行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中青年人并无不同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续或3次以上(不是同一天)收缩压达到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如果收缩压达到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则称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中青年高血压并无不同。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不要仅凭一次血压测量结果就诊断自己患了高血压。在家中反复自测血压或去医院做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
  2 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要学会自我保护
  老年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舒张压则在60岁后呈降低趋势。因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脉压增加。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脉压大于40毫米汞柱视为异常,提示大动脉弹性减退。目前认为,收缩压升高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舒张压升高更为密切,且脉压越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
  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血压易随情绪、季节、饮食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显著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如,部分高龄老人在进餐后1~2个小时内会出现血压明显下降(餐后低血压),部分老年人在久坐站起时会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等情况(体位性低血压)。另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些患者在刚起立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血压下降、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晕厥,而卧位时的血压非常高,尤其是在夜间。
  血压波动较大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应经常测量立位血压,并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体位时,应尽量缓慢,早晨和午休起床时,不要过于着急,醒后宜在床上休息片刻,再慢慢坐起,然后再慢慢地穿衣、下床,以免发生意外。必要时,可使用医用弹力袜,以增加静脉回流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3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适时微调用药时间
  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医学上称为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10%的“非杓型”、血压下降>20%的“超杓型”,或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的“反杓型”,这3种类型的血压均会显著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一般地说,非杓型或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宜采用晚间或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物的方法,帮助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4 常做血压监测,减少漏诊与误诊
  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人出现“白大衣高血压”(诊室内血压升高,诊室外血压正常,也称“诊室高血压”)或“白大衣效应”(诊室外血压升高,诊室内血压更高)的情况更多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同时,老年人出现隐蔽性高血压(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或被掩盖的高血压,诊室内测量的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平均血压水平升高)的情况也较中青年人常见。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血压自我监测,必要时,可做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估是否存在漏诊与误诊。
  5 血压突然难控,排除继发因素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较常见,如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如果老年人的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原有的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以“睡觉打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能导致或加重老年高血压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及晨起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此外,罹患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还需注意是否存在由某些药物引起的高血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甘草类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等)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6 老人降压获益更大,降压目标值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较多见,心力衰竭、中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高血压对其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比年轻人大。因此,老年人降压治疗的获益也比中青年人大。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将血压<150/90毫米汞柱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若患者能够耐受,可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降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肾血流灌注不足的情况。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主要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老年人不宜过快、过度降低血压,而应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降压达标。为避免舒张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宜将舒张压控制在70毫米汞柱左右。
  7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压治疗的基础
  非药物疗法,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是降压治疗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每日摄盐量应少于6克,戒烟并避免吸二手烟,限制饮酒,不鼓励为了“活血”而饮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不宜过分严格地控制饮食及食盐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营养障碍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肥胖的老年人也不宜过快、过度减轻体重,以免导致体力不支、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8 根据老年高血压的特点,精选降压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由于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低肾素、低交感张力、高容量、高搏出量,大动脉弹性降低,应用利尿剂和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故这两种药比较适合无明显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若患者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中风等),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比如,利尿剂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左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物。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大多存在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或排泄量减少,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此外,由于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故还需注意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9 除降压外,还应重视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需加强综合管理。血脂异常者可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通常,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多数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合并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发生低血糖的降糖药物,并加强血糖监测。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小张新婚有2个月了,一直未见他有婚后幸福甜蜜的样子。经好友一再追问,原来是他尝试多次性生活均失败,始终没有办法将阴茎插入。他自己觉得很没面子,心理压力很大,不敢去看病。在好友的一再劝说下,小张终于鼓起勇气到医院就诊。  小张告诉医生:自己以前没有过性生活的经历,但是自慰的时候阴茎可以正常勃起,有时早上醒来阴茎也会勃起。在新婚之夜,起初阴茎勃起坚挺。但是,由于妻子也是第一次有性生活,比较
夏季是皮肤过敏的集中暴发期,湿疹、荨麻疹等过敏症极易出现。对待过敏,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突发性过敏并非小事,特别是顽固性过敏,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要知道,有时候药物并非是万能的,找到根源才是关键。  态度一,突发性过敏不能忽视  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出现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或者皮肤突然出现红疹和局部痒痛,因为不严重,发生时间短,大部分人都一忍了之,或者擦点激素类药膏了事,根本没有治疗的意识,也
专家简介  戴尅戎  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先后担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AO)理事、国际多学科生物材料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戴院士凭借其在人工关节、形
创伤后局部肿痛,可试用生栀子粉外敷消肿止痛。方法是:将生栀子(中药饮片)粉碎成粉末,与面粉按1∶1比例混匀,再加水醋,以3克粉末加4毫升米醋的比例拌至匀浆糊状,敷于肿痛处。敷药厚度1~2毫米,边缘超过肿痛范围2毫米,然后用保鲜膜包扎,同时适当抬高患肢(20厘米左右)。每12小时观察皮肤肿胀、疼痛程度,每24小时更换药物1次。一般治疗一天后,肿胀疼痛明显缓解。  生栀子属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其
1 20岁之前 主要包括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人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到青春期末,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  减肥方略  20岁之前,减肥原则是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热量消耗。饮食和运动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药物治疗效果不太肯定,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外科手术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不宜采用。  由于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在饮食方面应吃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物(碳水化合物分解
大豆    大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肿、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豆含有卵磷脂、异黄酮类、大豆蛋白、油脂等,有类雌激素功效,并具有抗溶血、抗高血脂等作用,对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有益。    推荐食疗简方    大豆决明粥 决明子10克,大豆30克,粳米2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便秘兼有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豆瓜薏仁汤 大豆30克,冬瓜100克
专家简介  缪晓辉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在各种内科常见疾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国知名的临床医学专家,对健康自我管理持有深刻和较为独特的见解。  “我年过半百,无论是忍耐、妥协还是永别,也无
2. 长期治疗带来长期效益  专家简介王贵强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的诊治。现兼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等学术职务。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周五下午。    慢性乙肝患者在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大多会向医生流露停药的意向。的确,长时间的治疗对患者是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考验。近年来
主任药师杜文民谈合理使用抗菌药  抗菌药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但是,抗菌药也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统计证实,我国每年有1500多万抗菌药不良反应受害者,导致15万人死亡。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如何避免“被抗菌药滥用”?抗菌药是常用药,家庭是否可以备用一些……《大众医学》杂志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主任药师杜文民博士于2011年7月27日下午15:00——1
勤奋好学    铸就“成才之路”  少年时代的王正敏酷爱读书,业余时间最爱做的事,就是去福州路上的旧书店“淘宝”,而“博览群书”带给王正敏的,是宽广的知识面和完善的自学能力。1952年,王正敏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就读于耳鼻喉科专业。毕业后的最初两年里,王正敏留校担任行政工作。期间,他还被公派去北京中医研究院学过医学史。在跟随老中医“抄方”的同时,好学的王正敏把《内经知要》《金匮论》《伤寒论》等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