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扬明,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三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被福建省教育厅聘为“新课程网”专家组成员。他提倡“教师,要做儿童言语实践的策划者”,其“表达本位式”语文教学“大气、灵气”,撰写的300余篇教研文章在全國20多家教育刊物发表,编写出版《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2册。
一度迷茫,懵懂再加糊涂
——迷茫期,在应试的土壤中摸黑
师范一毕业,我被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学校老师大多是民办转正。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劝戒,唯一自我提醒的是要教出好成绩。一个人的思想决定其行为,为了学生的成绩,我视教参为法宝,当教材为真经,肢解课文,成了一名执著的“灌输者”:句子含义、中心思想、词语理解按部就班,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二道贩子。回忆那时,我是非常糊涂的,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一切目光都瞄准学生考试成绩,也就是期末的那张试卷。我们平时的精力集中在辅导差生,把教参的知识整理在书本上,上课教教参,压根儿没有思考过,我的学生在哪方面得到了发展。自己反复抄教案,学生机械地做作业,成绩还是出来了,也先后获得大大小小的一些所谓的荣誉。我想,类似的成长经历不止我一个,至今,或许大多数教师都是像我这样过来的。
教训来了。1996年12月,学校开始要评职称。第一次听说“职称”概念,除教龄、班主任等硬性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所谓的论文。哎呀!什么是论文,我哪写过什么论文呀?怎么平时都没有人提醒我呢?怨天尤人,后悔只盯住这个教学成绩,以为有了成绩就会有一切。然而,这雷打雨劈似的打击让我一下顿然醒悟:教学,仅抓学生成绩是不够的。那一年,我因为没有论文没有评上小教一级。
繁华落尽,因爱而美丽
——觅氧期,在痛苦的思考中徘徊
经过“职称”打击,我才明白人家眼里的“论文”。人们所谓的“论文”就是东抄西拼,一把浆糊加上一把剪刀,别人的观点加上自己的例子凑成。不怕笑话,第二年,我照这样做了,苟且偷生,顺利评上小教一级职称。幸运中,我还是不断提醒自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一样,应当是慢的艺术。
2002年,课改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也吹醒了我过去的无知和懵懂。语文教师的专业在哪里?我一度失落、迷茫。后来,市、县的各种课改通识培训、课例研讨、专业成长论坛铺天盖地,引我滑向思考的深渊: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我开始读书看报了。《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对摘花的小朋友用另一种方式的表扬,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没有爱,忽视人的存在是危险的;读刘晓东《解放儿童》我才深深认识到“儿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读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等著名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我努力还原他们的实录为教学设计,考量名师的教学艺术。我不仅读文学书,还读专业书和专业杂志。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基本做到了“三个舍得”:一是“舍得花钱买书”。我领的工资,有一半拿去买了教学书籍。如今,近2000册价值一万多元的藏书在书橱里,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二是“舍得挤时间读书”。平时学校工作无论多忙,总舍得挤出时间来读书。三是“舍得费心血写作”。广泛地阅读,让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料。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不少真知灼见,便一点一滴整理出来。读中学写,写中寻读,但因没有掌握写作规律,也曾写几篇稿子,投刊后如石沉大海。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自己的思考也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
有人说,名师是有层次的,这一段经历,我大概可以称作“经师”吧!那几年,学校图书馆的许多书无人问津,只有我是常客,那段时间我差不多把学校资料室的旧杂志翻了个遍。我有幸读了当时国内几乎所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级教师的案例,对各位特级教师(钱梦龙、李镇西、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孙建锋、孙双金)的课例如数家珍,打印,复印,光盘邮购,整个书架都堆满了。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乐于反思,并改进教学: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开篇,九易其稿;王崧舟的《二泉印月》、《只有一个地球》三个版本截然不同。正因为他们的严谨、质朴给了我很大影响,我渴望文字(实录)中的理想课堂也能出现在自己的教室。
于是,砥砺教学工艺成了痛却快乐着的过程。我认认真真地磨设计、磨语言、磨教态,在一次次痛苦的历练中体验到了提升的愉悦。虽然我的普通话因方言影响不够标准,但听课老师说,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灵动的闪现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上课、磨课、反思,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思考是痛苦的,但每次痛苦都是化茧为蝶,每次都是一次生命的蜕变。我的课,终于能拿出亮相了,也得到市教研员的关注。
这一段经历,我概括为“人师”,因为我的课,转向了,由应试转向关注儿童本身作为人的发展。
依然乐教,虽衣带渐宽
——吐蕊期,在破土的喜悦中享受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思索中,蓦然从理论和实践中跳出,才发现原来教育的真谛就在活生生的学生中,在艰辛的教育过程中,在聚沙成塔的积累中。语文课,再也不能就课文教课文了,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而已。语文课,应该直指儿童的言语表达。
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一次,福建省举办作文观摩课比赛。我选的课题是《妈妈,我想和您说》,正当别人挖空心思如何把课上出花样时,我却朝着“一堂观摩课让学生收获什么”的角度去思量。观摩比赛那天,我没有预先和学生打招呼,却上出了精彩,真实而不缺生成。后来,三明市教研专家罗柏生老师从我的课中总结说:习作,应是一门课程,如何从教材中指令性的习作内容中发掘写作知识,又能在课堂中呈现写作知识,曾老师选取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作为研究对象,是有研讨价值的。的确,一堂课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呈现给听课老师,就这堂课,其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依第三学段目标和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在表达的方面,我发掘以下课程内容:细节描写(从语言、心理等描写刻划人物内心);边叙边议(叙事和感受相结合,以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意识(用文字交流,因对象不同,其表达方式有别)。显然,这些表达上的课程内容是隐性的,需要我们老师的慧眼,才能确定本单元“教什么”。我选取此课题,是有意和老师们探讨作文教学的课程内容,从而做到习作教学一课一得。课上,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化写作知识为表达的实践行为,听课老师和评委专家纷纷表示赞同我这堂习作课的教学理念:教写作知识——变内隐为外显;实践写作知识——化静态为动态。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公开课。人磨课,课炼人。我外出上课渐渐多了,省内、省外,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反思的内容也更丰富,层次也高了。反思我的课堂成功之处,博采众长,再研究名师,汲取名师的教学艺术,特别是细节处理,不仅让我懂得如何设计教学,懂得课要怎么上,为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我想,也许,人需要一些功利。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85%居功于他对待事业的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代表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人生。我不少课堂的实录在朋友的介绍下,多篇刊发在小学语文知名专业刊物。因此,我接触的专业人士多了,交流的机会也更广了,思维碰撞也更深了,我也时常推介自己的教学理念。2006年,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有了博客以后,我萌发了写作的热情。从那时起,我最起码有了写作的欲望,因为经常撰稿,把平时的教学反思写成教学经驗文章,几年累积下来,发表的文章有300余篇之多,被多家刊物聘为特约通讯员。某杂志主编如实对我说出这样话:“你的教学思想很独特,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其实,夸奖越多,反思更深。当今浮躁的社会,并没有抑制我倾心教研的热情。忙里偷闲,我每天晚上带着疲惫的身躯扎进书房,不断地反思,不停地下笔,就这样,不断有教育教学文章发表,不少还被转载。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不断形成。近年,我把“还原语文”的教学提升到了“表达本位式”语文教学,并把这一教学思想落到了课堂实践,参加全国小语名师课堂展示活动。“表达本位”不是脱离阅读来教写作,而是一种教学思维的转变,以表达为中心,组织语文材料,阅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表达的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儿童的“表达图式”,其教学理论及思想纷纷刊在全国各大刊物——《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引起老师们的关注。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我期待自己迈入更加完善的境界!
夹缝中求生,愈坚定信念
——高原期,自我超越继续前行
我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我爱超越自我。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容纳百川,自成一家,梦想创立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
我提出语文课的“表达本位”,即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表达,做儿童言语智慧生成的启蒙者。我一直认为,一名教育者,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目前用的文选型教材,多是成人的言语作品,其言语智慧与儿童心智无法融合。怎么办?一句话,从儿童的心灵出发,教师,做儿童言语实践活动的策划者。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然地发展出来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随时辅导他们,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传递信息的特殊方式。你看,在自然界,春天来了,花草树木用新绿来表达;秋天来了,植物用果实来表达;冬天来了,池水以结冰的方式来表达。季节不同,环境不同,表达方式异彩纷呈,风情万种。
这些“表达”或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或是大自然赐予的。唯有人类的表达却高于她们,直指言语,言语又直指人的心灵,自由挥洒,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言语方式,不同的言语方式,反映出人的学养肤浅与高深。学语文,最终目标要丰富学生的学养,能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以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独特的我。
有人会说,这是表达技巧。否也!言语形式决不只是语言技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更是思想情感的问题。记得,张中行老先生说过:语文教育“所求主要是受教之人学会用笔表情达意”。有意思的是,前几年伊拉克被美国占领,各国记者争相报道此条信息,在用字的时候,有些记者报道时用“沦陷”,而有些记者用“解放”。你看,用词不同,但报道的事实一样。这能说记者们运用文字的技巧和能力吗?显然不是,应是源于各国记者对问题的看法或者说情感不同,立场不同,表达时所遣词用句也不一样。一句宣传语,小到一个词,可以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呈现信息,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传递文化。学生就需要练就这种智慧的表达!
但如何构建表达型课程,真正实现言语教育,我进入了高原期,相信,我还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摸索,我还有动力挑灯夜战。相信,我的青春激情会换来丰硕的教学成果。但丁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时间在飞快地流逝,我要把握好每一个瞬间的感受,努力走“学习——实践——研究”之路,不断超越自我。
我铭记泰戈尔那句名言:“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以此自勉。
责任编辑 萧田
一度迷茫,懵懂再加糊涂
——迷茫期,在应试的土壤中摸黑
师范一毕业,我被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学校老师大多是民办转正。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劝戒,唯一自我提醒的是要教出好成绩。一个人的思想决定其行为,为了学生的成绩,我视教参为法宝,当教材为真经,肢解课文,成了一名执著的“灌输者”:句子含义、中心思想、词语理解按部就班,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二道贩子。回忆那时,我是非常糊涂的,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一切目光都瞄准学生考试成绩,也就是期末的那张试卷。我们平时的精力集中在辅导差生,把教参的知识整理在书本上,上课教教参,压根儿没有思考过,我的学生在哪方面得到了发展。自己反复抄教案,学生机械地做作业,成绩还是出来了,也先后获得大大小小的一些所谓的荣誉。我想,类似的成长经历不止我一个,至今,或许大多数教师都是像我这样过来的。
教训来了。1996年12月,学校开始要评职称。第一次听说“职称”概念,除教龄、班主任等硬性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所谓的论文。哎呀!什么是论文,我哪写过什么论文呀?怎么平时都没有人提醒我呢?怨天尤人,后悔只盯住这个教学成绩,以为有了成绩就会有一切。然而,这雷打雨劈似的打击让我一下顿然醒悟:教学,仅抓学生成绩是不够的。那一年,我因为没有论文没有评上小教一级。
繁华落尽,因爱而美丽
——觅氧期,在痛苦的思考中徘徊
经过“职称”打击,我才明白人家眼里的“论文”。人们所谓的“论文”就是东抄西拼,一把浆糊加上一把剪刀,别人的观点加上自己的例子凑成。不怕笑话,第二年,我照这样做了,苟且偷生,顺利评上小教一级职称。幸运中,我还是不断提醒自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一样,应当是慢的艺术。
2002年,课改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也吹醒了我过去的无知和懵懂。语文教师的专业在哪里?我一度失落、迷茫。后来,市、县的各种课改通识培训、课例研讨、专业成长论坛铺天盖地,引我滑向思考的深渊: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我开始读书看报了。《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对摘花的小朋友用另一种方式的表扬,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没有爱,忽视人的存在是危险的;读刘晓东《解放儿童》我才深深认识到“儿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读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等著名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我努力还原他们的实录为教学设计,考量名师的教学艺术。我不仅读文学书,还读专业书和专业杂志。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基本做到了“三个舍得”:一是“舍得花钱买书”。我领的工资,有一半拿去买了教学书籍。如今,近2000册价值一万多元的藏书在书橱里,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二是“舍得挤时间读书”。平时学校工作无论多忙,总舍得挤出时间来读书。三是“舍得费心血写作”。广泛地阅读,让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料。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不少真知灼见,便一点一滴整理出来。读中学写,写中寻读,但因没有掌握写作规律,也曾写几篇稿子,投刊后如石沉大海。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自己的思考也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
有人说,名师是有层次的,这一段经历,我大概可以称作“经师”吧!那几年,学校图书馆的许多书无人问津,只有我是常客,那段时间我差不多把学校资料室的旧杂志翻了个遍。我有幸读了当时国内几乎所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级教师的案例,对各位特级教师(钱梦龙、李镇西、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孙建锋、孙双金)的课例如数家珍,打印,复印,光盘邮购,整个书架都堆满了。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乐于反思,并改进教学: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开篇,九易其稿;王崧舟的《二泉印月》、《只有一个地球》三个版本截然不同。正因为他们的严谨、质朴给了我很大影响,我渴望文字(实录)中的理想课堂也能出现在自己的教室。
于是,砥砺教学工艺成了痛却快乐着的过程。我认认真真地磨设计、磨语言、磨教态,在一次次痛苦的历练中体验到了提升的愉悦。虽然我的普通话因方言影响不够标准,但听课老师说,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灵动的闪现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上课、磨课、反思,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思考是痛苦的,但每次痛苦都是化茧为蝶,每次都是一次生命的蜕变。我的课,终于能拿出亮相了,也得到市教研员的关注。
这一段经历,我概括为“人师”,因为我的课,转向了,由应试转向关注儿童本身作为人的发展。
依然乐教,虽衣带渐宽
——吐蕊期,在破土的喜悦中享受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思索中,蓦然从理论和实践中跳出,才发现原来教育的真谛就在活生生的学生中,在艰辛的教育过程中,在聚沙成塔的积累中。语文课,再也不能就课文教课文了,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而已。语文课,应该直指儿童的言语表达。
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一次,福建省举办作文观摩课比赛。我选的课题是《妈妈,我想和您说》,正当别人挖空心思如何把课上出花样时,我却朝着“一堂观摩课让学生收获什么”的角度去思量。观摩比赛那天,我没有预先和学生打招呼,却上出了精彩,真实而不缺生成。后来,三明市教研专家罗柏生老师从我的课中总结说:习作,应是一门课程,如何从教材中指令性的习作内容中发掘写作知识,又能在课堂中呈现写作知识,曾老师选取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作为研究对象,是有研讨价值的。的确,一堂课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呈现给听课老师,就这堂课,其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依第三学段目标和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在表达的方面,我发掘以下课程内容:细节描写(从语言、心理等描写刻划人物内心);边叙边议(叙事和感受相结合,以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意识(用文字交流,因对象不同,其表达方式有别)。显然,这些表达上的课程内容是隐性的,需要我们老师的慧眼,才能确定本单元“教什么”。我选取此课题,是有意和老师们探讨作文教学的课程内容,从而做到习作教学一课一得。课上,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化写作知识为表达的实践行为,听课老师和评委专家纷纷表示赞同我这堂习作课的教学理念:教写作知识——变内隐为外显;实践写作知识——化静态为动态。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公开课。人磨课,课炼人。我外出上课渐渐多了,省内、省外,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反思的内容也更丰富,层次也高了。反思我的课堂成功之处,博采众长,再研究名师,汲取名师的教学艺术,特别是细节处理,不仅让我懂得如何设计教学,懂得课要怎么上,为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我想,也许,人需要一些功利。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85%居功于他对待事业的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代表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人生。我不少课堂的实录在朋友的介绍下,多篇刊发在小学语文知名专业刊物。因此,我接触的专业人士多了,交流的机会也更广了,思维碰撞也更深了,我也时常推介自己的教学理念。2006年,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有了博客以后,我萌发了写作的热情。从那时起,我最起码有了写作的欲望,因为经常撰稿,把平时的教学反思写成教学经驗文章,几年累积下来,发表的文章有300余篇之多,被多家刊物聘为特约通讯员。某杂志主编如实对我说出这样话:“你的教学思想很独特,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其实,夸奖越多,反思更深。当今浮躁的社会,并没有抑制我倾心教研的热情。忙里偷闲,我每天晚上带着疲惫的身躯扎进书房,不断地反思,不停地下笔,就这样,不断有教育教学文章发表,不少还被转载。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不断形成。近年,我把“还原语文”的教学提升到了“表达本位式”语文教学,并把这一教学思想落到了课堂实践,参加全国小语名师课堂展示活动。“表达本位”不是脱离阅读来教写作,而是一种教学思维的转变,以表达为中心,组织语文材料,阅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表达的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儿童的“表达图式”,其教学理论及思想纷纷刊在全国各大刊物——《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引起老师们的关注。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我期待自己迈入更加完善的境界!
夹缝中求生,愈坚定信念
——高原期,自我超越继续前行
我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我爱超越自我。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容纳百川,自成一家,梦想创立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
我提出语文课的“表达本位”,即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表达,做儿童言语智慧生成的启蒙者。我一直认为,一名教育者,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目前用的文选型教材,多是成人的言语作品,其言语智慧与儿童心智无法融合。怎么办?一句话,从儿童的心灵出发,教师,做儿童言语实践活动的策划者。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然地发展出来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随时辅导他们,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传递信息的特殊方式。你看,在自然界,春天来了,花草树木用新绿来表达;秋天来了,植物用果实来表达;冬天来了,池水以结冰的方式来表达。季节不同,环境不同,表达方式异彩纷呈,风情万种。
这些“表达”或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或是大自然赐予的。唯有人类的表达却高于她们,直指言语,言语又直指人的心灵,自由挥洒,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言语方式,不同的言语方式,反映出人的学养肤浅与高深。学语文,最终目标要丰富学生的学养,能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以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独特的我。
有人会说,这是表达技巧。否也!言语形式决不只是语言技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更是思想情感的问题。记得,张中行老先生说过:语文教育“所求主要是受教之人学会用笔表情达意”。有意思的是,前几年伊拉克被美国占领,各国记者争相报道此条信息,在用字的时候,有些记者报道时用“沦陷”,而有些记者用“解放”。你看,用词不同,但报道的事实一样。这能说记者们运用文字的技巧和能力吗?显然不是,应是源于各国记者对问题的看法或者说情感不同,立场不同,表达时所遣词用句也不一样。一句宣传语,小到一个词,可以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呈现信息,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传递文化。学生就需要练就这种智慧的表达!
但如何构建表达型课程,真正实现言语教育,我进入了高原期,相信,我还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摸索,我还有动力挑灯夜战。相信,我的青春激情会换来丰硕的教学成果。但丁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时间在飞快地流逝,我要把握好每一个瞬间的感受,努力走“学习——实践——研究”之路,不断超越自我。
我铭记泰戈尔那句名言:“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以此自勉。
责任编辑 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