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作用对大斜度井套管居中度的影响

来源 :石油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了解套管内外密度差所产生的浮力对套管居中度的影响对于大斜度井合理安放扶正器,降低套管下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扶正器受力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套管内外密度差对套管居中度的影响图版,同时考虑顶替过程中套管内外密度差随时间变化情况,形成埕海油田大斜度井套管扶正器安放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埕海地区扶正器安放间距分别为30 m、20 m、15 m时,通过浮力作用使套管居中度最大可增加36.4%、19.6%、12.2%,井斜角越大、套管内外密度差越大,居中度变化值越大。扶正器安放间距为10 m时,浮力作用减弱,居中度变化值最大仅为6.2%。研究结果表明,扶正器安放间距、井斜角的正弦值、套管内外密度差与浮力作用下的居中度变化量呈三次多项式的非线性正相关。ZH29-30井实践表明,考虑浮力作用的套管居中度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固井顶替效率,保证套管安全下入。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北京山区侧柏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控水条件下(无降水、一半降水、正常降水与二倍降水)侧柏样地和对照样地,对冠层气孔导度(Gs)进行模型修正及验证,分别研究冠层气孔导度对外界环境因子和内部水力因子的响应模型;测定侧柏冠层蒸腾的变化过程,根据冠层气孔导度与环境、水力因子的耦合关系以及综合响应,探究冠层气孔导度对冠层蒸腾过程的调控机制,为森林在冠层水平的水分输出过程的机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
报道了有关瑞典在研制和生产水净化技术设备方面的成就。指出,世界上对这种技术设备的需求正在增长。对于瑞典来说,清除水中有害杂质是一种普遍的事情。在瑞典用家庭设施系统净
风城油田稠油胶质含量高,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部分油井出现吞吐效果变差、含水率升高的现象。为提高克拉玛依风城区稠油油藏注空气采油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低温氧化实验。实
北京山区森林植被基本以人工林为主,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加之近年来华北地区气候暖干化日益明显,研究典型树木吸水策略对于该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经营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针叶树侧柏为研究对象,在少雨季和雨季(4-11月)通过野外对比样方对比控制实验和盆栽实验,利用天然降水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了解和研究叶片吸水现象,揭示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探究树木体内水分逆向运移的发生条件和特征,阐明树木体内水分逆向
中国作为传统能源大国,燃煤电站提供了接近70%电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污染和排放,因此我国存在着迫切的节能减排需求,需要寻找清洁能源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而太阳能是非常适合的理想清洁能源。但独立的太阳能电站存在着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陷。本文将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与传统燃煤电站结合,分别利用太阳能高压给水加热器H0和二次再热系统与燃煤机组进行协同发电,提出了新的太阳能0号高加协同燃煤机组和太阳能协同燃
本工作利用蠕变试验机进行金属材料的蠕变实验,对蠕变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EDS、SEM、TEM等方法,对金属蠕变前后组织、二次相的析出、析出相结构、蠕变断口等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到材料的蠕变曲线,建立800H合金600℃蠕变时稳态蠕变速率和应力的关系图,并得到合金拟合后的蠕变强度;合金弥散分布Cr的M23C6的,晶界的强化主要是有M23C6粒子与奥氏体晶粒的共格界面提供的;蠕变断口属于脆性断裂
互联网应用大都使用分布式架构,规模越来越庞大,对应用的配置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配置管理方式面临着修改配置困难、排查问题困难、配置不安全、功能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分布式应用的要求,如何管理分布式应用的配置成为了一个难题。使用配置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分布式应用的配置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单体架构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合配置管理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配置管理平台可以降低平台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在最近30年间,所谓"高压与高温(HP/HT)钻井"的指标已大幅度提高。近期美国Weatherford公司的HEX(Heat Wave Extreme)随钻测井(LWD)服务,已在高达200℃的井底温度下,完成各项预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