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也逐渐将重点放在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生平有显著提高并呈现出鲜明特征。本文将介绍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四个主要目的,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娱乐至上;终身学习;社交需要;自我发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76-02
一、娱乐至上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者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觉得着一切。”这是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论述。在他看来,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娱乐时代。电视、电影、电脑等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视觉和感觉革命,人们在娱乐之中丧失了思考的力量,娱乐成为了公众的生活哲学。
当前中国,随着电视等媒介的广泛普及,娱乐时代也随之来临。近些年来,各类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非诚勿扰》的异常火爆无疑成为了娱乐时代来临的征兆。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报告调查显示,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分别为39.1%和35.7%。由此不难看出,娱乐已经成为了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主要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减压阀,而娱乐正好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娱乐成为人们当前精神生活的主要目的无疑具有很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娱乐仍将是今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目的。
二、终身学习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说:“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这种内在聚合力的获得,则靠着前后如一的美学观念、有关自我的道德意识,以及人们在装饰家庭、打扮自己的客观过程中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其他观念相关的特殊趣味”。由此可见,文化具有显著的延续性,而学习则是文化得以传延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获知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以此作为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标尺。文化学习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保持,也对社会个体进行着社会化的塑造、为其更好的从事社会活动奠定着基础。因此,文化和学习密不可分,丢掉学习的文化必然走向枯竭。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追求也随之提高,而学习知识则成为了提高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人民群众对学习的不断渴望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进行的以“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为题的调查显示,当前民众具有较强的求知欲。67%的人希望进行深造,不想
深造的只有17.6%,另有15.4%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知识分子希望深造的最多,占80.2%,城市贫困群体最少,仍占45.7%。“活到老,学到老”。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实现终身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因此,学习将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长期目标,而国家和社会所要做的就是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学习的需要。
三、社会交往
在马斯洛经典的“需要层次论”中,就提到了个体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即社交需要。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内容包括寻求友谊以及归属感;成熟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的健康亲密的关系,即彼此关心、尊敬和信任。人类需要爱他人,也需要被爱。这类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会感到孤独、空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展,人们从事的社会角色出现了专门化趋势。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说:“现代社会强行促成了一种狭隘的角色专门化。一度曾以家庭为中心的广阔的生活范围也就是工作、娱乐、教育、福利、健康,日益被一些专门机构企业、学校、工会、社交俱乐部、国家分别占领了。角色的限定我们戴的许多顶不同的帽子变得更加明确,在关键的工作领域,任务与角色已高度专门化”。在角色专门化的过程中,人们接触社会的广度和宽度都大幅增大。因此,社交需要也随之增强。
社交需要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在社交过程中获得信任、关爱、认同是其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交际范围的扩大,人民群众的社交需要也随之增强。 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进行的以“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为题的调查显示,民众有较强的社会交往需求。调查显示,67.4%的被调查者“非常喜欢”和“喜欢”社会交往,只有3.5%的被调查者“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社会交往,28.1%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化”。可见,目前大部分民众对他人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人们愿意进行社会交往。人民群众的社交需要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四、自我发展
在西方内容型激励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了个人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奥德弗著名的ERG理论也论述了个人有“成长的需要”,而在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创立的“成就需要理论”中,更是鲜明的提出了人有“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不难看出,在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现代化社会中,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普遍而共同的目标。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前沿知识更是成为了个人稳定工作岗位、实现职位升迁的重要途径。实现自我发展既是个人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应对社会竞争的要求,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举例来说,家庭教育支出中成人教育支出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当前各种培训机构的兴起也充分表明了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对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渴望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赛勇为.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J].乡音,2007,(4).
[4]张玲玲.上海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见丰富[J].上海统计,1994,(5). 第2卷第3期Vol.2,No.3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娱乐至上;终身学习;社交需要;自我发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76-02
一、娱乐至上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者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觉得着一切。”这是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论述。在他看来,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娱乐时代。电视、电影、电脑等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视觉和感觉革命,人们在娱乐之中丧失了思考的力量,娱乐成为了公众的生活哲学。
当前中国,随着电视等媒介的广泛普及,娱乐时代也随之来临。近些年来,各类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非诚勿扰》的异常火爆无疑成为了娱乐时代来临的征兆。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报告调查显示,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分别为39.1%和35.7%。由此不难看出,娱乐已经成为了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主要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减压阀,而娱乐正好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娱乐成为人们当前精神生活的主要目的无疑具有很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娱乐仍将是今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目的。
二、终身学习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说:“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这种内在聚合力的获得,则靠着前后如一的美学观念、有关自我的道德意识,以及人们在装饰家庭、打扮自己的客观过程中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其他观念相关的特殊趣味”。由此可见,文化具有显著的延续性,而学习则是文化得以传延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获知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以此作为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标尺。文化学习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保持,也对社会个体进行着社会化的塑造、为其更好的从事社会活动奠定着基础。因此,文化和学习密不可分,丢掉学习的文化必然走向枯竭。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追求也随之提高,而学习知识则成为了提高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人民群众对学习的不断渴望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进行的以“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为题的调查显示,当前民众具有较强的求知欲。67%的人希望进行深造,不想
深造的只有17.6%,另有15.4%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知识分子希望深造的最多,占80.2%,城市贫困群体最少,仍占45.7%。“活到老,学到老”。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实现终身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因此,学习将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长期目标,而国家和社会所要做的就是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学习的需要。
三、社会交往
在马斯洛经典的“需要层次论”中,就提到了个体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即社交需要。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内容包括寻求友谊以及归属感;成熟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的健康亲密的关系,即彼此关心、尊敬和信任。人类需要爱他人,也需要被爱。这类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会感到孤独、空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展,人们从事的社会角色出现了专门化趋势。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说:“现代社会强行促成了一种狭隘的角色专门化。一度曾以家庭为中心的广阔的生活范围也就是工作、娱乐、教育、福利、健康,日益被一些专门机构企业、学校、工会、社交俱乐部、国家分别占领了。角色的限定我们戴的许多顶不同的帽子变得更加明确,在关键的工作领域,任务与角色已高度专门化”。在角色专门化的过程中,人们接触社会的广度和宽度都大幅增大。因此,社交需要也随之增强。
社交需要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在社交过程中获得信任、关爱、认同是其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交际范围的扩大,人民群众的社交需要也随之增强。 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进行的以“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为题的调查显示,民众有较强的社会交往需求。调查显示,67.4%的被调查者“非常喜欢”和“喜欢”社会交往,只有3.5%的被调查者“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社会交往,28.1%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化”。可见,目前大部分民众对他人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人们愿意进行社会交往。人民群众的社交需要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四、自我发展
在西方内容型激励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了个人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奥德弗著名的ERG理论也论述了个人有“成长的需要”,而在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创立的“成就需要理论”中,更是鲜明的提出了人有“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不难看出,在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现代化社会中,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普遍而共同的目标。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前沿知识更是成为了个人稳定工作岗位、实现职位升迁的重要途径。实现自我发展既是个人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应对社会竞争的要求,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举例来说,家庭教育支出中成人教育支出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当前各种培训机构的兴起也充分表明了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对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渴望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赛勇为.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J].乡音,2007,(4).
[4]张玲玲.上海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见丰富[J].上海统计,1994,(5). 第2卷第3期Vol.2,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