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秘闻”:中法战争前夕曾纪泽的外交与舆论观诠释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通中外,达新知”的语境中,报刊对清季外交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晚清外交官员的代表人物,曾纪泽在中法战争前夕,以欧洲报刊为线索,管窥法国政府,以打探情报。在这个过程中,曾纪泽探知法国权力结构,新闻界、公众与政府之间互相制约。借助这一特性,曾纪泽拉拢《泰晤士报》,开展了一场以舆论外交为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这也是晚清驻外公使发动的最早公共外交活动之一。曾纪泽以“公开秘闻”为策略,与《泰晤士报》等欧洲报刊达成利益交换,并积极与欧洲报人互动,为清政府在中法冲突中赢得舆论支持。曾纪泽所形成的以“舆论权力观”为代表的舆论观,是晚清外交官员对舆论的最早归纳和认知之一,对清政府后续外交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扩张而流行于世的各种意识形态话语中,不能不提到"文明等级论"。"文明"的概念在近代早期西方历史当中,并非只是简单作为一个描述某种社会状态的名词,而是有着较为明确的政治意涵。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结合,以是否属于"基督教文明"为标准来划分世界,凡是不属于信仰基督教的地方,都可以由基督徒进行占有。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下,那些
期刊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耆英等人在画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英方对中方官员的态度差异,进而影响了清廷对战后中英交涉负责官员的选派。与该图配套的人员名单和相关图像资料,暗示了中方翻译在交涉中的参与和“康华丽”号的精确停泊位
期刊
目的:观察和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雷替曲塞灌注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从2019年8月到2021年06月期间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人(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常规处理),对照组30人(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术+常规处理)。监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
学位
<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并逐渐走向统一。这一时期,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基于自身利益,提出了稳定社会秩序的各种主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推动了社会思想和政治主张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时期,墨家、道家思想占据优势地位,到战国后期,墨家式微,法家、道家和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秦汉统一之
期刊
汉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作为这一时代意识形态组成部分之一的乐舞理论,对于前代各家乐舞观点采长补短,形成一种融会各家各派思想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论述汉代的乐舞理论,即乐以言情、郑乐胜雅、舞以尽意、礼乐互补、雅俗共赏、推崇雅乐、穷尽物态六种乐舞理论,并以汉代的舞蹈史实作为乐舞理论的表现特征加以佐证。后通过汉代开放包容的学理氛围反思当下艺术学术界的个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21-0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标本取出方法分为NOSES组和小切口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围术期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肠功能水平,依据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
期刊
1874年侵台事件发生时日本官民对台湾极为关注,以“番地无主”论认为日本可以在那里实行殖民统治。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更是大面积出现侵占台湾的言论。但日本舆论对台湾的关注在这20年间呈现出动态的起伏变化,到中法战争前期,台湾几乎从日本舆论的视野中消失。法军炮击基隆后,《朝日新闻》对台湾的关注骤然升级。该报不断跟踪报道基隆淡水等地的战况,并质疑法国对台湾的封锁。日本舆论普遍担忧法国可能长期侵占台
期刊
《论语》呈现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其尽善尽美的审美之境以及以仁为基调的“诗”“礼”“乐”育人思想对小学美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小学阶段重视美育的开展对小学生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有些学校仍存在对美育认识狭隘、美育内容教育性缺失、“诗”“乐”育美过程浮于表面、美育环境设置不当等问题。《论语》中的美育思想在树立内外兼修的美育观念,以“诗”塑“美”、陶冶学生美好情操,以“乐”吟
期刊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日两国的关系在不断冲突与交融之中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更新、进化的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且十分稚嫩,到隋唐时期便已日趋成熟。其后虽经历了宋元时期的波折,中日一度断交,中国人的日本观陷入停滞,但在有明一代,随着中日复交、倭乱、战争,中国人的对日研究兴致空前高涨,其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