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常人们会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看作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关键词:真理;教化;表象;事实
一
从教化内涵的意义提升来考察,教化的含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古老的自然造就这个概念,它指的是外在的现象,比如身体的形成,一切向着完美发展的形式,并且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经过自然改造的形式,例如“河流的形成”,这一概念基本上和现在的“教化”概念没有联系。第二个层次:“教化”与修养概念紧密的联系,并且首先意指人类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这一概念的特征的发展和完善,主要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人物,首先是康德,他讲到过能力或者天赋的修养,但他在描述人的基本义务是保持天赋的时候,使用了“修养”这个词,而不是使用“教化”这个词。其次是黑格尔,他是第一个深入考察“教化”概念的人,在《精神现象学》中,他对“教化”做了详细深入的介绍。他认为,教化就是由个别冲动性到普遍性的上升,上升的过程即教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完成了“教化”的过程。最后,赫尔德发展了这个概念,即:“在康德和黑格尔的基础上才达到人性的崇高‘教化’”。此时,“教化”就基本摆脱了神学的意蕴。赫尔德重视哲学的时间作用,重视哲学对于人性的实在作用,他提出了全新的教化理论。他说哲学也就可以称为教化理论,人类的任务就是从个体到普遍性的提升。第三个层次,教化与修养相分离。威廉·冯·洪堡敏锐的察觉到了修养和“教化”之间的意义差别。教化是一种情操类的东西:首先,它不是人的天赋的单纯延续,而是人对自己的主观感受;其次,它是普遍的,比天赋等等更高级的存在。另外,它是更内在的东西,因它存在于人的感觉中和个性中。
在伽达默尔看来,教化的含义其实就是人在异已物的不断接触中,放弃自身的某些特殊性,投入到异已物之中,克服它的生疏性,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更高普遍性的存在。而教化正好构成了人类精神的基本运动方式,“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这就是精神的基本运动,这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伽达默尔在这里已经提示出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被人占为己有的不是别的东西,是人的此在和真理本身。这一点将在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以及后期海德格尔对柏拉图学说的讨论中得到更清楚的解释。
二
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中的洞穴假相理论,是他对当时人类处境的描述,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以形象的描述。柏拉图列举了一个洞穴比喻:在一个有神黑暗的洞穴里,住着一批囚犯。他们双手被反绑在柱子上,背向洞口,脸朝洞壁,脑袋不能向后张望。在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他们与火之间有一些类似木偶戏的表演,火光把木偶和他们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他们把看到的这些影子误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从来不曾有过怀疑。突然有一天,一个囚犯挣脱绳索,转过身,看到了身后原来是一堆木偶。爬出洞穴后,他看到了太阳和在太阳普照下的大千世界,才茅塞顿开,醒悟以前所见全是虚幻不实的幻象。他怀着惊喜的心情匆忙跑回洞穴,把自己了不起的发现告诉了众人。谁知道大伙儿根本不相信他的话,对他百般嘲弄,说他比没走以前更蠢,因为他竟然要求大家相信完全不可能的痴人说梦。
整个故事情节似乎非常简单,但它的寓意却并不简单。人们可能轻易地把从洞穴中走出的过程看作一条从黑暗到光明、从意见到真理的上升之路,背后支持他们的信念是认为真理是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非真理则应该被唾弃,但是这个过程中一些根本性的转变却被忽略了。一旦真理被确立为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它就已经离开了它之为真理的根基。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我们的成见中走出来,重新审视真理的本质,以及柏拉图的洞穴喻中隐藏的更深层的东西。海德格尔的洞见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提示。在从洞穴到洞外世界的整个过程中,被释的囚徒经历了两次痛苦的适应过程,火光和太阳两次刺痛了他的双眼,让他无所适从。囚徒虽然慢慢适应了这强烈的光明,重新恢復了视力,但他内心的迷惑并没有因此而迅速消解,他何以确认洞外的世界就一定比洞内的影象更加真实呢?这里关涉的不是不同对象的真实性问题,而是人自身存在状态的改变。
三
然而不可否认,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真理”是思想表象与事实的符合一致,即“知与物的符合”。但这样被理解的真理只是在事物真理的基础上,亦即在“物与知的符合”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海德格尔追溯了这个通常真理概念的流俗方式最切近的中世纪的起源。作为物与知符合的真理不指基于主体性才有可能的康德的思想,即“对象符合我们的知识”,而是指基督教神学的信仰,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它们作为受造物符合上帝精神中预先设定的理念,因而是适合理念的(即正确的)。人的理智也是一种受造物,作为上帝赋予人的一种能力,它必须符合上帝的理念。但是理智之所以是适合理念的,是由于它在其命题中实现所思与那个必然相应于理念的物的适合。因此作为物与知的符合的真理,保证了作为知与物的符合的真理。在摆脱了创世观念之后,神学上构想的创世秩序被世界理性对一切对象的可计划性所取代。世界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也要求其秩序具有直接的明白可解性,不需要上帝这个中介,真理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虽然关于真理的学说在改变,但真理的这些本质概念始终意指一种“以…为取向”(或“以…为准”),真理与正确性等同起来。
囚徒作为一个参与者,置身于这种敞开境界,这种敞开境界不是作为表象者的主体创造的,相反,表象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置身于敞开境界中。海德格尔又将这种敞开状态称为“自由域”。在这种原始的关联中,事物自行显现,不断在场化,事物本身的本己的外观获得一种确凿性和约束。事物本身之所是的景象,即构成事物的本质,在此本质的光芒中,任何存在者作为这个或那个存在者自行显现出来,而且在这种显现中,显现者才变成无蔽和可通达的。囚徒专注于这些真正的无蔽者,从而实现了自身本质的转变,在无蔽的敞开状态中,并且根据这个最无蔽者,“造形”的本质之完成才得以实现。最无蔽者就是最真实者,即最本真的真理。柏拉图所说的“教育”的原始意义在这里说得再明显不过了,教育造成人的本质的转变,使人专注于真理,即那个最真实的无蔽者,在思真理的本质之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思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状态之所以因为专注于真理而改变,因为人不是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去认识现成的客观事物,而是首先参与到去蔽的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海德格尔.路标[M].商务印书馆,2000.
[3]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
注释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48
②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514-518
关键词:真理;教化;表象;事实
一
从教化内涵的意义提升来考察,教化的含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古老的自然造就这个概念,它指的是外在的现象,比如身体的形成,一切向着完美发展的形式,并且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经过自然改造的形式,例如“河流的形成”,这一概念基本上和现在的“教化”概念没有联系。第二个层次:“教化”与修养概念紧密的联系,并且首先意指人类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这一概念的特征的发展和完善,主要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人物,首先是康德,他讲到过能力或者天赋的修养,但他在描述人的基本义务是保持天赋的时候,使用了“修养”这个词,而不是使用“教化”这个词。其次是黑格尔,他是第一个深入考察“教化”概念的人,在《精神现象学》中,他对“教化”做了详细深入的介绍。他认为,教化就是由个别冲动性到普遍性的上升,上升的过程即教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完成了“教化”的过程。最后,赫尔德发展了这个概念,即:“在康德和黑格尔的基础上才达到人性的崇高‘教化’”。此时,“教化”就基本摆脱了神学的意蕴。赫尔德重视哲学的时间作用,重视哲学对于人性的实在作用,他提出了全新的教化理论。他说哲学也就可以称为教化理论,人类的任务就是从个体到普遍性的提升。第三个层次,教化与修养相分离。威廉·冯·洪堡敏锐的察觉到了修养和“教化”之间的意义差别。教化是一种情操类的东西:首先,它不是人的天赋的单纯延续,而是人对自己的主观感受;其次,它是普遍的,比天赋等等更高级的存在。另外,它是更内在的东西,因它存在于人的感觉中和个性中。
在伽达默尔看来,教化的含义其实就是人在异已物的不断接触中,放弃自身的某些特殊性,投入到异已物之中,克服它的生疏性,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更高普遍性的存在。而教化正好构成了人类精神的基本运动方式,“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这就是精神的基本运动,这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伽达默尔在这里已经提示出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被人占为己有的不是别的东西,是人的此在和真理本身。这一点将在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以及后期海德格尔对柏拉图学说的讨论中得到更清楚的解释。
二
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中的洞穴假相理论,是他对当时人类处境的描述,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以形象的描述。柏拉图列举了一个洞穴比喻:在一个有神黑暗的洞穴里,住着一批囚犯。他们双手被反绑在柱子上,背向洞口,脸朝洞壁,脑袋不能向后张望。在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他们与火之间有一些类似木偶戏的表演,火光把木偶和他们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他们把看到的这些影子误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从来不曾有过怀疑。突然有一天,一个囚犯挣脱绳索,转过身,看到了身后原来是一堆木偶。爬出洞穴后,他看到了太阳和在太阳普照下的大千世界,才茅塞顿开,醒悟以前所见全是虚幻不实的幻象。他怀着惊喜的心情匆忙跑回洞穴,把自己了不起的发现告诉了众人。谁知道大伙儿根本不相信他的话,对他百般嘲弄,说他比没走以前更蠢,因为他竟然要求大家相信完全不可能的痴人说梦。
整个故事情节似乎非常简单,但它的寓意却并不简单。人们可能轻易地把从洞穴中走出的过程看作一条从黑暗到光明、从意见到真理的上升之路,背后支持他们的信念是认为真理是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非真理则应该被唾弃,但是这个过程中一些根本性的转变却被忽略了。一旦真理被确立为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它就已经离开了它之为真理的根基。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我们的成见中走出来,重新审视真理的本质,以及柏拉图的洞穴喻中隐藏的更深层的东西。海德格尔的洞见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提示。在从洞穴到洞外世界的整个过程中,被释的囚徒经历了两次痛苦的适应过程,火光和太阳两次刺痛了他的双眼,让他无所适从。囚徒虽然慢慢适应了这强烈的光明,重新恢復了视力,但他内心的迷惑并没有因此而迅速消解,他何以确认洞外的世界就一定比洞内的影象更加真实呢?这里关涉的不是不同对象的真实性问题,而是人自身存在状态的改变。
三
然而不可否认,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真理”是思想表象与事实的符合一致,即“知与物的符合”。但这样被理解的真理只是在事物真理的基础上,亦即在“物与知的符合”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海德格尔追溯了这个通常真理概念的流俗方式最切近的中世纪的起源。作为物与知符合的真理不指基于主体性才有可能的康德的思想,即“对象符合我们的知识”,而是指基督教神学的信仰,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它们作为受造物符合上帝精神中预先设定的理念,因而是适合理念的(即正确的)。人的理智也是一种受造物,作为上帝赋予人的一种能力,它必须符合上帝的理念。但是理智之所以是适合理念的,是由于它在其命题中实现所思与那个必然相应于理念的物的适合。因此作为物与知的符合的真理,保证了作为知与物的符合的真理。在摆脱了创世观念之后,神学上构想的创世秩序被世界理性对一切对象的可计划性所取代。世界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也要求其秩序具有直接的明白可解性,不需要上帝这个中介,真理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虽然关于真理的学说在改变,但真理的这些本质概念始终意指一种“以…为取向”(或“以…为准”),真理与正确性等同起来。
囚徒作为一个参与者,置身于这种敞开境界,这种敞开境界不是作为表象者的主体创造的,相反,表象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置身于敞开境界中。海德格尔又将这种敞开状态称为“自由域”。在这种原始的关联中,事物自行显现,不断在场化,事物本身的本己的外观获得一种确凿性和约束。事物本身之所是的景象,即构成事物的本质,在此本质的光芒中,任何存在者作为这个或那个存在者自行显现出来,而且在这种显现中,显现者才变成无蔽和可通达的。囚徒专注于这些真正的无蔽者,从而实现了自身本质的转变,在无蔽的敞开状态中,并且根据这个最无蔽者,“造形”的本质之完成才得以实现。最无蔽者就是最真实者,即最本真的真理。柏拉图所说的“教育”的原始意义在这里说得再明显不过了,教育造成人的本质的转变,使人专注于真理,即那个最真实的无蔽者,在思真理的本质之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思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状态之所以因为专注于真理而改变,因为人不是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去认识现成的客观事物,而是首先参与到去蔽的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海德格尔.路标[M].商务印书馆,2000.
[3]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
注释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48
②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51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