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配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因为一本书《点点梅花为我愁》,让人们再次开始回忆起林语堂、梁启超等人的旧事,他们的古典婚姻哲学,放在现在来看,依旧是妙人妙语的存在。
  比如林语堂搞定吵架的妙招:“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还有他说婚姻,“婚姻就像穿鞋,穿的日子久了,自然就合脚了。”“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正因如此,他可以得意地说,“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书里写梁启超,为了被他称为“闺中良友”的妻子李蕙仙,而拒绝了令他小鹿乱撞的才女何蕙珍,后来妻子做主为他娶了丫头做小妾来延续香火,他却只肯称其为“王姑娘”。自始至终,他还是信奉当年与谭嗣同发起的“一夫一妻制”,君子一言最后却食言,令他惭愧,他甚至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当庭斥责他们把婚姻当儿戏。
  女人们集体发花痴:到哪儿再去找这么好的民国男人?
  不可否认,他们是极好的男人,可是,成为这极好的男人,是由于他们刚好遇到的是廖翠凤和李蕙仙,是他与她的“般配”,成就了这婚姻的大智慧。
  林语堂在与廖翠凤成亲前,爱的是陈锦端,可惜陈家是名门,棒打鸳鸯。廖翠凤知道,可是她爱他,便尊重这份爱,从不争风吃醋,她甚至经常邀请锦端到家做客。身为银行家的女儿,本也是下嫁,却没有下嫁的架子。暮年时林语堂百病缠身,听闻锦端在厦门,激动地要去看她,廖翠凤也只是嗔怪:“语堂!不要发疯,你不能走路,怎么还想去厦门?”她用她的温柔大度彻底俘虏了他。林语堂说妻子生气时不要跟她生气,可是也要廖翠凤买账才行。她生气时,林总是去捏她的鼻子,说一些欢喜的话,她也就笑了起来——她多么高情商,多么懂得适可而止。没有她的这份通透,林语堂又如何说得出婚姻金句?
  梁太李蕙仙,也是出身富贵,她肯洗尽铅华,只因她爱。为了支持丈夫,她学习新学,办报纸、开女子学堂。作者慕容莲生一语中的:“她知道,男人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能嘘寒问暖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男人还希望他的女人可以和他對话谈心,使他清醒,促他前行。若是女人的思想跟不上男人的脚步,男人懒得开口说心事,甚或要生出厌心呢。”梁启超喜欢上何蕙珍时,他甚至可以将妻子当成知己般倾诉,而李听闻一点都没有吵闹,因为她知道这只会把男人推出门去。


  就是这样一个情商与智商俱高的李蕙仙,虽年轻时大半时间两地分居,也让梁启超一生只敬她爱她一人。
  你看,林语堂和梁启超并非圣人,女人最不能原谅的精神出轨,甚至可以写成10本小说。若给其他女人当丈夫,不定怎么鸡飞狗跳的。只因夫妻太般配,才成了佳话。想要这样的婚姻?可能首先要自问,你是不是那样的女人呢?
其他文献
乌云渐渐稀疏  我跳出月亮的圆窗  跳过一片片  美丽而安静的积水  回到村里  在新鲜的泥土墙上  青草开始生长  每扇木门  都是新的  都像洋槐花那样洁净  窗紙一声不响  像空白的信封  不要相信我  也不要相信别人  把还没睡醒的  相思花  插在一对对门环里  让一切故事的开始  都充满芳馨和惊奇  早晨走近了  快爬到树上去  我脱去草帽  脱去习惯的外鞘  变成一个  淡绿色的知了
期刊
链接:  文_板子 编辑_赵萍  妇女——其实是两个词。在古代,它是妇人与女子的集体称呼。妇,繁体写作“婦”,引申为已婚女性。“女”,大都是说没结婚的小女s孩。“夫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重点都在于家庭关系而不是性别。  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和思想启蒙双炮并响,那时大力推广双音节词,“妇女”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被广泛使用,不专指已婚女性或未婚女性。  “妇女”一词一度离我很远,甚至,我作为一个“
期刊
姥姥活到89岁,她是五四精神养育的新女性,虽然一生坎坷,但她以地母一样的心胸包容一切,我命由我不由天。  1917年姥姥出生于湖南常德,父亲曾经是辛亥革命的起义将领,因看不惯袁世凯称帝,退役回乡,开了一家朗朗照明公司,又垦殖荒地3万多亩,成为闻名遐迩的乡绅。母亲是京城里落魄的旗人,酷爱京剧,可惜身体不好,咳血而死。姥姥从小就漂亮,长得像电影《早春二月》里的明星谢芳。她活泼开朗,常常被父亲无奈地说顽
期刊
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倒下的那一霎间,同时在观望的人群发出了一阵欢呼,好似做了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一般。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向人开口、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主人笑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
期刊
最让我共鸣的父亲形象,出自散文家鲍吉尔·原野的笔下。  这位父亲笑容可掬,但往往在儿子夺路而出急着去小便时,喝令他去厨房把烧开的水灌入暖瓶。儿子只好拎着铁壶,在冉冉热气中的流水声使他将两腿夹紧,身子扭来扭去。  鲍吉尔·原野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酷刑。  我那一代的父亲们,确实比较难以捉摸。比如,大家蹲在院子里的泥地上,正玩得专注,冷不防,一位父亲走过来,弯下腰,伸出手,毫无表情地拎起一位孩子的
期刊
2012年苏珊·凯因的TED演讲《内向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内向的负面认识。这种负面认识很普遍,各行各业都有。我仔细读了苏珊·凯因的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在看书之前,我不觉得外向高内向一等,但是内向性格的优势,如何发挥呢?  学霸。在小学阶段,外向型孩子成绩更好,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之后,内向型性格的人普遍成绩好过外向型性格的人。二者智商均等,但是注意力的“带宽”使用二者大
期刊
当我在22℃的气温中穿着毛衣出门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是没有办法,母亲大人堵在门口,不穿上毛衣不让出门。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话一点没错。我的衣着从来不根据天气,而是根据我妈的主观臆断。甚至连我“喜欢吃”什么东西,我自己都说的不算,我妈觉得我喜欢吃什么,我才能喜欢吃什么。在我们家,大小事务都由我妈说了算,俨然一副女王气派,典型的“己之所欲,强施于人”。如果不按她的要求来,那她就
期刊
過年回家,进门就听到一群亲戚对着表妹,你一言我一语地催着她生孩子。“再不生就来不及了”“养儿防老啊”“有个孩子你心里就踏实了”……  我知道表妹是个铁杆“丁克族”,家里的亲戚每次都这样“围攻”,我一个旁观者都觉得心烦气躁,真不知道她怎么那么淡定。  我对表妹表示佩服:“这么多人围着你,你居然不生气。”  “当然也不开心。”她揉揉太阳穴,“但他们终归是为我好的,何必要辩论得伤了和气。”  我以为她有
期刊
Q:我的工作需要我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在那里我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他温文尔雅,但从不主动开口。我想跟他搭话但觉得极不礼貌又有失身份,搭讪这种事情不都是应该男人主动的吗?有好几次,我故意在他面前掉笔什么的,他也只是礼貌地帮我捡起,并不多说话,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主动一点呢?  Q:胃口总是很好怎么办?就算有非常难过的事也总是要把自己喂饱了才哭怎么办?  A:总是吃不够,可能是因为心里太空了。  Q:學
期刊
Q:我今年26歲,身边很多朋友都结婚了,而我才开始初恋。  我很爱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想和他分享,他工作忙,一周才休息一天,虽然同城,却有时3个月都不见面。但他总微信联系我,我不想再这样下去,见面说分手,看得出,他是真伤心。  我走后,他就电话短信联系我要挽留。我没理他,他几乎每两天都会短信我,这样持续了半个月。后来他再约我吃饭,我就去了,我们拥抱,牵手,亲亲,那天很开心。过了大约一周,我们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