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正确把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众所周知,语文是最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科。同样,语文教学和语文的学习也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尤其是近年来高考应试推出的“大综合”及高中招命题的“创新性”,无疑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的“指挥棒”,要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思维,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最主要的是要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潜力,正确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里所说的“中心地位”,并非指“教师中心说”,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必然的依赖性。教师传授知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但同时,教师只是摆脱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勇于舒展思维的翅膀,才能使一些会读书、勤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这种职责和任务,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教育这种特定行业特定的对象,使教师处于这种地位和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术业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而学生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所以学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束缚”,而是立足于教材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开辟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仅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同时也对教师知识的“包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培育学生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师受社会的委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施加“肥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长环境,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智慧”的发育和成长。这种影响体现在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正像人们在吃饭、饮水中能获得营养或感染疾病一样。因此可以说,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育。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课堂组织能力。试想一堂课,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没有高度吸引学生的“向心力”,就难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就会走向僵化教育的“死胡同”。如我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通过对《背影》出现的背景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了开头设疑点的背景—— 中间叙事引背景——北京(结尾)思父扣背影的课文结构。我以点《背影》——引《背影》作为文章的骨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分别回答,一问一答,多问多答等方法,使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说一句话都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同学们摆脱了教师思想的束缚,展开了自己思维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从中体会到阅读、表达、创新的乐趣,使学生对“背影”有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如身受的感觉,教师这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同时语文教学也水到渠成地回归到人情、人性、人文与潜力挖掘的轨道上来,使素质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一致地顺理成章地得到实现。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被改造、被加工的对象,处于一种主体地位,是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教师的教育效果、成败只有从教育客体——学生身上得以体验。没有学生,教育成果状况就无法体现。所以从一方面来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客体。但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力性的活生生的人,不管教师知识再丰富,以何种方法讲授,学生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吸收,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加工才变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说学生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转化过程。每一位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关系,才能驾驭好自己的教学思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人即是社会的主体又是社会的客体。教育对象这种“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它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必将以新的生命力来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教学的科学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改革必将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最终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飞跃。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指导方法,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及作文兴趣,但往往事倍功半。原因之一是他们忽视了作文评语这个重要的环节。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善于在学生作文语句中寻找评语素材,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钻研教材,博览群书,用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趣味性、情感性、启发性、简明性、鼓励性和导向性的作文评语来给予学生的写作动力,
期刊
现在的作文写作大体有两种情形:一是老师在作文前所作的课前指导,教学生怎样搜集材料;怎样审题、立意;怎样布局谋篇;然后再读几篇范文。作文写出,初一看,学生写得有板有眼,但作文大多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自己思考,少有自己的情感与感悟,大多在重复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和思路。一是作文布置后,老师不作指导,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是语言平凡,立意平平,思路狭小,即使有拼凑而成,大多都是陈词溢调,无病呻吟之
期刊
1、注重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小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应突出“新、奇、趣、简”,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节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节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成功的课。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
期刊
要想让学生写出的记叙文结构精美严谨而有创意,光有一个笼统的指导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指导必须进一步地细化。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过:“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未渗透到写作教学,只成功了一半”“读写是天然结合”。既然如此,要训练好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掌握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就应该首先充分利用课文。针对学生谋篇布局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我从组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写作指导尝试,重点训练学生学会“一线串珠”搭“
期刊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如诗如画般的美妙,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要展现给学生自身的教态美;(二)要引领学生发掘文本的内质美;(三)要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力求达到课堂的形式美。  一、美的教态,要求教师首先要有精气神  老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精神饱满,学生才会劲头十足。老师自己就没精打采
期刊
一、古诗词学习现状分析  王国维认为:“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古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可是,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中学生离得是越来越远,学生对古诗词是越来越陌生。  诗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很多内容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诗歌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过分强调语文
期刊
一、从对人物、 事件的分析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言文占很大比例,这些生动的故事,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如我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有
期刊
要准确地把握“自主”的含义,必须明确它的外延。  “自主”的“自”应包含自觉、自信、自问、自修之意。  自觉是指学生不需他人的约束而主动思维做事的心理行为表现。自觉是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课堂中认真听课的习惯、动脑思考的习惯、积极表达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课外合理安排学习与玩耍的习惯等,都应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习惯的形成应通过教师
期刊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是冰山下的“八分之七”。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比如将《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分析成为了金钱而六亲
期刊
一、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桥梁作用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这样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