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
国际教科委组织发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的口号,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挑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来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与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话确实值得深思。
曾听过某一大学生在大学因为不能自理,而让妈妈陪读的生活悲剧。儿童心理学也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的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作为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因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教师要积极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抓住生活契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教师搜集一些幼儿自己穿衣、吃饭、自己照顾和管理自己的图片和录像,或者在幼儿园内选择一些自理能力强的小朋友做表演,组织小朋友看。然后再举一些与此相反的事例,小朋友自己对比,从中分辨好与差,激发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随时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提高动手能力。多以鼓励、表扬等方式肯定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进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生活小事也一味包办代替,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非常琐碎,却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相当多的时间,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对于增强小班孩子的管理意识尤为重要。例如:在每次午饭前,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发放勺子、端拿饭盆,即便幼儿的速度很慢或出现漏发、拿错的现象,也不要制止,甚至还要表扬他可以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因为幼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摸索才会产生巨大的进步,而每一次的成功会使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利用活动区角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下学期时,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以前有所延长,因此,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而言,这种自由的无约束性质的区角活动正是幼儿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活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练习系鞋带、穿线板、绕毛线等。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既愉悦了自己又获得了自我管理能力。
3.利用自发活动深入自我管理意识
小班的幼儿已具备丰富的想像力,他们经常自己创设活动情境。在自己创设的活动中,没有教师的约束和管制,他们玩的轻松自在,并且在这种环境中更能获得自我管理意识。如:我们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做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一会儿要帮娃娃穿衣穿裤,一会儿要洗菜煮饭,有时还要整理房间,非常忙碌。折射到现实中,小朋友就会知道,为了使爸爸妈妈不那么忙,就要学会自己穿衣穿裤。通过幼儿的自发活动既激发了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又让幼儿体验到了做父母的辛苦。
(二)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幼儿多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尽早体验尝试。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要耐心辅导,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幼儿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光是在家就靠家长培养,在园就靠教师培养,更主要的是家园合作,共同督促教育幼儿。教师每天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段,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了解幼儿在家的自理能力发展情况。通过家访,电话形式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让家长、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家园联系园地,帮助家长了解包办的害处,告诉他们平时在家应让幼儿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使幼儿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好模仿,家长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在幼儿园穿戴整齐,拉链拉好、纽扣扣好,那么在教师的影响下,幼儿自然也会穿戴整齐,即便拉链松了、纽扣解开了,也会及时拉好扣好。但如果教师长发飘飘、衣服敞开,幼儿也会随之模仿,从而失去拉拉链、扣纽扣的练习机会。可见,榜样不同,幼儿自理能力也会不一样。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幼儿良好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建立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早期培养,确实是一种很有意义与价值的创生教育,尽管它是初浅的,却是埋下一颗终生受益的种子。
国际教科委组织发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的口号,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挑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来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与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话确实值得深思。
曾听过某一大学生在大学因为不能自理,而让妈妈陪读的生活悲剧。儿童心理学也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的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作为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因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教师要积极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抓住生活契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教师搜集一些幼儿自己穿衣、吃饭、自己照顾和管理自己的图片和录像,或者在幼儿园内选择一些自理能力强的小朋友做表演,组织小朋友看。然后再举一些与此相反的事例,小朋友自己对比,从中分辨好与差,激发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随时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提高动手能力。多以鼓励、表扬等方式肯定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进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生活小事也一味包办代替,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非常琐碎,却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相当多的时间,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对于增强小班孩子的管理意识尤为重要。例如:在每次午饭前,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发放勺子、端拿饭盆,即便幼儿的速度很慢或出现漏发、拿错的现象,也不要制止,甚至还要表扬他可以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因为幼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摸索才会产生巨大的进步,而每一次的成功会使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利用活动区角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下学期时,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以前有所延长,因此,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而言,这种自由的无约束性质的区角活动正是幼儿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活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练习系鞋带、穿线板、绕毛线等。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既愉悦了自己又获得了自我管理能力。
3.利用自发活动深入自我管理意识
小班的幼儿已具备丰富的想像力,他们经常自己创设活动情境。在自己创设的活动中,没有教师的约束和管制,他们玩的轻松自在,并且在这种环境中更能获得自我管理意识。如:我们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做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一会儿要帮娃娃穿衣穿裤,一会儿要洗菜煮饭,有时还要整理房间,非常忙碌。折射到现实中,小朋友就会知道,为了使爸爸妈妈不那么忙,就要学会自己穿衣穿裤。通过幼儿的自发活动既激发了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又让幼儿体验到了做父母的辛苦。
(二)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幼儿多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尽早体验尝试。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要耐心辅导,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幼儿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光是在家就靠家长培养,在园就靠教师培养,更主要的是家园合作,共同督促教育幼儿。教师每天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段,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了解幼儿在家的自理能力发展情况。通过家访,电话形式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让家长、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家园联系园地,帮助家长了解包办的害处,告诉他们平时在家应让幼儿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使幼儿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好模仿,家长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在幼儿园穿戴整齐,拉链拉好、纽扣扣好,那么在教师的影响下,幼儿自然也会穿戴整齐,即便拉链松了、纽扣解开了,也会及时拉好扣好。但如果教师长发飘飘、衣服敞开,幼儿也会随之模仿,从而失去拉拉链、扣纽扣的练习机会。可见,榜样不同,幼儿自理能力也会不一样。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幼儿良好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建立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早期培养,确实是一种很有意义与价值的创生教育,尽管它是初浅的,却是埋下一颗终生受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