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王系”历史小说家菲力帕格里高利将开始新一轮的“抢钱战”。她在2009年8月底发布的新书、《血缘之争三部曲》之首部曲《白色女王》(The white queen)一经推出便一如既往地打人最佳销售榜。该书正式出版之前,菲力帕在她的Twitter主页上提供了为时一周的新书内容连载,读者可于每晚5点到8点进行免费阅读。她的聪明之处在于,网络连载的文字是对正书精华部分的二次创作,而非重复照搬。不准想象,将来会有大批作家前赴后继地实践这种新的营销方式。
作为菲力帕的第15本小说,它与菲力帕之前累计卖出的700余万册书有什么区别?这位“都铎迷”女作家的重心此次放在了部铎王朝之前的“蔷薇战争”时期:“主人公的特质是在都铎王朝里找不到的。现代人对他们没有太多了解,这便是吸引之处。他们生活在惊人的危险之下。”伊丽莎白一世是本书的主角,我们可以透过菲力帕的视角看到这个女人从囚徒到女王的斗争之路。
正史背后的王族爱恨
文笔好,功底深的历史小说家懂得在正史的字里行间和犄角旮旯寻找素材。菲力帕格里高利便是个中翘楚。
20多年前,有一个叫菲力帕格里高利的女书虫正在案头三尺高的历史文献中寻找素材,打算写一部有关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和谋略的小说。突然,文中记录的一艘名叫“玛丽·波琳”的舰船闯入她的眼帘。凭借脚注中只言片语的解释,她强烈感觉到这不是个普通的名字,即刻改弦更张,把“玛丽波琳”定为主题。通过掘地三尺的资料搜集,她发觉这个“鸠占鹊巢”的故事相当引人入胜。就这样被好奇心驱使着进行写作的她,直到2002年出版了《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才意识到自己当年做了一件多么不同寻常的举动。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玛丽·波琳这个人,”这名爱丁堡大学18世纪文学博士说道, “无法相信,我是500年来第一个说这个故事的人,而且还被改编成BBC电视剧和好莱坞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讲述了16世纪英国王室一段被埋藏的历史:当时的国王亨利八世被一位大臣的妻子玛丽·波琳的绝世美貌所倾倒,于是暗中威逼利诱,致使她成了他的秘密情人。就在玛丽·波琳怀上了亨利八世的骨肉之时,她的妹妹安妮·波琳借机闯入皇宫,不惜牺牲色相以谋皇宠。经过一连串的精心布局,安妮终于如愿封后,而她可怜的姐姐、曾经被国王宠爱的玛丽却只能以“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卑贱身份躲在强势的妹妹身后苟延残喘。
由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共同挑粱的同名电影让她名声大噪,也让“亩产高,质量好”的菲力帕成为如今正闹“剧本荒”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梦寐以求的“素材供给库”之一。
菲力帕小说的一大看点是都铎王朝的历史设定。这个历时118年的朝代虽然并不长,却给英国文化圈提供了不少谈资。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道:“若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菲力帕在英国掀起了一股“都铎热”,2007年英国ShowTime电视台制作的热门剧集《都铎王朝》已顺应潮流播到第三季。
这一次,《白色女王》却把时光刻度往前移了一格。被军事文献反复研究的“蔷薇战争”时期为什么会得到菲力帕的关注?原来她还是试图从学术界已经研究透的东西里找到点儿别的。王族爱恨,权术斗争,当这些元素由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来穿针引线,吸引人眼球便不在话下了。
不只是历史那么简单
现代小说,儿童读物,报刊评论,电视节目……除了考古,菲力帕还做了许多别的事。
今年55岁的菲力帕出生于肯尼亚,两岁随父母到了英国。她以为自己小时候很“叛逆”,等熬到“女博士”,回望一路仍是坦途。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朴次茅斯新闻报》的记者,然后又在BBC上了两年班。拿到爱丁堡大学18世纪文学博士学位之后还在英国多所大学执教过。不过最终,她的兴趣点还是落在写作上。18世纪文学的研习打开了她的创作窗口,《莱斯三部曲》便是她最早征服读者的武器。设定于18世纪奴隶贸易时期的小说《值得尊敬的交易》也由她自己改编成剧本,拍成了4集长的BBC剧集,剧本获得了BAFTA提名,还得到了种族平等委员会的授奖。
但是,她的巨大能量还是进发在都铎王朝和16世纪上。《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一炮而红之后,她乘胜追击,接连推出了《女王的愚人》、《处女的爱人》、《不朽的公主》、 《波琳的遗产》和《另一个女王》。书写历史中的权贵女人干她来说是一种打消世俗偏见的必要:“在大多数人眼里,政治女性总被形容得对权力饥渴、野心十足,试图操控一切、心如蛇蝎。这种单向度的女性观已经过时了。”即使是她最爱的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刻画,她也不尽认同:“当然,他的作品里需要一个鲜明的坏蛋。”
对历史的挖掘和再创造并不会耗尽她的创作灵感。她的5部现代小说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对儿童读物她也创作得津津有味。同时,她也为《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数份英国报刊撰写文章,还是电视电台节目的常客。在镜头前,她以轻松的姿态、流畅的语言和轻柔的声调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之时,当年那个大学教师的影子若隐若现。
充盈的当下
这个写尽深闺之争的女人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身材曼妙,面容姣好,人见人爱,善始善终。”
如夸说起“女作家”,人们的头脑引擎可能会首先搜索“敏感、脆弱、不现实”,说到“历史小说家”,关键字里说不定还会加上“土黄色羊毛开衫、老花镜、苦茶”等等。菲力帕的个人形象,倒是迥异于这种理所当然的乏味形象。她的发型和收容都很精致,不排除使用过科技手段,皮肤状态也很好。试想,这个成天研究着历史上的明争暗斗,爱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女作家如果没有一颗安详、平和的内心,创作枯竭会是很容易的事。
绵长的爱,是支持菲力帕的最大动力。她的婚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三次,她和22年前的恋人安东尼梅森结了婚,在此之前他们分离了17年。如今他们住在约克郡的一个小农场里,养几匹马,一群鸭鹅,6个儿女,其乐融融。没事的时候,菲力帕带着孩子去寿司餐厅,看着回转台上那些周而复始的菜碟也是种幸福。
当热爱历史的菲力帕被问到“最想回到自己笔下的哪个朝代生活”时,她很现实地回答:“难以想象我会适合居住在哪个战争肆虐,瘟疫横行的年代。”她对“完美的一天”的定义是:“早上起床时有阳光洒在脸上,在海边骑着她那匹漂亮的马儿,一家人在精致的餐厅吃顿饭,傍晚看场电影,再和丈夫一起去跳莎尔莎舞。”
菲力帕对做慈善也很有兴趣。20多年前,她发起了一个名为“冈比亚的花园”的基金会,募集资金买下了这个干旱国家的中小学里的140多口井、教授孩子们园艺知识。
如今菲力帕最大的奢侈是即便自掏腰包也要坐头等舱:“为什么不呢,我为这一天都奋斗了20多年了。”她认为那台象牙二白内饰的黑色捷豹座驾也是自己应得的礼物。
这个写尽深闱之争的女人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身材曼妙,面容姣好,人见人爱,善始善终。”这样的特质大概没有潜力成为后世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但却无疑是任何着眼于当下的女人们的现世追求。
作为菲力帕的第15本小说,它与菲力帕之前累计卖出的700余万册书有什么区别?这位“都铎迷”女作家的重心此次放在了部铎王朝之前的“蔷薇战争”时期:“主人公的特质是在都铎王朝里找不到的。现代人对他们没有太多了解,这便是吸引之处。他们生活在惊人的危险之下。”伊丽莎白一世是本书的主角,我们可以透过菲力帕的视角看到这个女人从囚徒到女王的斗争之路。
正史背后的王族爱恨
文笔好,功底深的历史小说家懂得在正史的字里行间和犄角旮旯寻找素材。菲力帕格里高利便是个中翘楚。
20多年前,有一个叫菲力帕格里高利的女书虫正在案头三尺高的历史文献中寻找素材,打算写一部有关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和谋略的小说。突然,文中记录的一艘名叫“玛丽·波琳”的舰船闯入她的眼帘。凭借脚注中只言片语的解释,她强烈感觉到这不是个普通的名字,即刻改弦更张,把“玛丽波琳”定为主题。通过掘地三尺的资料搜集,她发觉这个“鸠占鹊巢”的故事相当引人入胜。就这样被好奇心驱使着进行写作的她,直到2002年出版了《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才意识到自己当年做了一件多么不同寻常的举动。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玛丽·波琳这个人,”这名爱丁堡大学18世纪文学博士说道, “无法相信,我是500年来第一个说这个故事的人,而且还被改编成BBC电视剧和好莱坞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讲述了16世纪英国王室一段被埋藏的历史:当时的国王亨利八世被一位大臣的妻子玛丽·波琳的绝世美貌所倾倒,于是暗中威逼利诱,致使她成了他的秘密情人。就在玛丽·波琳怀上了亨利八世的骨肉之时,她的妹妹安妮·波琳借机闯入皇宫,不惜牺牲色相以谋皇宠。经过一连串的精心布局,安妮终于如愿封后,而她可怜的姐姐、曾经被国王宠爱的玛丽却只能以“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卑贱身份躲在强势的妹妹身后苟延残喘。
由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共同挑粱的同名电影让她名声大噪,也让“亩产高,质量好”的菲力帕成为如今正闹“剧本荒”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梦寐以求的“素材供给库”之一。
菲力帕小说的一大看点是都铎王朝的历史设定。这个历时118年的朝代虽然并不长,却给英国文化圈提供了不少谈资。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道:“若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菲力帕在英国掀起了一股“都铎热”,2007年英国ShowTime电视台制作的热门剧集《都铎王朝》已顺应潮流播到第三季。
这一次,《白色女王》却把时光刻度往前移了一格。被军事文献反复研究的“蔷薇战争”时期为什么会得到菲力帕的关注?原来她还是试图从学术界已经研究透的东西里找到点儿别的。王族爱恨,权术斗争,当这些元素由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来穿针引线,吸引人眼球便不在话下了。
不只是历史那么简单
现代小说,儿童读物,报刊评论,电视节目……除了考古,菲力帕还做了许多别的事。
今年55岁的菲力帕出生于肯尼亚,两岁随父母到了英国。她以为自己小时候很“叛逆”,等熬到“女博士”,回望一路仍是坦途。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朴次茅斯新闻报》的记者,然后又在BBC上了两年班。拿到爱丁堡大学18世纪文学博士学位之后还在英国多所大学执教过。不过最终,她的兴趣点还是落在写作上。18世纪文学的研习打开了她的创作窗口,《莱斯三部曲》便是她最早征服读者的武器。设定于18世纪奴隶贸易时期的小说《值得尊敬的交易》也由她自己改编成剧本,拍成了4集长的BBC剧集,剧本获得了BAFTA提名,还得到了种族平等委员会的授奖。
但是,她的巨大能量还是进发在都铎王朝和16世纪上。《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一炮而红之后,她乘胜追击,接连推出了《女王的愚人》、《处女的爱人》、《不朽的公主》、 《波琳的遗产》和《另一个女王》。书写历史中的权贵女人干她来说是一种打消世俗偏见的必要:“在大多数人眼里,政治女性总被形容得对权力饥渴、野心十足,试图操控一切、心如蛇蝎。这种单向度的女性观已经过时了。”即使是她最爱的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刻画,她也不尽认同:“当然,他的作品里需要一个鲜明的坏蛋。”
对历史的挖掘和再创造并不会耗尽她的创作灵感。她的5部现代小说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对儿童读物她也创作得津津有味。同时,她也为《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数份英国报刊撰写文章,还是电视电台节目的常客。在镜头前,她以轻松的姿态、流畅的语言和轻柔的声调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之时,当年那个大学教师的影子若隐若现。
充盈的当下
这个写尽深闺之争的女人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身材曼妙,面容姣好,人见人爱,善始善终。”
如夸说起“女作家”,人们的头脑引擎可能会首先搜索“敏感、脆弱、不现实”,说到“历史小说家”,关键字里说不定还会加上“土黄色羊毛开衫、老花镜、苦茶”等等。菲力帕的个人形象,倒是迥异于这种理所当然的乏味形象。她的发型和收容都很精致,不排除使用过科技手段,皮肤状态也很好。试想,这个成天研究着历史上的明争暗斗,爱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女作家如果没有一颗安详、平和的内心,创作枯竭会是很容易的事。
绵长的爱,是支持菲力帕的最大动力。她的婚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三次,她和22年前的恋人安东尼梅森结了婚,在此之前他们分离了17年。如今他们住在约克郡的一个小农场里,养几匹马,一群鸭鹅,6个儿女,其乐融融。没事的时候,菲力帕带着孩子去寿司餐厅,看着回转台上那些周而复始的菜碟也是种幸福。
当热爱历史的菲力帕被问到“最想回到自己笔下的哪个朝代生活”时,她很现实地回答:“难以想象我会适合居住在哪个战争肆虐,瘟疫横行的年代。”她对“完美的一天”的定义是:“早上起床时有阳光洒在脸上,在海边骑着她那匹漂亮的马儿,一家人在精致的餐厅吃顿饭,傍晚看场电影,再和丈夫一起去跳莎尔莎舞。”
菲力帕对做慈善也很有兴趣。20多年前,她发起了一个名为“冈比亚的花园”的基金会,募集资金买下了这个干旱国家的中小学里的140多口井、教授孩子们园艺知识。
如今菲力帕最大的奢侈是即便自掏腰包也要坐头等舱:“为什么不呢,我为这一天都奋斗了20多年了。”她认为那台象牙二白内饰的黑色捷豹座驾也是自己应得的礼物。
这个写尽深闱之争的女人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身材曼妙,面容姣好,人见人爱,善始善终。”这样的特质大概没有潜力成为后世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但却无疑是任何着眼于当下的女人们的现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