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A”句式探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要太A”句式通常是一个表示劝阻、告诫的否定句式,然而在目前的使用中,它不仅可以表示劝阻告诫,还可以表示赞美褒扬。本文对“不要太A”句式的两种不同用法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不要太A” 肯定 感叹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要”和“太”分别做了如下解释:“不要:表示禁止和劝阻,如~大声喧哗|~麻痹大意”;“太:副词,①表示程度过分:水~热,烫手|人~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②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办法~好了|这建筑~伟大了。”“不要”的用法通常是后面带谓词性宾语,构成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不要做什么。“不要”带上表示“程度过分”的副词“太”组成的形容词性词组,构成一个典型的“‘不要太’+形容词”的否定句式,记作“不要太A”,表示对形容词包含的过度意义表示否定,规劝某人做某事不要过分或不要超出限度,这是一种常见的搭配。
  近些年来出现了“不要太A”句式的新用法,表示“极其”“非常”“特别”等意思。据了解,这种用法最初产生于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中。如:
  (1)汉字不要太潇洒!
  (2)张老师他不要太忙,一个学期我们都难得见上一面。
  以下为了叙述方便,把“不要太A”句式的传统用法记作“不要太A1”,新用法记作“不要太A2”。
  
  二、“太”对形容词的选择
  
  “不要太A1”中,副词“太”对其后可搭配的形容词是有所选择的,一般为表示事物性状、动作行为状态或方式的性质形容词,感情色彩多为贬义或中性,也有少数的为褒义。能进入该句式的形容词如下:
  难过、挑剔、自私、过分、调皮、嚣张、伤心、死板、拘泥、浪费、生硬、奇怪、窄、大、长、天真、自信、热情、认真……
  虽然中性和褒义形容词能进入该句式,但由于这是一个表示禁止或劝阻的祈使句,因此,孤立地看是中性和褒义色彩的形容词在和“太”相结合后的语境中一般又都带上了贬义性。如:
  (3)问题也不要太窄,以致限制了人们的回答。
  (4)不过,你也不要太自信!
  既是表达否定,这种偏差就必须得到纠正,所以“太”后形容词代表的性状通常都是人们主观上可以控制的,主观上不可以控制的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一句式,比如不可以说:
  (5)*那片新长的叶子不要太黄。
  这样,“不要太A1”中A的语义特征就可以描写为[+贬义性][-可控性]。
  而在“不要太A2”中,副词“太”后可搭配的形容词虽然还是为表示事物性状、动作行为状态或方式的性质形容词,但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看,这些形容词多为褒义或中性,贬义词也有,但出现的频率不高。如:
  (6)苏州的治安不要太好,大白天开着门睡觉都不怕。
  (7)他家的西瓜不要太甜,是整个市场上最好的了。
  (8)我那几个病人全是肺气肿,我的片子看得不要太熟。
  (9)路子,这种事我老公最有办法,谁不想讨好有权的人,我老公的路子不要太粗噢!
  (10)我们以前住的那个房子不要太破,连窗户纸都没有糊。
  虽然贬义形容词也能进入该句式,但整个句子只在陈述一种客观事实,肯定A的程度之甚,看不出作者的贬义感情倾向。而且,主观上不可加以控制的形容词如“强烈、新鲜”也能进入这种新用法。如:
  (11)今天的空气不要太新鲜, 让人忍不住多吸两口。
  (12)阳光不要太强烈,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由此可以看出“不要太A2”中A的语义特征也非常明显,归纳为[-贬义性][+可控性],和“不要太A1”中A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这主要还是根源于“不要太A2”中的“不要”不再是禁止或劝阻人们做什么,而是表达强烈的肯定、赞叹。
  
  三、“不要太A2”的结构特点
  
  (一)重音位置发生了转移
  在“不要太A1”句式中,该句子是一个祈使句,整个句子的重音落在“不要”上,强调禁止或劝阻。如:
  (13)你们这些人不要太浪费。
  但在“不要太A2”中,重音位置发生了改变,落在 “太”上,以强调形容词的程度之高,进而愈加肯定。
  (14)我爸爸那个人啊,不要太辛苦,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礼拜天。
  (二)语法结构发生了固化
  “不要太A1”中的“不要太A”用层次分析法应该分析为“不要+(太+A)”两个层次,“不要”和“太”之间可以自由扩展,是由两个独立运用的词组合成的一个自由短语,可以把他们变换成其他句式。如:
  (15)在翻译这一词时,应运用中性词汇,不要翻译得太生硬。
  (16)读者也不要感到太奇怪,感觉我对《梦溪笔谈》起先那么无知。
  (17)他们都是右派,你,你不要在这里太热情……
  而“不要太A2”中,“不要”和“太”之间不能自由扩展。我们不可以像“不要太A1”中那样将之变换成其他句式,带褒义形容词的句子变换了以后不符合逻辑,带贬义形容词和中性形容词的句子变换了以后不符合语言规则。如:
  (18)*不要让今天的空气太新鲜、忍不住让人多吸两口。
  (19)*汉字不要让它太潇洒。
  (20)*张老师他不要忙得太忙,一个学期我们都难得见上一面。
  (21)*我们以前住的那个房子不要破得太破,连窗户纸都没有糊。
  可以说,“不要太A2”中的“不要太”已经成了一个凝固格式,处于一个层次上,其性质和功能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副词。
  (三)说话时的事实全部为既存
  “不要太A1”句式对形容词所代表性状的过度发生表示禁止或劝阻,但是这种过度情况却未必都已实现,而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已经发生或以往发生过,一种是没有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对前者是侧重劝诫,表示“太A了,不要这么A”的意思;对后者是侧重预测和提醒并加以禁止或劝阻,表示“可能会太A,当心不要这么A”的意思。这可以通过去掉否定词“不要”加“了”一词来进行检测,如:
  (22)择业不要太挑剔。≠择业太挑剔了。
  但“不要太A2”中的“不要”一词可以去掉,有语气词的还可以去掉语气词,后面加上“了”,原意却不变。如:
  (23)汉字太潇洒了。
  (24)张老师他太忙了,一个学期我们都难得见上一面。
  (25)我们以前住的那个房子太破了,连窗户纸都没有糊!
  (26)今天的空气太新鲜了,忍不住让人多吸两口。
  这样变换后的句式就成了肯定句。正是因为形容词所代表的性状已经发生过,所以说话人要表达的就是对所发生过的性状的一种强烈的肯定评价,不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都一样适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列表如下:
  


  
  四、結语
  
  综上所述,“不要太A”句式的新用法主要是用一个固化了的格式对已经发生过的多为褒义的性状A表示肯定。因此,当人们说“不要太A”时,指的是“非常A”或者“已经A到了不能再A的地步了”。“太”在这里摈弃了它“程度过分”的义项而选择了它另一个表示“程度极高”的义项,用于赞叹。这应是新用法产生的客观根源。
  另外,从语义角度来看,“不要”这个否定成分使否定表达中隐含着一层肯定意味,造成了一种婉转曲折的修辞效果,在适当的场合中运用这种表达句式,能够使听话人在接受语义时一波三折,经过思考对话语的理解豁然开通,从而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愉悦感受。同时,这种表达还取得了说话人追求含蓄、生动的表达效果。正因为在话语接受和传递过程中具有如此不可多得的独特韵味,“不要太A”这个句式的新用法才得以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越来越流行。
  
  参考文献:
  [1]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6]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J].汉语学习,1993,(4).
  [7]戴耀晶.试说“冗余否定”[J].修辞学习,2004,(5).
  (杨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其他文献
摘 要: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较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而言,删减词语2000多条并标注了词类。就删除词而言,本次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古、过旧、过偏、过“方”的词。新版《现汉》的增词删减词工作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它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另外,新版《现汉》的删除词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新版《现汉》 删除词 妥当    《
期刊
摘 要:集中面授辅导课能否为电大学员提供助学服务,与合理的辅导课设计有密切关系。好的辅导课设计应该能符合电大教学实际,把握电大教学特点及课程特点。本文结合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集中面授辅导课实践,从辅导目标、辅导内容、辅导形式及过程、辅导评价等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对电大辅导课设计做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基层电大 语言学概论 辅导过程    组织高效率的集中面授辅导,是电大教
期刊
碧绿碧绿的野草,  火红火红的山花,  湛蓝的湖水边,  跑过去一匹白马……    只因为有了色彩,  生活才象一幅图画,  我们的眼睛才感到舒适,  象一股清泉流过炎夏。    假如没有颜色,  世界该多么可怕,  就象走进玻璃店,  无色的墙,覆盖透明的瓦。    就象走进水晶宫,  无色的水,无色的鱼,无色的虾。  就象走进北极圈,  冰雕的人,冰雕的马,冰雕的花……    如果你不相信, 
期刊
据《齐鲁晚报》2006年5月24日报道,青岛市贵州路小学为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了一个“痛快吧”。这一举措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网络上的一片热议。下面摘举语料数则以窥其概貌:  (1)近来,岛城一小学为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了一个“痛快吧”。在“5·25”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之际,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释压方式也引起了业界与家长的关注和争议。(《齐鲁晚报》2006年5月24日)  (2
期刊
摘 要:“S是P”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对应“是”字句,在语法结构上是多义还是歧义,学术界尚无定论。本文将从普通逻辑学和形式语义学的角度,论证“S是P”是多义结构,而不是歧义结构。  关键词:“S是P” 多义结构 歧义结构    一、“S是P”的句式分析    “S是P”这一命题在现代汉语中多与“是”字句相对应(严格地说,与表判断的“是”字句相对应)。根据张文郁、杨亦鸣、范晓、祁文英等学者的阐释,可以总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V+(了)+他+数量短语”这一结构格式内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不同主要是由“V”的性质以及数量短语的特点引起的。本文试用“V”的价以及结构中“他”的实指和虚指来对这一结构做简单的说明。  关键词:配价分析法 双宾结构 实指 虚指 时量短语 物量短语     对于“V+(了)+他+数量短语”这一结构的分析,主要以结构中的几个关键部分的分类为主,其中有“V”的配价,“他”的实指
期刊
摘 要: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中“我A吗?”这一句式所表达的涵义,分析了这一句式中“A”的句法及语义特点,并讨论了第一人称是非问句对形容词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吗” 第一人称 是非问句 形容词 制约因素    一、引言    汉语口语中经常出现一种由“我+形容词+吗”构成的是非问句,如:“我残酷吗?”“我美吗?”“我漂亮吗?”“我悲壮吗?”我们把这种句式记作“我A吗?”。这里的“A”指形容词的光杆
期刊
摘要:“X客”作为目前一种流行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形式上迎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论述汉语词的词缀化倾向在词素“客”上的表现,分别从语言自身条件和社会语用条件两个角度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说明“X客”成为一种高产的构词模式,实现了汉语中潜性词语向显性词语的转化。  关键词:X客 词缀化 显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传递信息载体之一的语言文字也在发生变化,许多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曾经”频频出现在定语位置上(即“曾经+的+X”结构),我们试图通过对“的”字语法功能的分析来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字:的 名词化标记 饰词化标记    前言  “曾经”是一个“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标准副词,只能在句中充当状语。可是,近年来,诸如“曾经的绿色(N)”“曾经的全民同意(NV)”“曾经的许诺(V)”“曾经的不顾一切(VN)”等词汇频频出现,笔者在CCL语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首都经贸大学韩日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的HSK(初中等)的成绩,发现韩日学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的成绩在阅读和综合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考试的四项之间存在关联;考生的语法和阅读、阅读和综合、听力和阅读、听力和综合都有显著差异。影响考生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听力,然后依次是综合、语法、阅读。最后文章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HSK成绩汉语教学    一、引言    HSK(汉语水平考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