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齐鲁晚报》2006年5月24日报道,青岛市贵州路小学为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了一个“痛快吧”。这一举措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网络上的一片热议。下面摘举语料数则以窥其概貌:
(1)近来,岛城一小学为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了一个“痛快吧”。在“5·25”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之际,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释压方式也引起了业界与家长的关注和争议。(《齐鲁晚报》2006年5月24日)
(2)刚进“痛快吧”的门,只见好多小学生戴着手套在打击大沙袋,您可别以为这是学生在进行专业训练,其实这正是开设的“痛快吧”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孩子们是借打沙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李珍《疏解孩子郁闷 校园开设“痛快吧”》,搜狐教育网2006年5月25日)
(3)谈起“痛快吧”,贵州路小学校长苗蕊芳介绍说,学校在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有个性,与人交往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华夏经纬网2006年5月24日)
(4)根据心理学研究,宣泄疗法有很多种,可以向朋友倾诉,可以听音乐、高声唱。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大声痛哭、疾呼、怒吼以及打球、散步、聊天等都可以起到宣泄作用。这些方法要比“痛快吧”里的暴力宣泄好得多。(龚明俊《心理宣泄有更好的办法》2006年5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曾以世界多种语言的材料为例,撰成长文《语言之妙,妙不可言》(上、中、下)(见《外国语》1992年第3、4、5期)。我们觉得,“痛快吧”的名字令人耳目一新,意义和结构更是耐人寻味,似乎也可以作为伍先生三论“语言之妙”的绝妙脚注和补充。鉴此,本文这里姑置不论“痛快吧”的社会影响,拟先来剖析一下其命名背后的语言学意义。
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吧”的释义主要有三:①吧(bā)拟声词。形容枪声、物体断裂声等:~的一声,把树枝折断了;〈方〉动词。抽(烟):他~了一口烟,才开始说话。②吧(bā)名词。指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酒~、网~、~女。[英bar]③吧(ba)助词。在句末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同意或认可,疑问并带有揣测,不敢肯定(不要求回答),停顿并带假设等语气:咱们走~/就这样~,明天继续干/他大概不来了~?/是~,他好像是这么说的。/走~,不好;不走~,也不好。
在“吧”的上述三种解释中,跟“痛快吧”密切相关的是②③两种用法。贵州路小学设立的“痛快吧”之所以吸引眼球、令人遐想,也正是将“吧”的上述两种用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而造成的。具体说来,“痛快吧”独特的语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吧”字的两个不同用法来构成修辞上的一语双关
“吧”字既可以理解为“吧”的第二种用法,即读阴平,是用拟音的方法对译英语“bar”而形成的外来词,词性是名词,本义为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这个“吧”的意义和用法近年来在汉语中有了新的发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酒吧”“咖啡吧”“茶吧”外,现在还出现了如“网吧”“迪吧”“琴吧”“书吧”“陶吧”“氧吧”“基金吧”(股民在网上对基金及其经理人发表评论或意见的地方)“发泄吧”(学生疏解内心压力、宣泄不良情绪的地方,系“痛快吧”的别称)“性吧”(在深圳一工厂首家开设的集避孕药具发放、生殖健康服务、性知识传播、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于一体,为外来工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生育文化中心)等新词。“痛快吧”则在脱落“吧”的[+出售酒水、食品]、[+供人休闲]等义素、保留[+活动场所]义素的前提下,增加了[+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的功能义素,使之成为“能够让人尽情发泄、减轻压力并找回快乐心情的活动场所”。如:
(5)岛城一小学开设“痛快吧”,四名高年级小学男生进房间挥拳发泄情绪。(《半岛都市报》2006年5月20日)
“吧”也可理解为它的第三种用法,读音为轻声,词性为语气助词,可表示提议、请求、赞同和认可等多种不同的语气。那么,整个“痛快吧”的意思则是:到“痛快吧”这个地方来“放松吧﹗发泄吧﹗欢乐吧﹗痛快吧﹗”。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有无语调和语调的不同,“痛快吧”还可以转换为两个不同等级的语法单位,形成语法单位的同形异构现象
换言之,它既可以用作由形容词“痛快”和bar的音译名词“吧”融合而成的一个复合名词。如:
(6)“痛快吧”能让学生痛快吗?(陈一舟《学生为什么需要“痛快吧”?》,《法制晚报》2006年5月25日)
三、通过在句末带上特定的语调(书面上表现为不同的标点符号)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从而构成具有不同表义功能的句式
(一)构成祈使句,使语气变得较为强烈
(7)我再也背不动这份罪恶感了,不如你亲手打死我,给我个痛快吧!(琼瑶《鬼丈夫》)
(8)帅山山克服不了袁盈盈的魅力,所以脑子里只剩了一个想法:要死,就死个痛快吧!(红酒赌徒《要死,就死个痛快吧!》)
(二)构成陈述句、感叹句,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平和
(9)有人说是“疲软”,有人讲是“失落感”,反正是心里别扭、不痛快吧!
(10)在家里是闺女,不是区委书记,女人泪多,就对着亲人哭个痛快吧!……多大的女儿见了妈也是孩子,有妈给擦泪水,……啊。(冯德英《迎春花》)
(三)构成疑问句,使原来的提问带有揣测、估计的意味
(11)你们骑马骑得很痛快吧?(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12)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人们心里痛快吧?(老舍《五月的青岛》)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痛快吧”具有修辞上的一语双关和语法上的同形异构双重特征,因而造成了这一语言片段在语用表达上的奇特效果——对“痛快吧”的理解,既可以是其中某一种意思,也可以是两种意思都兼有,也就是到“痛快吧”这个地方去尽情地玩个“痛快吧!”。
此外,“痛快吧”由于包含了一个形容词“痛快”,使形容词描写性质状态的语义特征得以充分突显,由此能给人一种完全放松的酣畅淋漓之感,使人心向往。
总之,正是“痛快吧”兼具修辞功能和语法结构的特殊性而有了一语双关、别具一格的语用效果。至于学校通过开设“痛快吧”让学生处理不良情绪的这种发泄方式究竟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深入思考和正确引导。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6年度社科规划项目“当代汉语新词义的衍生变异与隐喻认知研究”(项目编号:06JA740034)及教育部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
(黄滟淇 杨文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近来,岛城一小学为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了一个“痛快吧”。在“5·25”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之际,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释压方式也引起了业界与家长的关注和争议。(《齐鲁晚报》2006年5月24日)
(2)刚进“痛快吧”的门,只见好多小学生戴着手套在打击大沙袋,您可别以为这是学生在进行专业训练,其实这正是开设的“痛快吧”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孩子们是借打沙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李珍《疏解孩子郁闷 校园开设“痛快吧”》,搜狐教育网2006年5月25日)
(3)谈起“痛快吧”,贵州路小学校长苗蕊芳介绍说,学校在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有个性,与人交往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华夏经纬网2006年5月24日)
(4)根据心理学研究,宣泄疗法有很多种,可以向朋友倾诉,可以听音乐、高声唱。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大声痛哭、疾呼、怒吼以及打球、散步、聊天等都可以起到宣泄作用。这些方法要比“痛快吧”里的暴力宣泄好得多。(龚明俊《心理宣泄有更好的办法》2006年5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曾以世界多种语言的材料为例,撰成长文《语言之妙,妙不可言》(上、中、下)(见《外国语》1992年第3、4、5期)。我们觉得,“痛快吧”的名字令人耳目一新,意义和结构更是耐人寻味,似乎也可以作为伍先生三论“语言之妙”的绝妙脚注和补充。鉴此,本文这里姑置不论“痛快吧”的社会影响,拟先来剖析一下其命名背后的语言学意义。
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吧”的释义主要有三:①吧(bā)拟声词。形容枪声、物体断裂声等:~的一声,把树枝折断了;〈方〉动词。抽(烟):他~了一口烟,才开始说话。②吧(bā)名词。指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酒~、网~、~女。[英bar]③吧(ba)助词。在句末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同意或认可,疑问并带有揣测,不敢肯定(不要求回答),停顿并带假设等语气:咱们走~/就这样~,明天继续干/他大概不来了~?/是~,他好像是这么说的。/走~,不好;不走~,也不好。
在“吧”的上述三种解释中,跟“痛快吧”密切相关的是②③两种用法。贵州路小学设立的“痛快吧”之所以吸引眼球、令人遐想,也正是将“吧”的上述两种用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而造成的。具体说来,“痛快吧”独特的语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吧”字的两个不同用法来构成修辞上的一语双关
“吧”字既可以理解为“吧”的第二种用法,即读阴平,是用拟音的方法对译英语“bar”而形成的外来词,词性是名词,本义为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这个“吧”的意义和用法近年来在汉语中有了新的发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酒吧”“咖啡吧”“茶吧”外,现在还出现了如“网吧”“迪吧”“琴吧”“书吧”“陶吧”“氧吧”“基金吧”(股民在网上对基金及其经理人发表评论或意见的地方)“发泄吧”(学生疏解内心压力、宣泄不良情绪的地方,系“痛快吧”的别称)“性吧”(在深圳一工厂首家开设的集避孕药具发放、生殖健康服务、性知识传播、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于一体,为外来工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生育文化中心)等新词。“痛快吧”则在脱落“吧”的[+出售酒水、食品]、[+供人休闲]等义素、保留[+活动场所]义素的前提下,增加了[+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的功能义素,使之成为“能够让人尽情发泄、减轻压力并找回快乐心情的活动场所”。如:
(5)岛城一小学开设“痛快吧”,四名高年级小学男生进房间挥拳发泄情绪。(《半岛都市报》2006年5月20日)
“吧”也可理解为它的第三种用法,读音为轻声,词性为语气助词,可表示提议、请求、赞同和认可等多种不同的语气。那么,整个“痛快吧”的意思则是:到“痛快吧”这个地方来“放松吧﹗发泄吧﹗欢乐吧﹗痛快吧﹗”。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有无语调和语调的不同,“痛快吧”还可以转换为两个不同等级的语法单位,形成语法单位的同形异构现象
换言之,它既可以用作由形容词“痛快”和bar的音译名词“吧”融合而成的一个复合名词。如:
(6)“痛快吧”能让学生痛快吗?(陈一舟《学生为什么需要“痛快吧”?》,《法制晚报》2006年5月25日)
三、通过在句末带上特定的语调(书面上表现为不同的标点符号)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从而构成具有不同表义功能的句式
(一)构成祈使句,使语气变得较为强烈
(7)我再也背不动这份罪恶感了,不如你亲手打死我,给我个痛快吧!(琼瑶《鬼丈夫》)
(8)帅山山克服不了袁盈盈的魅力,所以脑子里只剩了一个想法:要死,就死个痛快吧!(红酒赌徒《要死,就死个痛快吧!》)
(二)构成陈述句、感叹句,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平和
(9)有人说是“疲软”,有人讲是“失落感”,反正是心里别扭、不痛快吧!
(10)在家里是闺女,不是区委书记,女人泪多,就对着亲人哭个痛快吧!……多大的女儿见了妈也是孩子,有妈给擦泪水,……啊。(冯德英《迎春花》)
(三)构成疑问句,使原来的提问带有揣测、估计的意味
(11)你们骑马骑得很痛快吧?(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12)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人们心里痛快吧?(老舍《五月的青岛》)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痛快吧”具有修辞上的一语双关和语法上的同形异构双重特征,因而造成了这一语言片段在语用表达上的奇特效果——对“痛快吧”的理解,既可以是其中某一种意思,也可以是两种意思都兼有,也就是到“痛快吧”这个地方去尽情地玩个“痛快吧!”。
此外,“痛快吧”由于包含了一个形容词“痛快”,使形容词描写性质状态的语义特征得以充分突显,由此能给人一种完全放松的酣畅淋漓之感,使人心向往。
总之,正是“痛快吧”兼具修辞功能和语法结构的特殊性而有了一语双关、别具一格的语用效果。至于学校通过开设“痛快吧”让学生处理不良情绪的这种发泄方式究竟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深入思考和正确引导。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6年度社科规划项目“当代汉语新词义的衍生变异与隐喻认知研究”(项目编号:06JA740034)及教育部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
(黄滟淇 杨文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