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音乐课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而音乐课程标准十年实验成果更是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指引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尤其是农村“撤点并校”的教育改革使得很多中学合并到了城市,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小学,尤其是偏僻一点的,在音乐课的教学上条件还是相对较差,与城镇小学相比还存在了很大的差距,实施新课标更是一个难题。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毕竟农村小学还是非常多的,那么现在的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现状是怎样的,我们对于这些具体情况又该怎样去解决呢?我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演唱是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性内容,也是重要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并不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学习散慢,唱歌没有激情,缺乏感情等现象,但是他们一听到流行歌曲却非常的喜爱和关注。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平时孩子对音乐的接触比较少,不懂音乐的区分;另外就是农村的家长也不注重孩子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培养。现在农村的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视,但是家长只是自己看连续剧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吵闹就让孩子每天看动画片;有电脑的家庭呢,孩子基本都是玩游戏。这就使孩子接触音乐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孩子对课本上的歌曲不会欣赏,不懂唱歌。我们都知道,爱学才能乐学,如果孩子都不喜欢,你的课上的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关注孩子多听健康向上的音乐。当然以现在的情况,很多家长是不配合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的设计和导入方面多下功夫,并且最主要的是在低年级或者是平时上课时就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渗透。例如,可以顺应学生的需要去讲解课本的知识,通过改编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歌曲所蕴含的精彩的故事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就是有故事背景的歌曲。现在的农村小学基本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和多媒体,也使音乐课缺乏一些情趣,可以用一些图片和不同的乐器伴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机械地返回到“演唱课就是唱歌课的单调模式”,去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欣赏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情感。对于欣赏课,我想是很多老师最头疼的课了,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比较差,乐器特别的少,只能通过口述或者图片来介绍乐曲的演奏乐器和特点,学生在听赏乐曲的时候就好像在听天书,一点兴趣都没有,有的老师甚至干脆就不上欣赏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学生根本不会欣赏,更不懂欣赏,当然学校的条件差是一方面,如果运用多媒体和很多的乐器实际演奏,也许学生会更爱欣赏课,而不是唱歌课了。但是没有条件,课还是要讲的,而且还要讲好。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黑板、教科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工具来进行的。这样往往使学生在上音乐课时感到枯燥、单调,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但是现在农村的小学基本上还是这种状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教呢?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东西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例如,我们所用的电子琴可以模仿很多乐器的声音,再配合上图片,效果应该也是不错的,可以让学生带上乐器头饰,跟着电子琴去模仿乐曲中的各种乐器的声音,从而去理解体会乐曲的情境。比如: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模仿一种乐器,然后戴上乐器的头饰去进行合奏;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让学生带着不同角色的头饰去表演一个音乐故事。小学生本来处于好动、爱玩的年龄,这样不但调动了其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乐曲的情境当中。
对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问题,实施的难度也是不小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偏低,动手创编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只会跟着做,而不会自己创编。本来农村小学的学生接受能力就很差,所以创编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上加难,我想对于这一点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四年级的活动课《秧歌舞》,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扭秧歌的动作入手去创编舞蹈动作和队形,再比如《在阿维翁大桥上》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去做“围圈子”和“跳吧”的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内涵。再就是平时让学生多欣赏不同的舞蹈并加以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和音乐创造力。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小学音乐课的现状分析和教学建议,希望对工作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老师有所帮助。让我们来共同实践新课改的实质,为农村小学的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演唱是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性内容,也是重要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并不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学习散慢,唱歌没有激情,缺乏感情等现象,但是他们一听到流行歌曲却非常的喜爱和关注。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平时孩子对音乐的接触比较少,不懂音乐的区分;另外就是农村的家长也不注重孩子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培养。现在农村的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视,但是家长只是自己看连续剧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吵闹就让孩子每天看动画片;有电脑的家庭呢,孩子基本都是玩游戏。这就使孩子接触音乐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孩子对课本上的歌曲不会欣赏,不懂唱歌。我们都知道,爱学才能乐学,如果孩子都不喜欢,你的课上的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关注孩子多听健康向上的音乐。当然以现在的情况,很多家长是不配合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的设计和导入方面多下功夫,并且最主要的是在低年级或者是平时上课时就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渗透。例如,可以顺应学生的需要去讲解课本的知识,通过改编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歌曲所蕴含的精彩的故事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就是有故事背景的歌曲。现在的农村小学基本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和多媒体,也使音乐课缺乏一些情趣,可以用一些图片和不同的乐器伴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机械地返回到“演唱课就是唱歌课的单调模式”,去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欣赏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情感。对于欣赏课,我想是很多老师最头疼的课了,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比较差,乐器特别的少,只能通过口述或者图片来介绍乐曲的演奏乐器和特点,学生在听赏乐曲的时候就好像在听天书,一点兴趣都没有,有的老师甚至干脆就不上欣赏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学生根本不会欣赏,更不懂欣赏,当然学校的条件差是一方面,如果运用多媒体和很多的乐器实际演奏,也许学生会更爱欣赏课,而不是唱歌课了。但是没有条件,课还是要讲的,而且还要讲好。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黑板、教科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工具来进行的。这样往往使学生在上音乐课时感到枯燥、单调,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但是现在农村的小学基本上还是这种状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教呢?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东西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例如,我们所用的电子琴可以模仿很多乐器的声音,再配合上图片,效果应该也是不错的,可以让学生带上乐器头饰,跟着电子琴去模仿乐曲中的各种乐器的声音,从而去理解体会乐曲的情境。比如: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模仿一种乐器,然后戴上乐器的头饰去进行合奏;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让学生带着不同角色的头饰去表演一个音乐故事。小学生本来处于好动、爱玩的年龄,这样不但调动了其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乐曲的情境当中。
对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问题,实施的难度也是不小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偏低,动手创编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只会跟着做,而不会自己创编。本来农村小学的学生接受能力就很差,所以创编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上加难,我想对于这一点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四年级的活动课《秧歌舞》,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扭秧歌的动作入手去创编舞蹈动作和队形,再比如《在阿维翁大桥上》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去做“围圈子”和“跳吧”的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内涵。再就是平时让学生多欣赏不同的舞蹈并加以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和音乐创造力。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小学音乐课的现状分析和教学建议,希望对工作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老师有所帮助。让我们来共同实践新课改的实质,为农村小学的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