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开展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老年肿瘤患者相关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完善院内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60份。采用问卷调查、医师谈话的方式确定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护理结果。最长护理期限为6个月。结果:在1260名老年肿瘤患者中共有807人出现心理问题,较严重者177人。常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易怒、多疑、绝望、沮丧、恐惧、过度紧张、持续性的情绪低潮、轻生、过度悲伤。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身体体质差、疾病折磨、住院时间长、经济开销大、对治疗无望、生活问题、心理隐性问题暴露、其他。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491人心理问题根除,280人心理问题好转,36人护理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5.54%。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较为常见,一方面是因为临床病理所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心智退化,出现偏悲观的心理暗示所引起的。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心理顺导,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患者;肿瘤疾病;心理提问;精神问题;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74-02
  肿瘤是世界性疾病,每年在我国肿瘤的发病率都高居疾病调查报告的前三甲,可见肿瘤疾病的高发性和常见性。据统计我国全部的肿瘤患者中70%属于中、老年患者,其中老年肿瘤患者恶性化概率为65%,死亡率为70%。可见肿瘤对于老年患者的危害性。根据我院以往所接触过的老年患者来看,他们害怕肿瘤、听闻色变,一张肿瘤诊断书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张死亡通知书,其实这是种错误的医学认知。只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治疗、配合治疗,肿瘤疾病是可控、可治的。本文就以老年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内容为论点,进一步阐述良好的护理方式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所涉及的研究资料均来自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260名老年肿瘤患者,以其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共有男性患者825人,女性患者435人,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5.2±2.1)岁。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19d,最长住院时间为96d,平均住院时间为(35.3±9.4)d。根据肿瘤种类分类:胃肿瘤患者521人,胰腺癌患者116人、肝癌患者200人,肺癌患者97人,脑肿瘤102人,食道癌患者71人,肠道肿瘤患者153人。根据肿瘤类型分类:良性肿瘤患者714人,恶性肿瘤或早期癌变患者人546人。
  1.2 筛选方法
  选择研究患者时需先进行筛选,必须要求患者满足以下全部要求:①患者肿瘤发病时间大于3个月;②神志清醒,治疗过程中无药物引起的精神不振、深情萎靡、抑郁症等;③患者年龄大于60岁;④患者无智力退化、老年痴呆症状等疾病,有语言认知能力;⑤患者无无精神疾病史;⑥入组自愿原则,调查必须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保留患者隐私权利。
  1.3 护理方法
  对全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如用药换药、饮食护理、适当运动、观察记录、巡班看护等。并配合优质的心理护理内容,具体地应从优化住院环境、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心理教育、制作快乐标志、改善家人认知、团体心理干预这6个主要方面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
  1.4 问卷调查
  我们采用两种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第一种是医护测评问卷,主要测评内容包括:进食情况较差计1分,情绪持续性低落计1分,不符合常态的高兴计1分,喜欢独处计1分,易激动易怒计1分,经常提及死亡计1分,性情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别计1分,对治疗有抵触心理计1分,非体质原因的浑身无力计1分,行为举止怪异计1分。问卷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心理问题表现得越明显。
  第二种是谈话测评,通过主治医师、心理测评师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言语是否有存在问题或者存在隐性心理问题。根据测评师的评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心理问题表现得越明显,6分为临界分数。综合两种测评的分数结果,并且根据患者分数的高低判定患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1.5 结果评估
  治愈:患者无心理问题,在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符合正常水平,无需继续治疗。有效:护理后患者的心理测评结果有所改善,但测评分数仍然偏高,或是患者日常行为仍然有存在问题,需继续治疗。无效: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没有任何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数据采用标准统计学计算软件SPSS 14.0进行计算,以P<0.05作为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在调查的1260名患者中收回测评报告126份,报告回收率为100%。我们发现在1260名老年肿瘤患者中,共有807人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4.05%。其中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者177人,占问题患者的21.93%。
  常见心理问题为:抑郁(642/807)、焦虑(612/807)、易怒(601/807)、多疑(428/807)、绝望(312/807)、沮丧(542/807)、恐惧(601/807)、过度紧张(322/807)、持续性情绪低潮(398/807)、轻生(278/807)、过度悲伤(449/807)。
  诱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身体体质差(411/807)、疾病折磨(324/807)、经济开销大(262/807)、住院时间长(175/807)、对治疗无望(152/807)、生活问题(121/807)、心理隱性问题暴露(78/807),其他(117/807)。   结果:491人护理后痊愈,痊愈率为60.84%;280人护理有效,有效率为34.70%;36人护理无效,无效率为4.46%;护理总有效率为95.54%。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老年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由于肿瘤疾病治疗时间长,并且在治疗期间由于治疗方法、病理原因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老年患者,除了要减轻他们生理上的痛苦,还要注意他们心里层面上发生的变化。由于经济开销大、治疗进程慢、院内环境的负面影响、患者身体素质一天天降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来自家人的压力等一系列原因,约有60%-80%的老年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采用一些有效的院内心理护理措施十分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具体的心理护理策略。
  第一个方面,优化住院环境,尽量保证患者室内的卫生,做到地上无尘土、杂物。采用暖色调为室内背景,如绿色或黄色。保证室内通风、干燥、被褥整洁、经常清洗。尽量让岁数较大的、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住在有窗户、向阳的房间,增加阳光的照射时间。因为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的情绪较为敏感、脆弱,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就有可能引发患者易怒、不安的情绪。所以要想有效控制患者情绪、疏导心理障碍,保证良好的住院环境是大前提。
  第二个方面,提高人員素质,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全程采用微笑医疗、微笑护理,增加对患者的耐心,者减低老年患在治疗中的精神压力和累赘感。尤其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最长,所以在护理中更要注意自己言行。
  第三个方面:进行心理教育,老年人由于固有的思想观念可能会对疾病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对治疗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经常对老年患者进行教育渗透,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肿瘤,包括病理分析、发病原因,了解医学治疗的作用,使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第四个方面:制作快乐标志,在院内制作一些标志,如带有笑脸的快乐标志,带有警示作用的警示标志,带有鼓励字样和图画的励志标志,分别贴在患者的床头、墙上等明显的地方。当老人看见这些标志的时候心里就会感觉到温暖,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用心以及医院的关怀,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存在感,增强老年患者的治疗决心。
  第五个方面:改善家人认知,在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中我们最常忽略的就是家庭给予患者的心理作用。由于一些家庭成员对患者心理状态不是很了解,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也有一定的误区,所以在日常护理和交流过程中可能会给患者以错误的暗示,导致患者行为偏激,形成负面影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患者家属进行学习,使患者家属能够正确认识肿瘤,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家属能够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加对患者的耐心和理解。
  第六个方面:团体心理干预,团体认知行为对心理干预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实用效果较好。团体认知有助于患者找到精神同伴,在相互的鼓励下建立对治疗信心。
  参考文献:
  [1] 窦靖,王晓华,杨丽娜.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1(07):784-787.
  [2] 陈红,徐蕾,张萍.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4):4951-4954.
  [3] 肖爱军,薛慎伍,仇奎璧.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路径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624-1625.
  [4] 孙娟芬,赫军.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0):1237-1238.
  [5] 杨丽芳,林丹妹,袁秀红.老年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2008,12(04):127-128.
  [6] 胡蓓,范胜兰.亲情护理在肿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4(02):9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患者46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模式。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发挥离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03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203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98例作為观察组,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并以同期开展常规护理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样本护理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并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的MBI评分为(43.82±5.91)分,术后1周为(83.62±6.25)分,护理满意度为95.9
期刊
【摘 要】癲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精神问题,情感障碍、社会心理适应障碍、人格改变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各异,可大致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发作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精神运动性发作、情绪变化等。非发作性精神障碍则表现为类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或痴呆等。调查显示,约25%的癫痫患者有躁狂、抑郁、人格障碍、性欲低下等问题。癫痫发作控制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部需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其中前者采用普通透析护理方法,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心理焦虑恐惧27.2%小于对照组63.6%,并发症发生率12.7%<29.1%,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8%,(P<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样本的护理效果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63.81±10.23),康复知识有效掌握率为88.57%,护理满意程度为97.14%,均显著好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则是予以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所选两组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中的家长,其掌握的基本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还有护理满意度等,都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6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43-02  目前认为肝移植是晚期肝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幸的是,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超出供肝数量,迫使医疗工作者必须应用一些轻度患病器官、心脏停跳供者的肝脏以及活体的部分肝脏。多个临床中心和实验中心近年研制开发了一些新的器官保存液已提高移植成功率,比如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液(HTK液)。临床实验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