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对13例长途转运1-10月患儿转运过程的中风险因素评估和实施途中急救护理措施,利用车载暖箱进行固定,能确保患儿安全转运,提高转运成功率。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3月长途转运24例1-10月患儿,其中13例危重患儿利用拆除车载暖箱的透明罩,开启暖箱热风循环系统,用暖箱固定带将患儿固定在暖箱上的方式转运,和11例医务人员或家属怀抱转运比较,前者既保温又安全固定。结果:利用车载暖箱固定1-10月危重患儿转运可加强护理人员车内操作及提高救治率、安全性,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结论:利用暖箱固定患儿转运,医务人员的车内医疗护理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转运;固定;暖箱;救护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7-01
婴儿的转运是我专科医院急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转运由NICU负责,急诊科就承担了除新生儿以外的转运工作;出色的转运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及伤残率,我科于2011年11月至今年3月共长途转运了24例1-10月危重患儿(往返时间4小时),现将长途转运采取的不同方式进行效果比较,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长途转运24例,患儿处于较安静不躁动状态:1月龄患儿2例,2月龄患儿1例,3月龄患儿2例,5月龄患儿9例,6月龄患儿3例,8月龄患儿3例,10月龄患儿4例。13例用改良式暖箱固定转运,其中气管插管患儿4例,1例在车内实施心肺复苏;令11例患儿由医务人员或家长怀抱转运。
1.2 方法
1.2.1 转运人员 有3年以上从事急救工作并熟练掌握救护车内运转设备性能和应用的医生、护士各一,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及吸氧等各种急救操作技术。
1.2.2 转运设备 救护车、拆除透明罩的车载暖箱、吸痰装置、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推注泵、出诊箱、喉镜、复苏盒、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氧气。
1.2.3 转运方式
转运前 在前往下级医院的途中预热暖箱,到达下级医院后,先确定患儿是否可以转运,待患儿病情稳定且可以转运后,将13例安静且病情平稳患儿置于拆除透明罩的暖箱上,用暖箱固定带将患儿头朝车头端交叉固定转运;另11例患儿由医务人员或家长怀抱(患儿不配合固定)转运。
转运途中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使用车载监护仪监测心律及氧饱和度、呼吸,适当放宽吸氧的指征,使用面罩吸氧,少数行气管插管患儿,套管固定牢固;固定在暖箱里的患儿取仰卧仰颈位,减少车辆行驶中的颠簸,转运暖箱应与救护车纵轴方向一致,以减少车辆运行时对患儿头部血流的影响。怀抱患儿人员应与患儿一同用安全带固定。
转运后 到达医院后直接进入ICU,做好交接及转运记录,总结本例转运工作。
2.结果
2.1 危重患儿安全转运入院在途中治疗情况如下表
2.2 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患儿死亡。
3、讨论
3.1 用车载暖箱转运患儿的安全性高。在救护车行进过程中,路况随时可能出现颠簸或急刹车、紧急情况,暖箱固定带固定可防止车颠簸震荡对患儿脑部血流的影响,而怀抱式转运的患儿在救护车遇急刹车时由于事发突然有可能被抛出或随抱患儿的人员一起摔倒;由于转运患儿病情较重,转运时都带有监护、氧气通道,大部分患儿都有液体通道,固定在暖箱上的患儿,各部分的通道没有相互缠绕,而用怀抱式患儿身上的各通道易缠绕,不利于医务人员操作或很易脱落;在转运时要尽量保持转运前的监测和治疗的连续性,平卧患儿有利于医务人员观察和护理操作,可降低转运中的风险及转运相关的病情恶化、死亡率。
3.2 车载暖箱转运时有助于患儿的保暖。有效维持患儿体温是转运成功的重要环节,低体温可造成患儿重要脏器的损伤,如肾功能的损害、肺损伤。冬季转运危重患儿时,患儿由于管道较多,衣物穿的都较少,用棉被包裹保暖,,患儿上车时体温较低,因在转运前已提前预热暖箱,且救护车内密闭并开暖风,患儿被固定在暖箱里时背部温度接近32度,在救护车内进行操作时患儿不会因打开包被而体温降低;怀抱式患儿基本是用包被保暖,如操作后回造成患儿体温降低后很长时间恢复。
3.3 平卧位固定使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儿和新生儿特点较相似,颈项短,如使用仰颈卧位可使婴儿呼吸道通畅,怀抱式婴儿的体位因素易造成患儿气道受阻,面色发绀。对于4例气管插管的患儿,护士在进行吸痰护理操作时,更加容易。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危重患儿(1-10月龄)长途转运时,利用暖箱固定带将患儿固定在暖箱上的方式转运,由于在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安全有效的固定患儿,并采取了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监测生命体征等措施,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患儿家长对在救护车固定患儿,避免车辆行进中突发情况的二次损害,医务人员可在救护车内实施与在医院内同样治疗的满意度极高。
参考文献:
[1] [英]/LaDuke S∥DimenS Crit Care Nurs.救护车转运病人时护士应注意自身安全2000,19(3).32
[2] 刘大为.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化:一个移动的ICU.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6):321
[3] 姚庆云 肖敏 张德生 林霞 王瑞芬. 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中国小儿急救杂志,2007,08(14):335
[4] 马文成 王玲. 院间转运危重儿童使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年第1l卷第4期
[5] 于香兰 孙献武 李媛春. 可调颈椎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7
[6] 周玉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17
[7] 朱丽辉 祝益民.儿科危重病人院间转运.国际护理杂志。2010,29(5):641
[8] 刘瑞冰 祝益民.小儿危重症远距离院前急救转运3777例报道.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43
【关键词】转运;固定;暖箱;救护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7-01
婴儿的转运是我专科医院急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转运由NICU负责,急诊科就承担了除新生儿以外的转运工作;出色的转运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及伤残率,我科于2011年11月至今年3月共长途转运了24例1-10月危重患儿(往返时间4小时),现将长途转运采取的不同方式进行效果比较,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长途转运24例,患儿处于较安静不躁动状态:1月龄患儿2例,2月龄患儿1例,3月龄患儿2例,5月龄患儿9例,6月龄患儿3例,8月龄患儿3例,10月龄患儿4例。13例用改良式暖箱固定转运,其中气管插管患儿4例,1例在车内实施心肺复苏;令11例患儿由医务人员或家长怀抱转运。
1.2 方法
1.2.1 转运人员 有3年以上从事急救工作并熟练掌握救护车内运转设备性能和应用的医生、护士各一,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及吸氧等各种急救操作技术。
1.2.2 转运设备 救护车、拆除透明罩的车载暖箱、吸痰装置、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推注泵、出诊箱、喉镜、复苏盒、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氧气。
1.2.3 转运方式
转运前 在前往下级医院的途中预热暖箱,到达下级医院后,先确定患儿是否可以转运,待患儿病情稳定且可以转运后,将13例安静且病情平稳患儿置于拆除透明罩的暖箱上,用暖箱固定带将患儿头朝车头端交叉固定转运;另11例患儿由医务人员或家长怀抱(患儿不配合固定)转运。
转运途中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使用车载监护仪监测心律及氧饱和度、呼吸,适当放宽吸氧的指征,使用面罩吸氧,少数行气管插管患儿,套管固定牢固;固定在暖箱里的患儿取仰卧仰颈位,减少车辆行驶中的颠簸,转运暖箱应与救护车纵轴方向一致,以减少车辆运行时对患儿头部血流的影响。怀抱患儿人员应与患儿一同用安全带固定。
转运后 到达医院后直接进入ICU,做好交接及转运记录,总结本例转运工作。
2.结果
2.1 危重患儿安全转运入院在途中治疗情况如下表
2.2 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患儿死亡。
3、讨论
3.1 用车载暖箱转运患儿的安全性高。在救护车行进过程中,路况随时可能出现颠簸或急刹车、紧急情况,暖箱固定带固定可防止车颠簸震荡对患儿脑部血流的影响,而怀抱式转运的患儿在救护车遇急刹车时由于事发突然有可能被抛出或随抱患儿的人员一起摔倒;由于转运患儿病情较重,转运时都带有监护、氧气通道,大部分患儿都有液体通道,固定在暖箱上的患儿,各部分的通道没有相互缠绕,而用怀抱式患儿身上的各通道易缠绕,不利于医务人员操作或很易脱落;在转运时要尽量保持转运前的监测和治疗的连续性,平卧患儿有利于医务人员观察和护理操作,可降低转运中的风险及转运相关的病情恶化、死亡率。
3.2 车载暖箱转运时有助于患儿的保暖。有效维持患儿体温是转运成功的重要环节,低体温可造成患儿重要脏器的损伤,如肾功能的损害、肺损伤。冬季转运危重患儿时,患儿由于管道较多,衣物穿的都较少,用棉被包裹保暖,,患儿上车时体温较低,因在转运前已提前预热暖箱,且救护车内密闭并开暖风,患儿被固定在暖箱里时背部温度接近32度,在救护车内进行操作时患儿不会因打开包被而体温降低;怀抱式患儿基本是用包被保暖,如操作后回造成患儿体温降低后很长时间恢复。
3.3 平卧位固定使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儿和新生儿特点较相似,颈项短,如使用仰颈卧位可使婴儿呼吸道通畅,怀抱式婴儿的体位因素易造成患儿气道受阻,面色发绀。对于4例气管插管的患儿,护士在进行吸痰护理操作时,更加容易。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危重患儿(1-10月龄)长途转运时,利用暖箱固定带将患儿固定在暖箱上的方式转运,由于在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安全有效的固定患儿,并采取了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监测生命体征等措施,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患儿家长对在救护车固定患儿,避免车辆行进中突发情况的二次损害,医务人员可在救护车内实施与在医院内同样治疗的满意度极高。
参考文献:
[1] [英]/LaDuke S∥DimenS Crit Care Nurs.救护车转运病人时护士应注意自身安全2000,19(3).32
[2] 刘大为.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化:一个移动的ICU.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6):321
[3] 姚庆云 肖敏 张德生 林霞 王瑞芬. 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中国小儿急救杂志,2007,08(14):335
[4] 马文成 王玲. 院间转运危重儿童使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年第1l卷第4期
[5] 于香兰 孙献武 李媛春. 可调颈椎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7
[6] 周玉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17
[7] 朱丽辉 祝益民.儿科危重病人院间转运.国际护理杂志。2010,29(5):641
[8] 刘瑞冰 祝益民.小儿危重症远距离院前急救转运3777例报道.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