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工作,因此,各学校应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逐渐形成。
1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增强教书育德的责任感,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是学生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学习风气、班级气氛的好坏和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班主任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仪表行为等,因为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要有敬业爱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敢于支持正确的行为,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把错误制止在萌芽状态。
1.2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对照各条检查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要强化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各条,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3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班集体协调一致,使班内各项活动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同时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感情,增进他们的友谊,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竞争的良好班风。
1.4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选拔人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动精神,并注重在实际班务工作中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使他们超前学会做人、办事、健体,并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并严格要求,使他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1.5学校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德育工作的灵魂更要求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命令,实事求是,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
2学生是德育的载体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道德品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善于通过各种模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德。
2.1要引导学生明白,品德高尚的一个最关键的方面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关键有二:其一是身心健全。学生中存在一些情况,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头脑聪明但弱不经风;有的心理素质差;有的具有一些病态心理,这些情况都是身心不健全的表现。其二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周围环境有用的人。毛泽东同志曾提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身心健全,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2.2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顾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立。因此,诚实、方正、坦荡的性格是最受人欢迎的,这也是做人、交友的基础。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便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他们对任何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决不能随着对方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而变化,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作风,切忌浮夸造作,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是永远受人尊敬和欢迎的。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应该在德育的基础上强化意志品格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意志品格的差异直接决定着他将来成就的大小,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持之以恒和胜过他人的愿望;乐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并能够把社会的荣辱兴衰与自身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做,德育的内涵才能更推进一层,只有从这一层意义上深入下去,学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起步,以后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
3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
学生自身生存环境的优劣和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所接触人物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各学校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使他们自觉的扬善弃恶,这样一来,会大大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德育,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到家,做到位,素质教育才能向更新更善的境界迈进!
1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增强教书育德的责任感,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是学生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学习风气、班级气氛的好坏和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班主任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仪表行为等,因为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要有敬业爱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敢于支持正确的行为,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把错误制止在萌芽状态。
1.2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对照各条检查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要强化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各条,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3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班集体协调一致,使班内各项活动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同时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感情,增进他们的友谊,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竞争的良好班风。
1.4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选拔人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动精神,并注重在实际班务工作中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使他们超前学会做人、办事、健体,并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并严格要求,使他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1.5学校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德育工作的灵魂更要求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命令,实事求是,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
2学生是德育的载体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道德品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善于通过各种模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德。
2.1要引导学生明白,品德高尚的一个最关键的方面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关键有二:其一是身心健全。学生中存在一些情况,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头脑聪明但弱不经风;有的心理素质差;有的具有一些病态心理,这些情况都是身心不健全的表现。其二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周围环境有用的人。毛泽东同志曾提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身心健全,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2.2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顾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立。因此,诚实、方正、坦荡的性格是最受人欢迎的,这也是做人、交友的基础。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便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他们对任何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决不能随着对方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而变化,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作风,切忌浮夸造作,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是永远受人尊敬和欢迎的。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应该在德育的基础上强化意志品格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意志品格的差异直接决定着他将来成就的大小,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持之以恒和胜过他人的愿望;乐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并能够把社会的荣辱兴衰与自身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做,德育的内涵才能更推进一层,只有从这一层意义上深入下去,学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起步,以后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
3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
学生自身生存环境的优劣和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所接触人物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各学校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使他们自觉的扬善弃恶,这样一来,会大大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德育,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到家,做到位,素质教育才能向更新更善的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