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边形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以及圆柱与圆锥等内容均为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文章对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进行探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图形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92-02
  受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时,存在一定的认知问题。虽然高年级学生年龄稍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知也相对具体,但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图形、几何关系和运动类型时,依旧存在理解层面的问题。为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应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用分层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的体验感。
   一、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学生年纪尚小的时候开始,教师可通过绘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已初步形成,这时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会很难。此时,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则需要更有效的方式。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过程更具工具性,也更具理论性,这是一种以纯粹的理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师可通过讲解几何图形的认知规律和计算规律,促使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时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过程实效性较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虽然一些学生的空间现象能力培养过程比较缓慢,但在后天的不断练习中,也会有所突破。
   2.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图形认知习惯
   相较于空间想象能力,良好的图形认知习惯更为关键和重要。一般而言,在学生初次接触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时,应具备正确认识图形结构的能力。也只有在正确认识图形结构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掌握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结构层面对图形与几何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公式以及计算方法的引导下,正确解答图形与几何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图形认知习惯作为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点,细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过程,提高资源应用的扩展性。教师无论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还是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均需要以培养学生图形认知习惯、提升学生图形认知能力为基础,不断重复练习图形认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图形与几何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课后练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练习资源,这也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方式方法分析
   1.扎根课本,细化课本资源的应用过程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本中提供了较多的教学例题,此类例题虽然结构和内容相对简单,但非常有效,往往可切中图形与几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点,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参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备课阶段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详细分析课本中例题涉及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挑选课本中的课后习题,将例题与课后习题对应起来,整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将此类例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扩展更多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从图形认知的层面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的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选择课本中的基础例题,此类例题与求解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相关,其内容相对简单,易于学生理解。其次,在完成基础例题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可选择课后习题中一些发散性习题,此类习题往往具有非常强的学习引导性,可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组合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次,教师可利用板书为学生勾画具体的平面几何图形,以图形演变的方式,将图形逐渐复杂化,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图形计算公式之间的內在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论层面认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有助于学生记忆多边形面积公式。
   2.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在讲解高年级图形与几何知识时,教师一定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教学工具的应用过程与课本内容的讲解过程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现阶段,一些新型的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包括比较常见的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平台、多功能智能网络电视等,也包括新出现的交互式一体机、立体式多媒体交互设备等。在开展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应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课外教学资源与课内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工具整合在一起,拓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培养的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图形与几何学习资源。此间,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并非所有学生均适应多媒体教学,一些学生在此类课堂中可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一些学生可能表现出茫然无措的心理状态,课堂体验感不佳。为此,教师在应用此类教学设备时,一定要灵活,避免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静态图片或动态图片,借此锻炼和培养学生对此类图形的认知能力。之后,教师可讲解表面积以及体积的求法,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学生的体验感也会更好。
   3.重视应用分层教学法,突出个性化教学理念
   学生的能力不同,基础知识储备情况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他们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为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分层教学的意识,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此类问题可为情境类问题,也可为个性化问题,但无论是哪种问题,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合。在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让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练习效果。针对一些情况特殊的学生,教师应突出反复练习方法的重要性。换言之,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过程即为反复性的练习过程。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正确认识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各类图形元素之间的转换方式和转换特点。
   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时,针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教师可提问学生圆锥的形成过程,强调母线、轴线的概念;针对解题方法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提问与组合图形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印象,以此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明确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目标,并抓住教学重点,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图形与几何教学方法,落实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教师应积极发挥此类工具的可视化特点,从结构认知的角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图形与公式之间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春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基于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例中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8).
  [2]李彬.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
  [3]林丽琴.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4]钟琼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坚持本性,并在人生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选择,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强化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文化传承。整本书阅读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应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通过阅读汇报使学生获得感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还应不断引导与鼓励,设置问题情境,推荐适合的书目,开展阅读方法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
摘 要:当前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在社区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中,社区教育中心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社区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实现社区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化发展。社区教育中心要结合社区具体实际实施激励,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树立阅读榜样,开展阅读竞赛,实施目标激励,提高社区全民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激励策略;全民阅读;社区;物质奖励;阅读榜样;阅读竞赛;目标激励   中图分类
摘 要: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高尔夫球运动作为正式比赛项目重归奥运会的大舞台。中国女子选手冯珊珊经过四轮角逐,获得铜牌,这是中国高尔夫运动获得的第一枚奥运奖牌。为提高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水平,高尔夫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拔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高尔夫后备人才的选拔方法进行初探,得出一系列的选材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
摘 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协同创新理念的践行者,安康学院教育学院自2014年开始与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在2015年开始将U-S合作引入小学社团活动。通过调研可知,旧的社团管理与评价制度存在管理主体不全面、管理制度权责不明晰、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形式僵化、评价反馈缺乏等诸多问题。为有序高效地推进U-S合作,提高小学社团活动质量,文章提出构建新型管理评价体系的对策。  
摘 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钢琴是必修的艺术类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艺术感、音乐审美观以及实践技能的专业性课程。现代教育强调信息化、生活化、情境化以及集体化,以克服传统教学弊端。课堂授课集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钢琴集体课的信息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信息化教学;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J624.1-4;G71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创新是促进国家兴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中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探究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育,转变教学思维,更新教学方式,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化学实验空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化学素养;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要求。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用我国古代化学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我国现代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用我国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学习他人精神;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化学;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科学成就;科学家;民族自豪感   中图分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但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等情况。文章立足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要转变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丰富阅读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期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教学方法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