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耐久跑是训练学生身体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的一项体育运动,是中学各个学段学生体能必测项目,是我们体育教学非常重要一环。虽然重要,但是因训练枯燥乏味,许多学生都不感兴趣,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同时如果只光靠课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训练方法,拓展训练的途径,成了我们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潜心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耐久跑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成绩展开论述。
关键词:耐久跑;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成绩
引言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和日常训练中,主要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搞好耐久跑教学和训练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把耐久跑作为一项终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心理需求,用内在的需求去指导具体的行动。
1耐久跑综述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属于全身主要肌肉群参与的节律性周期运动。从三大供能方式看,耐久跑属于有氧供能,经常参与耐久跑的人群可以更有效地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具体地说,可以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助于改善身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预防各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体育课程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总是在为其他科目做让步,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将考试成绩、升学率放到第一位,甚至片面地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觉得体育课等同于“游戏课”。久而久之,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在参与耐久跑训练时有非常大心理和生理压力,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次,初中体育课程中的耐久跑教学,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训练来让学生熟练掌握跑步方法,在提高学生身体耐力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态、正确的运动观念。然而,纵观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现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整堂课程几乎都是围绕动作训练、呼吸训练等内容,这不仅会让学生对耐久跑训练产生厌烦心理,而且还容易增加学生的疲劳感。
为此,很多初中生对于耐久跑训练都有着较高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对训练中所出现的“极点”现象有着非常高的恐惧。由于在耐久跑过程中,如果训练者的供氧能力较差,会很早就出现胸闷气短、眼前发黑、双腿发软等生理现象,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有些学生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参加耐久跑训练,在班级内形成不良风气,制约耐久跑教学效果的发挥。
3相关措施
3.1做好课前检查工作,杜绝运动损伤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检查工作,如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女生生理期的同学、过于肥胖的同学、心肺曾经有过手术的同学等等。对于这部分同学可以不安排耐久跑,或者安排其他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同学们讲清楚不要发生运动损伤。其实运动损伤的成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二是在跑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三是突然性动作幅度过大或突然改变用力方向;四是运动过程中身体突然失去重心;五是外部条件,如场地不平整,器材老化等。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深思熟虑、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运动热情
游戏由于其富有趣味性,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喜爱,将耐久跑的训练融于游戏情境中,可以激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动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模拟战斗、抢险、攻防等场景,让参与者自愿选择角色,通过将器材想象成特定工具,组织开展接力、追逐、攻防、角斗等各类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跑的能力练习,增强耐力素质。同时游戏中通过以强促弱,共同提高,并培养合作意识。
3.3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将耐久跑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采取生活实践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耐久跑教学的需要,把生活素材当作体育教学的辅助用具,同时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初中生在上下学路上经常看到各种交通标志,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交通标志提前对运动场地进行设置,在跑道上放置各种障碍物及标志。如“禁鸣”标志,示意学生在经过该路段的时候保持安静,且脚步尽量放轻;“最低限速”标志,示意学生在经过该路段的时候放低速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交通指示牌”吸引着,完全体会不到身体的疲惫,在一路的新奇体验中顺利到达终点。这种新鲜有趣的练习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能促进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提升。
3.4运用场地,设置障碍,增强学生耐久跑兴趣
模仿电视特种兵训练,将跑、跳、钻、跃、滚、爬引入训练内容,在自然环境中,设置象征性的障碍,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法通过。如爬过封锁线、钻过铁丝网、跳出战壕、钻进防空洞等练习。
3.5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课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而课程的合理性体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合理安排使用體育游戏活化课堂的频率,多久一次,每次进行多长时间,这都应该综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聋生心理状态来调整;其次,要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过程中的运动强度,在“体育”和“游戏”中需要教师有一个平衡,既不失趣味性还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保证二者结合后的运动强度是聋生能经受住的,并且不会扼杀聋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这才是科学合理的。
最后,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还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是选择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还是合作交流式学习,选择什么样的游戏项目才更适合聋生以及游戏的安全性等也是需要思量的。无疑,为了确保体育游戏在聋校体育应用中是科学合理的,从教人员需细致地考虑到各个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合理性。
结束语
为了优化耐久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强教学趣味性,使耐久跑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容.优化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96-97.
[2]邓建忠.有关初中体育课堂耐久跑教学的几点看法[J].田径,2019(07):57-58.
[3]吴汉文.体育教学中耐久跑训练探微[J].成才之路,2019(11):87.
关键词:耐久跑;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成绩
引言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和日常训练中,主要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搞好耐久跑教学和训练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把耐久跑作为一项终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心理需求,用内在的需求去指导具体的行动。
1耐久跑综述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属于全身主要肌肉群参与的节律性周期运动。从三大供能方式看,耐久跑属于有氧供能,经常参与耐久跑的人群可以更有效地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具体地说,可以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助于改善身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预防各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体育课程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总是在为其他科目做让步,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将考试成绩、升学率放到第一位,甚至片面地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觉得体育课等同于“游戏课”。久而久之,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在参与耐久跑训练时有非常大心理和生理压力,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次,初中体育课程中的耐久跑教学,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训练来让学生熟练掌握跑步方法,在提高学生身体耐力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态、正确的运动观念。然而,纵观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现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整堂课程几乎都是围绕动作训练、呼吸训练等内容,这不仅会让学生对耐久跑训练产生厌烦心理,而且还容易增加学生的疲劳感。
为此,很多初中生对于耐久跑训练都有着较高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对训练中所出现的“极点”现象有着非常高的恐惧。由于在耐久跑过程中,如果训练者的供氧能力较差,会很早就出现胸闷气短、眼前发黑、双腿发软等生理现象,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有些学生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参加耐久跑训练,在班级内形成不良风气,制约耐久跑教学效果的发挥。
3相关措施
3.1做好课前检查工作,杜绝运动损伤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检查工作,如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女生生理期的同学、过于肥胖的同学、心肺曾经有过手术的同学等等。对于这部分同学可以不安排耐久跑,或者安排其他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同学们讲清楚不要发生运动损伤。其实运动损伤的成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二是在跑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三是突然性动作幅度过大或突然改变用力方向;四是运动过程中身体突然失去重心;五是外部条件,如场地不平整,器材老化等。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深思熟虑、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运动热情
游戏由于其富有趣味性,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喜爱,将耐久跑的训练融于游戏情境中,可以激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动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模拟战斗、抢险、攻防等场景,让参与者自愿选择角色,通过将器材想象成特定工具,组织开展接力、追逐、攻防、角斗等各类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跑的能力练习,增强耐力素质。同时游戏中通过以强促弱,共同提高,并培养合作意识。
3.3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将耐久跑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采取生活实践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耐久跑教学的需要,把生活素材当作体育教学的辅助用具,同时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初中生在上下学路上经常看到各种交通标志,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交通标志提前对运动场地进行设置,在跑道上放置各种障碍物及标志。如“禁鸣”标志,示意学生在经过该路段的时候保持安静,且脚步尽量放轻;“最低限速”标志,示意学生在经过该路段的时候放低速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交通指示牌”吸引着,完全体会不到身体的疲惫,在一路的新奇体验中顺利到达终点。这种新鲜有趣的练习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能促进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提升。
3.4运用场地,设置障碍,增强学生耐久跑兴趣
模仿电视特种兵训练,将跑、跳、钻、跃、滚、爬引入训练内容,在自然环境中,设置象征性的障碍,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法通过。如爬过封锁线、钻过铁丝网、跳出战壕、钻进防空洞等练习。
3.5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课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而课程的合理性体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合理安排使用體育游戏活化课堂的频率,多久一次,每次进行多长时间,这都应该综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聋生心理状态来调整;其次,要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过程中的运动强度,在“体育”和“游戏”中需要教师有一个平衡,既不失趣味性还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保证二者结合后的运动强度是聋生能经受住的,并且不会扼杀聋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这才是科学合理的。
最后,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还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是选择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还是合作交流式学习,选择什么样的游戏项目才更适合聋生以及游戏的安全性等也是需要思量的。无疑,为了确保体育游戏在聋校体育应用中是科学合理的,从教人员需细致地考虑到各个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合理性。
结束语
为了优化耐久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强教学趣味性,使耐久跑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容.优化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96-97.
[2]邓建忠.有关初中体育课堂耐久跑教学的几点看法[J].田径,2019(07):57-58.
[3]吴汉文.体育教学中耐久跑训练探微[J].成才之路,2019(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