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路,已得到工程教育界和工业企业界的充分认同。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常州大学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指引下,围绕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成果考核等几方面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丰富了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保障了生产实习教学开展的外部支持条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 生产实习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50-03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在本科生培养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与大学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但由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为提高生产实习成效,促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提高,徐士代[1]基于“责权利”法律原则提出建设由政府、工程界、大学、实习生、家长等主体参与的全民教育生产实习培养体系。为了解决生产实习受接收单位和实习时间的限制,邓夕胜[2]提出加强自联实习的模式。
2013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临时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作为一种教育质量保障、工程学位与工程师证书国际互认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势必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含义
所谓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技术行业相关协会结合工程教育工作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机械、化工、土木、计算机等)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3]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我国自2006年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初步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机械、计算机、化工与制药、电气信息等14个专业类开展了认证工作。中国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它与美国的ABET标准框架实质等效,相互承认。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框架的基本逻辑如图1所示。
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是围绕学生而设计的,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为了支撑课程体系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达成学生的期望目标。专业认证评价的焦点是全体学生的表现。持续改进是外部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它促使师资队伍的建设、支持条件的满足、课程体系的完善朝着有利于学生的表现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为了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高等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使经过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工程师达到国际互认而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它具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明确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不同院校工程专业的特色;其次,可以建立工程教育和工程界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最后,可以建立工程界参与工程教育质量监控的外部评价体系,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二、生产实习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4] [5]或者大三暑假[6],实习时间为4~6周。个别应用型本科学校安排10周时间来进行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阶段,学生以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生产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增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乃至终身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础。然而,由于学校、社会、企业及学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并不好。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基地种类单一,实习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我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大多为与施工单位合建的,与设计单位、岩土勘察、工程检测单位联系偏少。实习基地种类单一导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的内容局限于测量放线、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实习内容不够丰富、全面,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方位的锻炼。
(二)指导老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实习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然而,学校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承担实习指导任务的不少青年教师恰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实习的质量。此外,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习就是去工地玩,没有明确的实习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导致的后果是实习日记是流水账,实习报告就是实习单位概况和施工工艺描述,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没有自己的实习体会。总之,实习报告质量不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不够紧密。
(三)实习时间有限,实习效率偏低
根据常州大学新修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为1周,生产实习为4周,毕业实习为2周。可见,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相比,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都非常有限,这不利于学生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参与生产实践,也不利于实习单位安排人力、物力来配合指导。其次,实习效率不高。学校安排的实习经费有限,实习工地一般局限于常州市本地区,有效实习时间偏少。
(四)考核方式简单,教学管理松垮
学生的生产实习成绩一般根据考勤表、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施工单位鉴定材料等综合评定,但因考勤表、工地鉴定材料的真实性较难鉴别,其结果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实习报告雷同或抄袭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导致成绩评定不合理。此外,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管理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报告中暴露的问题也没有反馈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后期进一步学习与提高。 三、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围绕实习基地内涵建设(支持条件)、指导教师工程素质(师资队伍)和成果考核(学生)三个因素,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工程实践内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质是要引入社会资源来参与评价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为高校办学提出合理化建议。生产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需要高校与社会资源进行沟通和合作。实习基地作为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支持条件,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满足。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数量充足、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属社会资源,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校企双方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强调产、学、研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平时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单位时常保持沟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实习时要互相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对外拓展,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主要签约实习单位详见表1。
(二)加强实习动员,提高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是生产实习的主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应加强实习动员的布置、召开,系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要全部参加,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习基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专题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应对专业实习中的风险,为安全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学校应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保证学生达成预期培养目标。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输送青年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大工程观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要深入工地或单位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外,还要积极和实习单位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单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创新性,帮助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
(三)成果考核增设答辩环节,有效对接后续课程
实习成果考核方式在生产实习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成果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评阅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传统考核方式被证明是机械的、呆板的,不适合新时期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保证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必要调整实习成果考核方式。
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老师要及时评阅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5%。其次,将生产实习成绩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等后续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在生产实习中,会注重对施工细节的观察,对施工中的某些做法会有更深入的思考,这将大大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另外,要通过开座谈会的形式,把实习报告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四、结语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常州大学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指引下,围绕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成果考核等几方面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丰富了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保障了生产实习教学开展的外部支持条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 注 释 ]
[1] 徐士代.全民教育视野下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型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5-56.
[2] 邓夕胜,柳军,王泽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12(supp.):128-131.
[3]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4] 宁宝宽,白泉,黄志强.基于生产实习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18-120.
[5] 伍毅敏.土木工程生产实习的虚实结合模式及平台建设——以隧道工程生产实习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96-199.
[6] 徐雷.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2):89-92.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土木工程 生产实习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50-03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在本科生培养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与大学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但由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为提高生产实习成效,促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提高,徐士代[1]基于“责权利”法律原则提出建设由政府、工程界、大学、实习生、家长等主体参与的全民教育生产实习培养体系。为了解决生产实习受接收单位和实习时间的限制,邓夕胜[2]提出加强自联实习的模式。
2013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临时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作为一种教育质量保障、工程学位与工程师证书国际互认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势必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含义
所谓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技术行业相关协会结合工程教育工作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机械、化工、土木、计算机等)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3]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我国自2006年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初步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机械、计算机、化工与制药、电气信息等14个专业类开展了认证工作。中国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它与美国的ABET标准框架实质等效,相互承认。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框架的基本逻辑如图1所示。
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是围绕学生而设计的,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为了支撑课程体系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达成学生的期望目标。专业认证评价的焦点是全体学生的表现。持续改进是外部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它促使师资队伍的建设、支持条件的满足、课程体系的完善朝着有利于学生的表现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为了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高等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使经过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工程师达到国际互认而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它具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明确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不同院校工程专业的特色;其次,可以建立工程教育和工程界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最后,可以建立工程界参与工程教育质量监控的外部评价体系,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二、生产实习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4] [5]或者大三暑假[6],实习时间为4~6周。个别应用型本科学校安排10周时间来进行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阶段,学生以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生产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增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乃至终身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础。然而,由于学校、社会、企业及学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并不好。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基地种类单一,实习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我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大多为与施工单位合建的,与设计单位、岩土勘察、工程检测单位联系偏少。实习基地种类单一导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的内容局限于测量放线、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实习内容不够丰富、全面,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方位的锻炼。
(二)指导老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实习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然而,学校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承担实习指导任务的不少青年教师恰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实习的质量。此外,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习就是去工地玩,没有明确的实习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导致的后果是实习日记是流水账,实习报告就是实习单位概况和施工工艺描述,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没有自己的实习体会。总之,实习报告质量不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不够紧密。
(三)实习时间有限,实习效率偏低
根据常州大学新修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为1周,生产实习为4周,毕业实习为2周。可见,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相比,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都非常有限,这不利于学生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参与生产实践,也不利于实习单位安排人力、物力来配合指导。其次,实习效率不高。学校安排的实习经费有限,实习工地一般局限于常州市本地区,有效实习时间偏少。
(四)考核方式简单,教学管理松垮
学生的生产实习成绩一般根据考勤表、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施工单位鉴定材料等综合评定,但因考勤表、工地鉴定材料的真实性较难鉴别,其结果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实习报告雷同或抄袭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导致成绩评定不合理。此外,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管理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报告中暴露的问题也没有反馈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后期进一步学习与提高。 三、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围绕实习基地内涵建设(支持条件)、指导教师工程素质(师资队伍)和成果考核(学生)三个因素,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工程实践内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质是要引入社会资源来参与评价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为高校办学提出合理化建议。生产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需要高校与社会资源进行沟通和合作。实习基地作为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支持条件,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满足。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数量充足、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属社会资源,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校企双方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强调产、学、研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平时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单位时常保持沟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实习时要互相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对外拓展,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主要签约实习单位详见表1。
(二)加强实习动员,提高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是生产实习的主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应加强实习动员的布置、召开,系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要全部参加,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习基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专题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应对专业实习中的风险,为安全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学校应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保证学生达成预期培养目标。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输送青年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大工程观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要深入工地或单位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外,还要积极和实习单位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单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创新性,帮助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
(三)成果考核增设答辩环节,有效对接后续课程
实习成果考核方式在生产实习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成果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评阅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传统考核方式被证明是机械的、呆板的,不适合新时期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保证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必要调整实习成果考核方式。
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老师要及时评阅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5%。其次,将生产实习成绩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等后续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在生产实习中,会注重对施工细节的观察,对施工中的某些做法会有更深入的思考,这将大大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另外,要通过开座谈会的形式,把实习报告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四、结语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常州大学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指引下,围绕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成果考核等几方面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丰富了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保障了生产实习教学开展的外部支持条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 注 释 ]
[1] 徐士代.全民教育视野下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型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5-56.
[2] 邓夕胜,柳军,王泽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12(supp.):128-131.
[3]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4] 宁宝宽,白泉,黄志强.基于生产实习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18-120.
[5] 伍毅敏.土木工程生产实习的虚实结合模式及平台建设——以隧道工程生产实习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96-199.
[6] 徐雷.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2):89-9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