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进行的过程中,我校开展了关于共同体建立是有关课题,建立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从年级共同体的构建角度,谈谈造群体成长的和谐情境,探索教师专业共同体中主体互动和同伴互助的关系模式,改善个体发展的心智模式,提高的科研意识和教研能力,走校本发展之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一些心得。
【关键词】年级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年级文化;终身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战略地提出“教研重心下移”,探索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还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基于以上目的,我校提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开展有效教研和有效教学,在解决课堂现实问题为指针的专业共同体建设,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转变,鼓励教师在传统教研机制运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专业业共同体建设,笔者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年级共同体的构建,虽然研究工作刚开始不久,但由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教研方式,利用更高层次的团结协作精神来化解师生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弥补不同层级教师在教学技术的差异,形成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协作,已初步实现事实上双赢互惠的发展趋势。接下来,就将我研究工作开展以来的一些关于年级共同体的构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广大同仁一起共勉。
年级是什么?年级应该是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共同体。一方面,两者的目的都是希望本年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学到知识,取得满意的成绩;另一方面,在年级、班级活动中,不仅学生可以学到知识,教师也一样能够获得新知识。因此,年级其实是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这种专业共同体组织有多种结构生成体制,强调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追求,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超越为学习方式,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强调个体成员在共同体活动中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各个成员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年级生命共同体”的设立,其实就是改变传统观念中年级组长管教师,教师管学生的惯性,让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达到一种民主平等,自我管理的效果。可以说“生命共同体”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高点。
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傅道春教授在一次校长会上作了题为《新课程与教师行为变化》的报告,他设计了一道测试题,让与会的48名校长画一幅画介绍自己的学校,结果只有4位校长画了学生。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拿给年级组长思考,结果会怎么样呢?大概也只会是年级总体的表述,缺失的同样是鲜活的个人。傅道春教授的测试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尚未真正走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还更多地停留在不断翻新的理念诠释中。由此想到,身为年级组长,我们是否真正装进了年级全部的师生以及师生的不同个性?他的心中是否只有一个“众”而忽略了“人”?如果缺少对“人”真诚的关怀,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年级集体,更谈不上形成更高境界的“精神共同体”,即便勉强组合,也不过“貌合而神离”,是假集体。忽略了“人”的教育,是割舍了教育的根本。
年级是共同体,是因为在年级集体中,教师将年级视为“家”,师生之间有着共同的生活、亲密的情感和共同的目标。年级是以“师师、师生生命的共同发展与成全”为“默认一致”和共同信念而组成的,目的在于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塑造人格、享受幸福。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将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年级共同体。年级共同体需要师生共同用心去营建。它需要建立年级组共同愿景,激发年级组成员强大的驱动力,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成功的彼岸;它需要重塑年级组伦理,提升作为“主体人”的教师的生活质量,加快教师与教师在年级集体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它需要推动年级管理对话,相互合作、自由探索、共同提高;它需要变革年级组组织结构,改变领导方式,做到权利共享;它需要变革教和学的方式,采用探究、体验、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和学的方式,让共同体所有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让大家心心相印、合作共享、携手共进,共同建构理想的年级共同体。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关美国史上最牛“钉子户”的。美国也有“钉子户”,一般来说,是“钉子”,最后都是要被拆掉的,但美国西雅图的这个“钉子”,却战胜了开发商——虽然开发商为这栋只有90多平米的小房子,开出了几倍于市价的百万美元补偿,但80多岁的屋主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就是不肯搬,最后,开发商只好三面围着她的小房子,建起了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不仅如此,孤身一人的梅斯菲尔德还和商业大楼的工程项目主管马丁成了忘年交,并在去世后把房子留给了马丁……虽然这事发生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洋为中用”,他们开发商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没有采取强制的野蛮的拆迁,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是“双赢”。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级组长,应当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教育不应是“暴风骤雨”式的,而应当是三月里的小雨“润物细无声”。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年级集体,除严格要求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真心爱护年级里的每位教师和学生,在年轻老师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在年级老师生病时及时走访,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虽然这些都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样既可以唤起师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师、师生感情加深,年级凝聚力增强。要擅于与师生交流,运用沟通的技巧建构良好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年级组长要经常和教师、学生谈心,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动向,这可能是最老套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高一年级有很多榜样,业务上有经验丰富、老当益壮的老教师,也有朝气蓬勃,不甘落后的年轻教师。学习上高一(7)班是高一年级学习的楷模,早晨班主任在与不在,都能够安静地早自习。在高效学习上,高一(3)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磨刀不误砍柴功”,中午12:50过后人人趴在桌子上休息以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在平行班中成绩显著。只要做得好,人人都可成为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的教育逐步在年级中形成对年级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让正气抬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年级文化。 学校长足发展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在于拥有一套科学、严谨、以人为本、便于操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学校在工作管理中,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制度建设。几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某某市某某高级中学教职工从教文明公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充分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部门实际情况,可以随时更改、充实、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个人我充分体会到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从人治到法治的有效途径。在年级管理中,要能够激发每个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增强年级凝聚力。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总之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学校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工阅览室,资料室向大家敞开了大门。每个老师都配备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阅各种资料。教务处买了好多有关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书籍。每到寒暑假,学校还安排老师参加继续教育,到外校听课,学习交流。其次,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竖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作为高一更是高中阶段打基础的阶段,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习“先预习,再听课,复习以后再作业”的学习流程,学习方法掌握了,对自己的终身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构建年级主流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去改变师生个体中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以往工作中,管理者可能会采用强制干预的方式,要求教师服从学校、学生服从班级和教师的意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和教师以及集体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不良行为。鉴于此,我校在年级、班级管理中尝试施行“不良现象网上公示”制度,即:面对有不良行为的情况,舍弃传统管理中那种强制命令的做法,而是在邮箱里使用一个“学校情况记载本”,领导在值班记录中记下出现的好人好事,对班级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就事论事,目的是为了学校整体建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由于管理者的观察更为准确、及时,也提高了改正这些不良行为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在学校里形成一种“积极期待”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促进了学生不良行为的改进和思想的转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各种会议、班会、团会、班干部会、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强化正确的年级舆论导向,为年级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优化教室环境,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体现教育内容,教室前面是国旗,后面是学风和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独特文化氛围。
传统的教育中,领导、教师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学生则处在被管的地位,两者是截然对立的。这恰恰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用赏识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相冲突。普通教师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思想,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叛逆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领导和教师还是一味说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正因为如此,学校开展“年级生命共同体”的活动,把年级组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平台,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己是学校主人的感觉。管理年级一事,就从“让教师去做”一下转变为“和教师商量该怎么做”,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从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总之,年级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个教师身上的财富。赢得教师便是赢得了教育,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教师队伍品牌,让教师快速成长,让学生快乐成才,从而实现学校快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周刊.《”班级生命共同体”让师生平等对话》.
[2]竹山教育.《终身教育》.
[3]《班主任》杂志.《促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年级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年级文化;终身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战略地提出“教研重心下移”,探索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还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基于以上目的,我校提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开展有效教研和有效教学,在解决课堂现实问题为指针的专业共同体建设,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转变,鼓励教师在传统教研机制运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专业业共同体建设,笔者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年级共同体的构建,虽然研究工作刚开始不久,但由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教研方式,利用更高层次的团结协作精神来化解师生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弥补不同层级教师在教学技术的差异,形成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协作,已初步实现事实上双赢互惠的发展趋势。接下来,就将我研究工作开展以来的一些关于年级共同体的构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广大同仁一起共勉。
年级是什么?年级应该是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共同体。一方面,两者的目的都是希望本年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学到知识,取得满意的成绩;另一方面,在年级、班级活动中,不仅学生可以学到知识,教师也一样能够获得新知识。因此,年级其实是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这种专业共同体组织有多种结构生成体制,强调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追求,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超越为学习方式,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强调个体成员在共同体活动中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各个成员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年级生命共同体”的设立,其实就是改变传统观念中年级组长管教师,教师管学生的惯性,让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达到一种民主平等,自我管理的效果。可以说“生命共同体”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高点。
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傅道春教授在一次校长会上作了题为《新课程与教师行为变化》的报告,他设计了一道测试题,让与会的48名校长画一幅画介绍自己的学校,结果只有4位校长画了学生。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拿给年级组长思考,结果会怎么样呢?大概也只会是年级总体的表述,缺失的同样是鲜活的个人。傅道春教授的测试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尚未真正走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还更多地停留在不断翻新的理念诠释中。由此想到,身为年级组长,我们是否真正装进了年级全部的师生以及师生的不同个性?他的心中是否只有一个“众”而忽略了“人”?如果缺少对“人”真诚的关怀,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年级集体,更谈不上形成更高境界的“精神共同体”,即便勉强组合,也不过“貌合而神离”,是假集体。忽略了“人”的教育,是割舍了教育的根本。
年级是共同体,是因为在年级集体中,教师将年级视为“家”,师生之间有着共同的生活、亲密的情感和共同的目标。年级是以“师师、师生生命的共同发展与成全”为“默认一致”和共同信念而组成的,目的在于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塑造人格、享受幸福。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将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年级共同体。年级共同体需要师生共同用心去营建。它需要建立年级组共同愿景,激发年级组成员强大的驱动力,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成功的彼岸;它需要重塑年级组伦理,提升作为“主体人”的教师的生活质量,加快教师与教师在年级集体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它需要推动年级管理对话,相互合作、自由探索、共同提高;它需要变革年级组组织结构,改变领导方式,做到权利共享;它需要变革教和学的方式,采用探究、体验、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和学的方式,让共同体所有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让大家心心相印、合作共享、携手共进,共同建构理想的年级共同体。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关美国史上最牛“钉子户”的。美国也有“钉子户”,一般来说,是“钉子”,最后都是要被拆掉的,但美国西雅图的这个“钉子”,却战胜了开发商——虽然开发商为这栋只有90多平米的小房子,开出了几倍于市价的百万美元补偿,但80多岁的屋主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就是不肯搬,最后,开发商只好三面围着她的小房子,建起了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不仅如此,孤身一人的梅斯菲尔德还和商业大楼的工程项目主管马丁成了忘年交,并在去世后把房子留给了马丁……虽然这事发生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洋为中用”,他们开发商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没有采取强制的野蛮的拆迁,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是“双赢”。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级组长,应当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教育不应是“暴风骤雨”式的,而应当是三月里的小雨“润物细无声”。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年级集体,除严格要求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真心爱护年级里的每位教师和学生,在年轻老师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在年级老师生病时及时走访,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虽然这些都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样既可以唤起师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师、师生感情加深,年级凝聚力增强。要擅于与师生交流,运用沟通的技巧建构良好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年级组长要经常和教师、学生谈心,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动向,这可能是最老套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高一年级有很多榜样,业务上有经验丰富、老当益壮的老教师,也有朝气蓬勃,不甘落后的年轻教师。学习上高一(7)班是高一年级学习的楷模,早晨班主任在与不在,都能够安静地早自习。在高效学习上,高一(3)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磨刀不误砍柴功”,中午12:50过后人人趴在桌子上休息以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在平行班中成绩显著。只要做得好,人人都可成为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的教育逐步在年级中形成对年级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让正气抬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年级文化。 学校长足发展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在于拥有一套科学、严谨、以人为本、便于操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学校在工作管理中,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制度建设。几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某某市某某高级中学教职工从教文明公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充分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部门实际情况,可以随时更改、充实、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个人我充分体会到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从人治到法治的有效途径。在年级管理中,要能够激发每个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增强年级凝聚力。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总之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学校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工阅览室,资料室向大家敞开了大门。每个老师都配备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阅各种资料。教务处买了好多有关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书籍。每到寒暑假,学校还安排老师参加继续教育,到外校听课,学习交流。其次,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竖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作为高一更是高中阶段打基础的阶段,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习“先预习,再听课,复习以后再作业”的学习流程,学习方法掌握了,对自己的终身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构建年级主流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去改变师生个体中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以往工作中,管理者可能会采用强制干预的方式,要求教师服从学校、学生服从班级和教师的意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和教师以及集体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不良行为。鉴于此,我校在年级、班级管理中尝试施行“不良现象网上公示”制度,即:面对有不良行为的情况,舍弃传统管理中那种强制命令的做法,而是在邮箱里使用一个“学校情况记载本”,领导在值班记录中记下出现的好人好事,对班级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就事论事,目的是为了学校整体建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由于管理者的观察更为准确、及时,也提高了改正这些不良行为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在学校里形成一种“积极期待”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促进了学生不良行为的改进和思想的转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各种会议、班会、团会、班干部会、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强化正确的年级舆论导向,为年级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优化教室环境,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体现教育内容,教室前面是国旗,后面是学风和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独特文化氛围。
传统的教育中,领导、教师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学生则处在被管的地位,两者是截然对立的。这恰恰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用赏识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相冲突。普通教师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思想,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叛逆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领导和教师还是一味说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正因为如此,学校开展“年级生命共同体”的活动,把年级组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平台,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己是学校主人的感觉。管理年级一事,就从“让教师去做”一下转变为“和教师商量该怎么做”,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从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总之,年级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个教师身上的财富。赢得教师便是赢得了教育,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教师队伍品牌,让教师快速成长,让学生快乐成才,从而实现学校快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周刊.《”班级生命共同体”让师生平等对话》.
[2]竹山教育.《终身教育》.
[3]《班主任》杂志.《促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