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探讨了
  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工艺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
  于生产实践中。
  【关键词】氧化塔 换热面积 停留时间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将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是教育领域刻不容缓的新课题。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不能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正确地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难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生产服务。
  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人的一生所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更为有限,现代教育教给学生的应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我们必须认清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当然教师仍然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教师占据整个课堂,满堂灌。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考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也不是死记硬背这些结论。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要以启发式教学为基本方式。
  我们在本溪市化学厂实习期间,根据氧化塔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氧化塔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1.1 氧化塔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三节等高塔组成,每节塔的有效高度为5.7m,全塔总有效高度为17.1m,各塔节之间互不相通。
  1.2 氧化塔内所进行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
  由于氧化反应速度进行得很快,使得大部分反应都在上节塔内完成,而中节塔和下节塔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测试各节塔内物料反应的比例如下:上节塔完成总反应的73%,中节塔完成总反应的22%,下节塔完成总反应的5%,物料在全塔内总的停留时间为54分钟,存在的问题如下:
   a.上节塔反应量大,放出热量多,反应热移出困难,造成上节塔内温度过高(工艺要求40~50℃、而实际高达70~75℃),使双氧水分解几率增大,导致产品收率下降。
   b.上节塔内温度过高,造成塔内的有机溶剂大量蒸发,增加了原料消耗,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c.双氧水分解,溶剂蒸发,极大地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2.改进意见
   根据氧化塔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决定保证物料在塔内的总停留时间不变,调整物料在各节塔内的停留时间,即缩短物料在上节塔及中节塔内的停留时间,延长物料在下节塔内的停留时间。使部分反应下移,减轻上节塔负荷从而降低上节塔的温度。为此,采取在塔的总高度及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将原三节等高塔改造成由上至下逐渐加长的氧化塔,以便充分发挥中、下塔的作用。改造后的氧化塔各塔节中的反应温度都保持在40~50℃,从而避免了上节塔温度过高的现象,使工艺条件更加优化。
   3.计算结果
  3.1 基本数据:
  a.氧化塔直径1.0m;
  b.年生产双氧水2000吨;
  c.氢化液流量10. 80m3/h;
  d.氢化液密度924.30kg/m3;
  e.氢化液比热0. 695kcal/kg.k;
  f.氧化液流量10. 93m3/h;
  g,氧化液密度965. 2kg/m3;
  h.氧化液比热0. 692kcal/kg.k;
  i.物料进、出塔温度均为40℃;
  j.冷却水入口温度为15℃,其出口温度为20℃。
   3.2 上节塔高的计算
   上节塔内反应量按总反应的35%计算。
   所需换热面积:A1=8.9m2
   求得上节塔高:L1=2.83m,取L1=3.0m
   3.3 中节塔高的计算
   中节塔内反应量按总反应的40%计算。所需换热面积:A=9.98m2
   求得中节塔高:L2=3.2m,取L2=3.5m.
   3.4 下节塔高的计算
   下节塔高=全塔总有效高-(上节塔高+中节塔高)
   =17.1-(3.0+3.5)
   =10.6m
   3.5 物料在各節塔内的停留时间
   根据各节塔的高度,求得物料在各节塔内的停留时间为:上节塔内物料的停留时间为8分钟,中节塔内物料的停留时间为11分钟,下节塔内物料的停留时间为35分钟。
  
  学生通过实习中发现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课程设计中进行改进。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热量衡算入手,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造,在设备现有规格及造价不变的前提下,基本上解决了生产上所存在的问题,降低产品的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指导教师感到在课程设计中教师正确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十分重要。
  
  
  参考文献
  [1] 汤金石 赵锦全,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赵杰民,基本有机化工工厂装备.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1.活用教学形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样才能管理好工班级。本文主要谈谈本人当班主任以来的经验。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
期刊
【摘要】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科技產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行为方式,也改变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呢?这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中学生 学习 健康 对策    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已把我们带到了信息时代。神奇的网络已经来到我们
期刊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期刊
高尔基在谈创作经历时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同样,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也能营造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导”是为了“入”,课始播种了优质的“导”,课堂才会收获高效的“入”。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一些常用的导入方法。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
期刊
1.正确认识小学生的潜质   “小学生作文就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的练习,是初期写作,写作的萌芽阶段,是为真正写作打基础的阶段。因此,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把自己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写作水平上就更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可以从调动课堂的队伍、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的效果才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传道授业 课堂队伍 激发兴趣 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之人。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之下了,体育课的地位逐渐被削弱,体育课成了主课老师“上奉献课”的主要时间
期刊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注重理念创新,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形象 抽象问题 实践活动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工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叶圣陶先生也
期刊
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功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我就我校"335"课堂模式下小组的组建和运行管理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1.小组的组建  科学合理的人数分配和座位布局是小组良好运行的前提。为了方便在课堂上小组同学的合作交流,我制定了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