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标保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商标“使用”问题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商标因未使用丧失权利一事,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中国商标制度中关于商标的三年不使用问题,即商标获准注册满三年后,任何人可以以连续三年未使用商标为由提出撤销申请,如商标注册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真实有效的商标使用证据,商标将会无效。但该法条属于“不告不究”的法条,即如无人提出撤销申请,商标即使没有在市场上使用也处于法律存活的状态。但在海外商标申请和保护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商标申请人/注册人必须自己主动提交商标的使用证据以获准注册或维持商标的有效性,如美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其中,美国的制度是相对完善且要求严格的,本文中笔者就美国商标申请/保护过程中可能导致丧失商标权利的商标使用问题进行梳理。
  先从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
  中国某企业Z公司于2014年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在申请过程中由于商标图片和商品描述不规范遭遇官方补正,经过答复成功克服官方审查意见,2015年底商标获准注册并初审公告,但由于未在官方指定时期内提交商标的使用证据,商标最终于2016年底被视为放弃后无效。
  案例二:
  中国某企业H公司于2006年提交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即通过马德里途径指定美国,经美国官方审查后,商标于2008年在美国获准注册,商标有效期至2016年。但在商标有效期内商标注册人未按照官方规定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真实有效的商标使用证据导致商标失效。
  以上两个案例包含了近年美国商标申请和保护过程中常见的导致商标失效的情形,导致该后果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商标注册人对美国商标使用制度的不熟悉和忽视,另一方面是使用证据留存和管理的不完善。为避免类似情形的发生,商标注册人要做好前述两个方面的工作。由于证据的留存和管理可以从企业制度方面解决,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商标制度对使用的要求,杜绝因不熟悉商标制度导致商标无效这种情况的发生。
  提及商标的使用,需先从美国的商标申请制度谈起。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商标制度是以“使用在先”为前提的,商标法明确规定,具有真实使用意图,并在诚实信用原则下、在商业中使用商标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注册。基于法律对“使用”的要求,商标的“使用”贯穿于商标的申请过程和注册后的有效期限内,按照商标是否获准注册分为两个阶段,即商标申请过程中和商标获准注册后,商标不同阶段对使用的要求不同:
  一、商标申请过程中的商标使用要求
  如上所述,美国的商标制度以“使用在先”为基本原则,申请人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时必须明确“申请基础”,“申请基础”共三项:1)“意图使用”;2)“已经使用”;3)“国外注册”。选择不同的申请基础,提交使用证据和使用声明的时间也不相同,但申请基础也不是申请人可以随心所欲选择的,详细规定见下表:
  序号 申请基础 适用条件 提交使用声明
  的时间和要求
  1 意图使用 商标尚未在指定的商品/服务项目上在美国市场使用时,选择该基础 商標通过官方审查且收到官方下发的核准通知时提交使用证据和声明
  官方给予6个月的时间来提交使用证据,如无法及时提交可以延期,最多可以延期5次,每次延期6个月,但需申请人给出合理的延期理由
  2 已经使用 商标已经在美国市场有真实的使用,使用的商品/服务项目与申请指定的商品/服务项目相同 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时一并提供商标的使用证据和商标最早使用日期
  如提交的证据不能满足官方的要求,后续官方会下发官方审查意见要求申请人进行修改和补充使用证据
  3 国外注册 商标已经在其他国家获准注册,可以依据该申请基础,但选择该申请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依据该基础申请商标时的指定商品等信息必须与提供的商标注册证保持一致 在商标申请过程中均无需提供使用证据
  基于以上对比,申请人需在申请提交前根据自己商标的使用情形选择最有利的申请基础,以尽快获取商标权利。
  二、商标获准注册后的商标使用要求
  根据美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获准注册后的有效期为10年,在有效期内,商标注册人需提交两次商标使用声明以维持商标的有效性,提交使用声明和证据材料的时间为:1)商标获准注册第5-6年间;2)办理商标续展时,即商标获准注册后第9-10年间。需注意事项为:
  1.获准注册后的商标的使用要求与申请基础无关,依据不同申请基础获准注册的商标的使用要求是一致的;
  2. 商标法明确规定了商标有效期内的商标使用声明和使用证据提交的时间,商标注册人需管理好相关时限,在商标有效期内合理使用商标,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真实有效的商标使用证据材料,就不会导致商标丧失权利;
  3. 提交的使用证据务必是在美国市场的使用证据;
  4. 提交的使用证据务必是在注册商标全部核准的商品/服务项目上的使用证据。
  最后,以一张图简单总结一下美国商标申请和有效期内对商标“使用”的要求:
  结语
  美国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其商标的保护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企业在进军美国市场时一定要在了解和熟悉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为商标的顺利注册和维持提供法律保障,为品牌价值提升保驾护航,为市场推进提供知识产权保障,从而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韩国专利法院(Patent Court of Korea),又称为韩国特许法院,于1998年3月1日在首尔成立,2000年3月1日迁至大田,是亚洲第一个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至今有近20年的审判历史。在我国成立知识产权法院近3年之际,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就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后三年的工作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汇报之后,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系以及知识产权法院建设面临着下一步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落地的背景下
期刊
2015年被知识产权行业称为“专利运营元年”,自国家启动专利运营战略以来,国内各类专利运营基金和专利运营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知的运营机构总计近600家,其中,工商备案的国内专利运营机构有118家,各類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或基金机构有472家。在这片如火如荼的专利运营浪潮里,多种商业模式缤彩纷呈,专利运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然而,因我国专利质量较低,专利运营的基础先天不足
期刊
9月14日,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诉讼案在完成相关的前期调查准备后,正式于北京知产法院开庭审理。据悉,本轮庭审主要围绕百度侵权的7项专利进行。这也意味着这场始于2015年且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专利拉锯大战有了实质性进展,到底谁胜谁负,答案即将揭晓。  搜狗诉百度的专利战,持续近两年之久,两轮17项侵权专利索赔数额高达2.6亿,涉及双方超6亿用户,战场也从PC端逐渐蔓延到移动端,其意义之深远,堪称名副其实
期刊
我进入专利咨询领域也有些年头了,在这个新兴的细分行业里,很幸运的是,先加入了“国家队”,有机会了解从政府到产业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现在又加入了完全市场化的“俱乐部”,知道了企业的真实需求,以及专利咨询的意义。  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发觉专利咨询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就从发展时间、相关参与机构和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等角度分享一些我的观察。  专利咨询1.0:To G  专利咨询,最开始是从To G开始的,
期刊
2017年9月5-6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专利年会(CPAC)——原“中国专利信息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顺应振兴实体经济的时代思潮,本届年会将主题定为“专利,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创新、专利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企业创新意识提升途径与动力以及专利领域的其他众多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金秋九月,正是北京最美
期刊
截至2017年6月30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完成交易宗数2961宗,累计交易金额9.19亿元,涉及专利交易2706宗,交易金额1.15亿元;2017年已完成交易宗数1074宗,交易金额合计3.16亿元,涉及专利交易945宗,交易金额1768.1万元;2016年共计完成交易宗数1795宗,交易金额合计5.32亿元,涉及专利交易1669宗,交易金额2616.14万元。  虽然在行业内有着骄人的业
期刊
根据钱伯斯在《2017亚太法律指南》中公布的中国地区顶尖知识产权诉讼律师事务所名单,国内有17家顶级知识产权律所上榜,其中就包括了恒都律师事务所。通过目前最完善的知识产权判决数据库“知产宝”检索案件代理数量以及总量后可以发现,在这17家律所中,恒都所代理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占比为16.47%,位居第一。将近六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都被恒都占据,足以彰显恒都在知识产权行业中的巨大影响力。然而,恒都并不仅仅是
期刊
2017年9月4日,在第八届中国专利年会(CPAC)开幕前夕,由英国RWS集团和英国Minesoft专利信息科技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一届“RWS/Minesoft专利生命周期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酒店成功举行,为专利年会的召开敲响了前奏。近四十位代表列席本次研讨会,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也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应邀出席。  RWS集团和Minesoft公司都是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均拥
期刊
人海茫茫,  彼此相遇即是一种缘分。  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  有些人转瞬间消失在各自生命里,  而有些人却能深深地烙进心底。  时光匆匆,  翩翩少年转瞬间已进入油腻的中年。  生命里很多人流星般来了又走了,  有多少人能陪着自己一直走下去?  不必追求答案,因为没有答案;  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刻,  珍惜這些彼此相伴的日子。  我们都是同路人,  在知识产权的道路上逐梦前行;  或许
期刊
以前流传过一篇文章叫《专利代理人与审查员的爱恨情仇》,具体的爱恨情仇如何形成已不大记得,但是我相信,如果专利代理人在面对“容易想到”、“常规技术手段”等审查意见时,应该颇有受到“一万点伤害”的感受。  审查意见答复是一项很专业的法律技术工作,因为,基于法律规定,创造性的评判有其固有的一套评判规则,对于多数技术人员出身的申请人或发明人而言,他们并不善于此,这也是审查员希望由专利代理人作审查意见答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