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些教师会习惯性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情,跟理科学习关系不大。尤其是数学解题中,部分教师认为不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需要让学生记住相关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等就可以了。这个认识并不正确,因为看似“分散”的数学知识实际上有紧密的联系,正因为知识的连贯性,所以数学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容易错过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机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数学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提炼数学信息的能力,快速、高效地解题。
【关键词】数学阅读;核心素养;传统文化;高考数学;实际应用
2020年高考尘埃落定,试题稳中有变,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积极导向作用。该试题新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重视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重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1]。
数学是高考中较难的一门学科,高考试题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很多看似很难的试题,摒弃多余信息后,就能回归到数学本身,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仍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除了立意较新、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之外,这几年的高考试题阅读量大,这也是学生认为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考查的知识点不变,但灵活的出题方式加上大量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要求很高,以致于学生被“困”在阅读材料中,对试题束手无策。
纵观近三年数学高考题,以全国卷Ⅱ为例,2019年的背景材料出现了“金石文化”“嫦娥奔月”等内容,2020年出现了“新冠”和“天坛数转”等内容,每一个来自实际生活的例子都分别了考查2—3个数学知识点,考查内容以数列、统计、概率为主,涉及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以上题目的共同点是阅读材料内容冗长复杂。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4题“嫦娥奔月”的问题,相关背景材料共有250多个字;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的相关背景材料有近500个字;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3题通过“新冠”问题考查数列知识,背景材料总共有150个字;第4题“天坛数转”的背景材料近120个字;第18题考查概率统计问题的相关背景材料有近300个字。
试题背景材料阅读量大,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从冗长的背景材料中挑选有效解题信息,让思维从中“跳”出来,迅速建立数学模型,对学生正确、快速解题至关重要。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背景材料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这就是数学可以用自己的学科语言来表达其他学科不能表达的内容的特点[2]。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数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复杂繁多的信息中快速挑选有用的题干信息,直奔主题,回归“数学”,快速高效解题。
1 加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试题越来越多。从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金石文化”“黄金分割点”问题,到2020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金字塔”与“弹钢琴”问题,数学高考试题做到了现代与古代的结合、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统一,在传统数学文化的背景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教材里有很多数学文化的实例,如杨辉三角、割圆术、秦久韶算法、高斯算法等传统数学文化知识,还有秦久韶、高斯、华罗庚、吴文俊等数学家,涉及数学与天气、数学与遗传、数学与彩票等,可以说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但在实际讲解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这是没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么不讲,要么让学生自己阅读,没有真正体现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价值。其实数学文化、数学名人小故事比起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励志教育等,在活生生的事例背景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特别是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文化。
2 关注时事政治和热门话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试题题量不变,但题目背景材料文字量大幅度增多,并且融入了生活元素,有不少与前沿科技、热门话题有关的内容,如“新冠”病毒、疫苗问题、“嫦娥”奔月、祁连山环保等,许多考生在阅读题目时不明就里,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关注热门话题,特别留意与概率统计、数列有关的实际背景材料。多关注这些材料,对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有很大帮助,不仅能丰富文科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即使理科考试中出现了相关材料,学生也不会感到陌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对学生增强做题的信心会有很大帮助,也能帮助学生减少考试中的恐慌心理,稳定情绪。信息时代,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甄别与详细了解各类信息。所以教师要将一些有用的前沿科技、热点话题等内容及时融入平时的教学和模拟试卷中,引导学生课下去关注与学习。教师要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试题中涉及的实际生活背景材料,一定要讲透,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引申、拓展背景材料,培养学生对涉及实际生活的应用问题的兴趣。
3 加大对题目阅读的训练
现在的数学高考试题,不再是单纯的数字问题,试题里夹杂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2020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新冠”“天坛数砖”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从中甄选有用、与解题有关的信息,摒弃多余的、与解题无关的内容,让问题回归数学本身,不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试题中导入数学问题的背景材料上。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学生题目阅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拿到题目后快速浏览,从背景材料中准确找到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有关的内容,将精力真正用于问题的解决中。快速准确找到解题需要的内容,这看似简单,但也需要学生大量练习。数学讲究严密与严谨,只有加强平时的数学阅读训练,练就一双“鹰眼”,学生一眼看去,才能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纯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4 处理好数学学习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但不能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割裂开来。纵观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其试题仍重视对数学“双基”的考查,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把握数学本质,“基于情境、問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高考试卷中百分之八十的试题仍是基础题,占到120分之多。
虽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但毕竟不同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培养。数学阅读本身还得依靠数学,离不开数字。所以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可以选择性阅读或片段式阅读为主,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教材每一章后面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名人小故事等都值得学生阅读与思考。教材必修一《对数的发明》中讲到了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中外历史上方程的求解》中讲到了拉格朗日与阿贝尔;教材必修二的祖暅原理、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等;教材必修三涉及的割圆术、概率与密码等阅读材料;教材必修四涉及的血压血糖变化与数学;教材必修五涉及的海伦—秦九韶公式、《购房中的数学》等数学知识都值得学生选择性阅读与思考,这些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数学常识,还对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有很大作用。总之,数学阅读应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绝对不能将数学学习与数学阅读割裂开来,不能因阅读而“阅读”。
数学的本质是数学应用、数学文化和数学探究以及理性思维,这就要求数学试题紧密联系实际,重视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科学体现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小妹.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福建中学数学,2016(6).
[2]关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亚太教育,2016(26).
【关键词】数学阅读;核心素养;传统文化;高考数学;实际应用
2020年高考尘埃落定,试题稳中有变,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积极导向作用。该试题新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重视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重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1]。
数学是高考中较难的一门学科,高考试题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很多看似很难的试题,摒弃多余信息后,就能回归到数学本身,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仍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除了立意较新、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之外,这几年的高考试题阅读量大,这也是学生认为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考查的知识点不变,但灵活的出题方式加上大量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要求很高,以致于学生被“困”在阅读材料中,对试题束手无策。
纵观近三年数学高考题,以全国卷Ⅱ为例,2019年的背景材料出现了“金石文化”“嫦娥奔月”等内容,2020年出现了“新冠”和“天坛数转”等内容,每一个来自实际生活的例子都分别了考查2—3个数学知识点,考查内容以数列、统计、概率为主,涉及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以上题目的共同点是阅读材料内容冗长复杂。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4题“嫦娥奔月”的问题,相关背景材料共有250多个字;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的相关背景材料有近500个字;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3题通过“新冠”问题考查数列知识,背景材料总共有150个字;第4题“天坛数转”的背景材料近120个字;第18题考查概率统计问题的相关背景材料有近300个字。
试题背景材料阅读量大,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从冗长的背景材料中挑选有效解题信息,让思维从中“跳”出来,迅速建立数学模型,对学生正确、快速解题至关重要。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背景材料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这就是数学可以用自己的学科语言来表达其他学科不能表达的内容的特点[2]。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数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复杂繁多的信息中快速挑选有用的题干信息,直奔主题,回归“数学”,快速高效解题。
1 加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试题越来越多。从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金石文化”“黄金分割点”问题,到2020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金字塔”与“弹钢琴”问题,数学高考试题做到了现代与古代的结合、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统一,在传统数学文化的背景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教材里有很多数学文化的实例,如杨辉三角、割圆术、秦久韶算法、高斯算法等传统数学文化知识,还有秦久韶、高斯、华罗庚、吴文俊等数学家,涉及数学与天气、数学与遗传、数学与彩票等,可以说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但在实际讲解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这是没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么不讲,要么让学生自己阅读,没有真正体现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价值。其实数学文化、数学名人小故事比起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励志教育等,在活生生的事例背景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特别是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文化。
2 关注时事政治和热门话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试题题量不变,但题目背景材料文字量大幅度增多,并且融入了生活元素,有不少与前沿科技、热门话题有关的内容,如“新冠”病毒、疫苗问题、“嫦娥”奔月、祁连山环保等,许多考生在阅读题目时不明就里,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关注热门话题,特别留意与概率统计、数列有关的实际背景材料。多关注这些材料,对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有很大帮助,不仅能丰富文科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即使理科考试中出现了相关材料,学生也不会感到陌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对学生增强做题的信心会有很大帮助,也能帮助学生减少考试中的恐慌心理,稳定情绪。信息时代,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甄别与详细了解各类信息。所以教师要将一些有用的前沿科技、热点话题等内容及时融入平时的教学和模拟试卷中,引导学生课下去关注与学习。教师要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试题中涉及的实际生活背景材料,一定要讲透,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引申、拓展背景材料,培养学生对涉及实际生活的应用问题的兴趣。
3 加大对题目阅读的训练
现在的数学高考试题,不再是单纯的数字问题,试题里夹杂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2020年数学高考试题涉及“新冠”“天坛数砖”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从中甄选有用、与解题有关的信息,摒弃多余的、与解题无关的内容,让问题回归数学本身,不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试题中导入数学问题的背景材料上。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学生题目阅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拿到题目后快速浏览,从背景材料中准确找到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有关的内容,将精力真正用于问题的解决中。快速准确找到解题需要的内容,这看似简单,但也需要学生大量练习。数学讲究严密与严谨,只有加强平时的数学阅读训练,练就一双“鹰眼”,学生一眼看去,才能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纯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4 处理好数学学习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但不能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割裂开来。纵观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其试题仍重视对数学“双基”的考查,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把握数学本质,“基于情境、問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高考试卷中百分之八十的试题仍是基础题,占到120分之多。
虽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但毕竟不同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培养。数学阅读本身还得依靠数学,离不开数字。所以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可以选择性阅读或片段式阅读为主,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教材每一章后面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名人小故事等都值得学生阅读与思考。教材必修一《对数的发明》中讲到了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中外历史上方程的求解》中讲到了拉格朗日与阿贝尔;教材必修二的祖暅原理、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等;教材必修三涉及的割圆术、概率与密码等阅读材料;教材必修四涉及的血压血糖变化与数学;教材必修五涉及的海伦—秦九韶公式、《购房中的数学》等数学知识都值得学生选择性阅读与思考,这些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数学常识,还对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有很大作用。总之,数学阅读应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绝对不能将数学学习与数学阅读割裂开来,不能因阅读而“阅读”。
数学的本质是数学应用、数学文化和数学探究以及理性思维,这就要求数学试题紧密联系实际,重视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科学体现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小妹.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福建中学数学,2016(6).
[2]关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亚太教育,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