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简洁高效,并且十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从主要特点来看,情境教学主要具有立体化、具体化以及形象化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为此,笔者将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反思,谈一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教学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遗传、细胞等几个方面,尽管涉及到的领域比较窄,但是在深度方面是有一定提升的,而且各种规律和定理会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的课程当中,知识之间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不难发现,很多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不是双手可触、肉眼可见,所以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因此,为了增加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法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进行更加紧密地融合,并且要不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改进。这样一来,可以更加自然地开展生物知识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问题抛引创设法
  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有一些问题是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的,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要尽量避免引入过于宽泛的情境,这样通常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理解中无法聚焦。为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尽可能以一个“引子”为切入点。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从而借助问题的抛引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借助这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探索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内容为例,我根据细胞从增殖到凋亡的全过程,抓住“物象变化”进行了问题的设计。具体来讲,我引导学生选择某种动物或者植物,根据其从少到多、从无到有、从新鲜到衰败呈现出来的肉眼可以看见的或者看不到的指标进行了问题的设计。如,我要求学生在课下任意采摘了一朵比较新鲜的野花,观察这朵鲜花从刚刚摘下来的那一刻,一直到枯萎的时候,这一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朵鲜花的外在变化与细胞的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变成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另一方面,借助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了牵引,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方向、有目的地思考。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具体场景创设法
  无论在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以致用”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将情境内容局限在比较枯燥和单一的理论知识当中,而是需要将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可以尝试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加生动与直观的呈现。
  例如,在“通过激素的调节”这一节中,“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糖尿病,学生并不陌生,诱发这种病的直接原因就是血糖过高。学生只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物质,同时,糖尿病人在日常的饮食中也是十分讲究的。于是,围绕“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内容,我结合一个具体场景,创设了活动化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活动中,需要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外选几名学生扮演咨询糖尿病注意事项的病人。在这样的情境对话中,需要对糖尿病的病发原理是什么?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什么?等问题进行咨询和回答。最终,通过这种现实情境的代入,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了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的熟练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模拟实验创设法
  实验是生物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因此,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实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实验的情境创设方式,不但可以在动手操作中使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本质规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教学“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内容时,学生学习了三种检验的方法。在实验活动中,我将其设计为“美食营养鉴赏”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像評测员一样,用实验的手段对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是否像广告中宣传的一样。最终,通过将实验活动融入于趣味的情境当中,不但使实验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了生物实验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情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情境当中更好地接触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方春映.浅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6):53.
  [2]汤和平.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1):95-9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展开,分析生活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对生活化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阐述,基于此提出此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方法,以学生自身、所处环境、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引言:  在初中阶段,除了几门基础课程之外,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渐渐得到重视,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教学方面存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需要秉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组织班级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使其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何为文明礼仪、何为是非对错、如何坚守学习信念,等等。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始终铭记自己的管理职责,以专业、高超的管理活动来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从以人文关怀去呵护学生、以尊重态度与学生交往、善于沟通与聆听三个角度来分析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小学班
期刊
摘 要: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针对以往的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现阶段小学教师们研究的重点。由此,本文以分数部分的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为例进行研究,发掘原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优化,希望能够对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做出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探究  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不仅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也逐渐被普遍运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编辑教学课件,使得课堂教学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其激发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进行具体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农村;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
期刊
摘 要:在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而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实现学生品德有效培养的有效手段,其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重视起来,采用有效的教学调整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即是指有效化的教学,其是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的,而为了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管是知识获取还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均与班主任管理息息相关。在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班级,而班级的灵魂人物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不仅兼顾着重要的班级管理工作,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量大,难度高,很多方面的管理始终存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本文进行了探究,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启迪。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差异策略;任务驱动;联系生活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最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中被提出,继而得到了国内外教育学者的重视和推崇。有效教学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摘 要: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应该积极进行变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法治元素,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成长为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策略  法治意识是高中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更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就发生了变化,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影响着农村体育教学的质量。面对这样的问题,体育教师需要寻找解决的方案,并加以实施来解决当前农村初中体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如何实现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完善设施;师生互动;加强锻炼  面对当前农村初中体育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初中体育教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教材,还应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内化教材,提升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通过课外拓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历史感知,构建学生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学科互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为综合迎考打下基础。  关键词:课外拓展;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但是若只是拘泥于教材,则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