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一直备受关注,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重点探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寻求利于学生接受,贴近生活认知的方式,兴趣实践做引线、思维习惯为基础,让学生们乐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异向思维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空间。
关键词:异向思维;学习热情;大胆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94-01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破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学的思想方法中比较分析的方法、建模的方法、推理的方法、转化的方法、统计的方法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还可适当渗透一些异向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善于在不同的思维方向找出相同的答案,并指导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有关问题。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逆向思维
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进行为结构与知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习惯于机械模仿,不会独立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灵活地运用发现法、讨论法、类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努力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提出“自主学习活动”的框架,以包容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上述活动式学习。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存在着一种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当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会油然而生时;他们得学习活动的难度、浓度和期望达到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从而产生好多不同的见解与异向答案,培养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异向思维体验数学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既可加从不同角度、不同答案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广泛价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试一试、摸一摸的操作过程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统计”之前,让学生先自己收集相关数据,并把它记录下来以供上课使用,这样远比老师直接提供数据要真实有趣的多,而且由于学生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因此记忆的比较深刻。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可操作性的活动,通过异向思维让学生发觉、体验数学的奥妙与乐趣。
三、通过优化实践活动促进异向思维发展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破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异向思维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如:学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后,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一块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有些同学说可以把石头看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有些同学就想到把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因为把石头放入长方体容器中,记录下水升高的高度,求出水升高部分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这种方法不但可行而且比较精确。从中渗透了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启发学生以后我们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问题来解决。
四、建立赏识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异向思维品质的生成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多样化的评价可以让稳定学生学习兴趣,但不管再好的评价方式只要学习一长,就会失去作用,所以要常变常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地改善学习的进程,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学生的学习是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出现偏差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有针对进行控制与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不宜只采用考试成绩。在评价人上,可由老师评价,也可由学生、小组长评价,但都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如“你的想法于众不同,老师为你鼓掌。”,课堂上,经常设个“奖项”,如:最佳思路奖、“数学发明奖”……给学生封个“奖”,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何种提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养成自己监测自己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也会有效的锻炼学生异向思维品质。
五、通过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异向思维品质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求异精神的支持,敢于提出质疑,勇于提意见,乐于另辟解决思路,是加强创新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枟几分之一枠的内容时,笔者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向学生们导入异向思维。在基本概念的讲解后,我先通过等分苹果的正确例子巩固学生们的理解,觉得学生们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继续提出检验问题:“平均分一个月饼,我横竖各切一刀,其中的一份是月饼的二分之一对吗?”有学生没反应过来回答是,部分同学已经意识到不对,但只是小声地在下面议论,但是也有几个同学大胆举手指出不对之处:“切两刀就变成四份了,所以应该是四份之一。”老师表扬了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并告诉学生们,数学需要质疑,不能钉死在一个想法上,要综合问题的要素,大胆设想,勇于解决。这堂课下来,学生们对数学的异向思维明显宽阔了许多。
总之,要让学生绽放异向思维的火花,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运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采用多种策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促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事。在此基础上,创造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数学产生油然而生的敬意,学生才能主动学、创造学。正像杜威在《做数学》中所倡导的:学数学就是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即“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五所师范大学合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3]胡玉梅.选择创新解题思路的几个途径[M].数学教学研究,甘肃,2002.
关键词:异向思维;学习热情;大胆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94-01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破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学的思想方法中比较分析的方法、建模的方法、推理的方法、转化的方法、统计的方法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还可适当渗透一些异向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善于在不同的思维方向找出相同的答案,并指导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有关问题。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逆向思维
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进行为结构与知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习惯于机械模仿,不会独立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灵活地运用发现法、讨论法、类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努力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提出“自主学习活动”的框架,以包容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上述活动式学习。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存在着一种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当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会油然而生时;他们得学习活动的难度、浓度和期望达到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从而产生好多不同的见解与异向答案,培养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异向思维体验数学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既可加从不同角度、不同答案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广泛价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试一试、摸一摸的操作过程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统计”之前,让学生先自己收集相关数据,并把它记录下来以供上课使用,这样远比老师直接提供数据要真实有趣的多,而且由于学生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因此记忆的比较深刻。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可操作性的活动,通过异向思维让学生发觉、体验数学的奥妙与乐趣。
三、通过优化实践活动促进异向思维发展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破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异向思维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如:学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后,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一块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有些同学说可以把石头看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有些同学就想到把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因为把石头放入长方体容器中,记录下水升高的高度,求出水升高部分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这种方法不但可行而且比较精确。从中渗透了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启发学生以后我们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问题来解决。
四、建立赏识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异向思维品质的生成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多样化的评价可以让稳定学生学习兴趣,但不管再好的评价方式只要学习一长,就会失去作用,所以要常变常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地改善学习的进程,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学生的学习是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出现偏差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有针对进行控制与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不宜只采用考试成绩。在评价人上,可由老师评价,也可由学生、小组长评价,但都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如“你的想法于众不同,老师为你鼓掌。”,课堂上,经常设个“奖项”,如:最佳思路奖、“数学发明奖”……给学生封个“奖”,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何种提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养成自己监测自己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也会有效的锻炼学生异向思维品质。
五、通过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异向思维品质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求异精神的支持,敢于提出质疑,勇于提意见,乐于另辟解决思路,是加强创新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枟几分之一枠的内容时,笔者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向学生们导入异向思维。在基本概念的讲解后,我先通过等分苹果的正确例子巩固学生们的理解,觉得学生们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继续提出检验问题:“平均分一个月饼,我横竖各切一刀,其中的一份是月饼的二分之一对吗?”有学生没反应过来回答是,部分同学已经意识到不对,但只是小声地在下面议论,但是也有几个同学大胆举手指出不对之处:“切两刀就变成四份了,所以应该是四份之一。”老师表扬了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并告诉学生们,数学需要质疑,不能钉死在一个想法上,要综合问题的要素,大胆设想,勇于解决。这堂课下来,学生们对数学的异向思维明显宽阔了许多。
总之,要让学生绽放异向思维的火花,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运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采用多种策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促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事。在此基础上,创造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数学产生油然而生的敬意,学生才能主动学、创造学。正像杜威在《做数学》中所倡导的:学数学就是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即“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五所师范大学合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3]胡玉梅.选择创新解题思路的几个途径[M].数学教学研究,甘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