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有感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0多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充分证明了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引领下,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在加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和解答当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The report of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ointed out: In order to build a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ontinue to giv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distinctive practical features,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the more than 8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made two historic leaps, forming a series of major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 Fully prov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practicality, nationality and the times i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ism. We must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acticality,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times and step up publicity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thoroughly study and answer the major realities facing the present age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grass-roots cadres and masses of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其他文献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拥有数千万华侨华人的历史机遇以及华侨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机遇”,并把生活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华侨华
邓小平民族思想,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上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创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而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特点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
《反杜林论》“哲学编”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哲学教程》的过程中所完成的一部哲学论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
对毛泽东为什么抛弃自由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成毛泽东思想上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巨大的战争漩涡中,暴力活动遍
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发展。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制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出发点,重点与非重点的对立统一是区域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蛋白。早期研究证实,HMGB1可作为 DNA 结合蛋白参与维持 DNA 构象和核小体结构的稳定,也可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转
综观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理论建设是一个根本特点和重要优势:理论建设引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强化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后现代方法作为批判理性、知识与权力的途径和策略,一般可以概括为解构与考古学/系谱学两种分析形式,其在具体分析中则表现出相对主义、非理性和互文性等特点.作为坚守马克思
西班牙共产党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发生了七次分裂,80年代再次发生分裂,一分为三。西班牙共产党分裂的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正确处理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严格区分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