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反杜林论》"哲学编"

来源 :高校理论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杜林论》“哲学编”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哲学教程》的过程中所完成的一部哲学论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和透彻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体系化的第一部著作,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 Anti-Duhring and Philosophical Editing are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done by Engels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Herr Duhring’s Philosophical Course. For the first time, Engels elaborates on Marxist philosophy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ngels criticized various erroneous views of Turin, positively discussed the monism of materialism, the reflection theory of materialism, the space-time view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concept of movement and life, elabora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taphysics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three main laws of dialectics are analyzed and argued in detail,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kes a scientific and thorough explanation of social history, morality and law. This is the systematic and systematic first book of Marxist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xtbook for our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种思潮,否认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特别是其中关于允许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改革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体现了新的价值转向,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实质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自然界.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
在雷击过程中,雷电流沿风电机组塔筒注入接地网,会引起接地网的地电位升高.为更好地研究雷击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对风电机组及其输变电设备产生的影响,采用场路结合的思想建立接
两极分化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详细阐述和深入分析邓小平在现代化进程中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改革开放中的主要疑点和难点问题做了认真回答
笔者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同时,选取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以及社会活动载体,进行分析探究。比较全面的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
费尔巴哈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突破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整个体系,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且在哲学史上首次对人进行了全面的界说,形成了具有其鲜明特征的"人本学",并把人本主义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拥有数千万华侨华人的历史机遇以及华侨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机遇”,并把生活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华侨华
邓小平民族思想,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上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创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而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特点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