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是唯一的省级使用单位,其中的文综地理试题,保持了近年高考突出能力考查、注重知识运用的风格,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在内容上有延续、有发展、有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一、2014年试题分析
(一)对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要求更高
在整个文综卷的地理试题中,已经没有单纯的记忆题,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所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提取与解题相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而试题材料的呈现,包括文字和图像两种形式。
如选择题第1、2、3题,解题的关键思维点是对文字和图像两种材料信息的正确提取和运用。第1小题正确选项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对答题干扰比较大的选项是“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考生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很有可能会选择D,但如果注意到文字材料中所说的“产品全部销往美国”这个信息,便可以确定D选项中“扩大国际市场”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第2、3题则需要认真阅读“图1”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信息,再通过整合信息,才能得出“生产环节在销售价格中所占比例很小”的正确结论。
今年的地理考题,图像信息较去年略有增加,除“图1”是结构示意图外,其余都是地图。每幅图考查的角度不尽相同:“图2”重点考查考生根据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考生通过空间定位可以快速解决第4题,并为解答第6题提供思考的方向;“图3”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地图中的地理位置判断某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并根据图中的位置、交通、国界等区域信息解决城市区位的有关问题;“图5”重点考查考生能否从地形图中提取河流和运河的走向、分布等特征信息,用以解答第36(1)题,同时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图例和等高线知识提取“该区域沼泽分布广、地势低的特点”信息,用以解答第36(2)题;“图6”的气候图是分析第39(2)题的主要依据,考查的是读取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等有关信息的能力。
尽管地理试题中的图像信息较去年有所增加,对考生读图能力的考查面较广,但试题中没有新图、难图,图像与题目之间结合得非常自然,因此,图像不是解题的障碍,而是解题的助手。关键在于,考生如何从图像所给出的众多信息中提取到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信息。
此外,试题还考查了考生从问题中找寻答题方向的能力。如第36题,4个小问题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对考生判断并确定答题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由此可见,命题者在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教师在复习指导时应对学生加强信息提取能力的系统培养、有效训练:重要的不是读出信息的量,而是读出对解题有价值的关键信息。
(二)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
每年的地理高考非选择题,都有对考生审题要求比较高的题目,如今年的第36(4)题,题目要求“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很多考生将其误答为H港港口的形成条件,其实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分析的重点是筑港条件;而前者即本题的要求,重点是分析影响货物运输量的港口腹地的经济驱动因素。
今年的试题还特别强调了从问题的逻辑性中寻找答题思路,这是一种新的审题思路。比较典型的是第36题,该题4个小问题依次为:(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显然,这4个小问题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其逻辑顺序如下:沿海运河开凿前,图示地区水运条件尤其是沿海运输条件不理想(因为运河平行于海岸线,且离海岸线很近,如果沿海航运非常顺畅,沿海运河的开挖意义就不大了),所以有必要开凿沿海运河;由于沿海运河开凿的工程量小、利于施工,这一设想容易成为现实;沿海运河开凿后,原来的不利因素得到改善,对H港成为沿海最大的港口有一定的作用。从这4个小问题的逻辑关联性可以看出,“(1)”和“(3)”是互相对应的,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小题去分析答题方向,很难找准思路:“(1)”仅从题目看,并不容易看出其答题的重点在“不利条件”,而按照平常的答题模式去确定答题思路会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很多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就是犯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平均用力”的错误,对“不利条件”答得不够全面,因此难以得到高分;“(3)”如果不能紧扣“(1)”中的不利因素去简述沿海运河开凿后形成的优势,也很难准确作答、获得高分。可见,该题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已经突破了以往从题目的字面上进行审题的框架,而要求考生从整个题组和题目素材的整体上去把握题意,弄清楚整个题目的逻辑思路,唯有如此,考生才有可能在大方向上准确把握答题思路。这是从较高的角度考查文综四大能力中的“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也是对考生思维格局的一种考查。虽然这个题目并不一定就代表了将来高考地理命题的方向,但是,它提示我们:指导学生提高审题的意识、建立审题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我们有必要将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备考的一项重要指标去抓实抓好。
(三)注重知识与材料的结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地理高考题,题目与材料的契合度很高,如果抛开所给材料,单纯运用课本知识去解题,很难得高分。
如选择题第10、11题,考的是影响甲地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从理论上讲,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而要找出主导因素,必须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该题的准确思路。
非选择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如果仅仅依赖答题模式进行分析和解答,考生很难拿到较高的分数。如第36(3)题“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该题所考查的运河航运优势非常特殊,与考生平时学习和考试中所接触到的运河知识不尽相同:考生平时了解到的运河都是以沟通难以联通的两个海域或不同地区多条内陆河流为目的,而该题中所考查的沿海运河非常靠近海岸线并与海岸线接近平行,与沿海航运对河流的沟通作用“几乎是重复”的,如果根据一般运河的作用来答题,思路就会偏离题意。事实上,绝大部分考生也正是忽略了材料中沿海运河的这一特殊性,照着一般的答题模式答题,因此在该题中得分很低。 在近年的高考评卷中我们发现,多数考生在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中呈现出过度依赖答题模式的现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找不出固有的答题模式,得分率就会很低;最要紧的是,考生往往会在答题过程中生搬照套答题模式中的语言和文字,不能根据题目中的具体问题和材料中所给出的素材进行具体的分析,这说明考生对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相对薄弱,提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加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不应满足于仅仅记住什么答题模式和课本知识。
(四)通过强调答题思路的逻辑性,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近年的地理考题越来越强调考生答题的逻辑性、严密性:通过观察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描述地理现象和规律的逻辑性,来考查考生思维过程的严密性。这在今年的地理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第39(2)题“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一题,题目的指向明确,只是要求从气候角度分析问题,而且给出的材料充分,既有棉花生长所需的适宜气候条件,也有英国伯明翰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依旧照着答题模式“走过场”,从“光、热、水”三方面去作答,罗列现象“气温低,光照不足,降水多”;而真正的答案,应是“纬度位置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强调的是“气温低”和“光照不足”这两个气候条件及其成因,即强调了分析问题的逻辑严密性及答题因果链的完整。
从考生的答题中我们还发现,考生已习惯于老师在平时评卷中的“按点给分”而乐于沿袭固有的答题模式,在答题中注意罗列关键词,而不能体现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甚至连语言的完整性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分析、描述、阐述”,“基本看不出”考生的思维过程。这反映出我们一线教师在备考时确实存在如下问题:过多地关注学生答题的结果,而对学生思维的过程关注不足,对学生答题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要求不高。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
在引导学生练习往年试卷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常见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试题中划出关键词,这显然不够。地理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的是有用的信息,有的是无用的信息。学生答题时,重要的不是读出多少信息量,而是能否找出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信息提取方法,提高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信息提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审题模式
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在平时讲题和引导学生做题时强化审题环节,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强化先审再讲、先审再做,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致于在考试答题时丢三落四,没看清楚题目意思就匆忙动手。另一方面是强化审题步骤,如审题型、审设问、审材料、审分值等。
除了培养审题意识,教师还要注意教授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平时训练时对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做出归纳、分析、建模,给予学生分门别类的指导。
(三)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学生针对材料中出现的不同的区域特征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教师不应满足于让学生记住答题模式和课本知识,而应让学生将知识结合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加以灵活运用。
(四)对学生的答题语言进行规范化与逻辑完整性训练
多年以来,高考评卷都是“按点给分”,答对关键词即可得分。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同样教导学生“按点给分”,就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以为答题就是罗列关键词,长期下来,便会使学生养成“不入脑用脑”的习惯,而不再关心答题的语言是否规范、答题内容的逻辑关系是否完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格局的培养,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述和答题。教师只有在平时讲题、做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语言规范性和逻辑严密性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完整表述、说清楚因果,而不仅仅是罗列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学生的答题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也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高考考试的要求。
(责编 白聪敏)
一、2014年试题分析
(一)对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要求更高
在整个文综卷的地理试题中,已经没有单纯的记忆题,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所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提取与解题相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而试题材料的呈现,包括文字和图像两种形式。
如选择题第1、2、3题,解题的关键思维点是对文字和图像两种材料信息的正确提取和运用。第1小题正确选项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对答题干扰比较大的选项是“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考生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很有可能会选择D,但如果注意到文字材料中所说的“产品全部销往美国”这个信息,便可以确定D选项中“扩大国际市场”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第2、3题则需要认真阅读“图1”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信息,再通过整合信息,才能得出“生产环节在销售价格中所占比例很小”的正确结论。
今年的地理考题,图像信息较去年略有增加,除“图1”是结构示意图外,其余都是地图。每幅图考查的角度不尽相同:“图2”重点考查考生根据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考生通过空间定位可以快速解决第4题,并为解答第6题提供思考的方向;“图3”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地图中的地理位置判断某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并根据图中的位置、交通、国界等区域信息解决城市区位的有关问题;“图5”重点考查考生能否从地形图中提取河流和运河的走向、分布等特征信息,用以解答第36(1)题,同时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图例和等高线知识提取“该区域沼泽分布广、地势低的特点”信息,用以解答第36(2)题;“图6”的气候图是分析第39(2)题的主要依据,考查的是读取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等有关信息的能力。
尽管地理试题中的图像信息较去年有所增加,对考生读图能力的考查面较广,但试题中没有新图、难图,图像与题目之间结合得非常自然,因此,图像不是解题的障碍,而是解题的助手。关键在于,考生如何从图像所给出的众多信息中提取到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信息。
此外,试题还考查了考生从问题中找寻答题方向的能力。如第36题,4个小问题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对考生判断并确定答题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由此可见,命题者在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教师在复习指导时应对学生加强信息提取能力的系统培养、有效训练:重要的不是读出信息的量,而是读出对解题有价值的关键信息。
(二)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
每年的地理高考非选择题,都有对考生审题要求比较高的题目,如今年的第36(4)题,题目要求“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很多考生将其误答为H港港口的形成条件,其实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分析的重点是筑港条件;而前者即本题的要求,重点是分析影响货物运输量的港口腹地的经济驱动因素。
今年的试题还特别强调了从问题的逻辑性中寻找答题思路,这是一种新的审题思路。比较典型的是第36题,该题4个小问题依次为:(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显然,这4个小问题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其逻辑顺序如下:沿海运河开凿前,图示地区水运条件尤其是沿海运输条件不理想(因为运河平行于海岸线,且离海岸线很近,如果沿海航运非常顺畅,沿海运河的开挖意义就不大了),所以有必要开凿沿海运河;由于沿海运河开凿的工程量小、利于施工,这一设想容易成为现实;沿海运河开凿后,原来的不利因素得到改善,对H港成为沿海最大的港口有一定的作用。从这4个小问题的逻辑关联性可以看出,“(1)”和“(3)”是互相对应的,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小题去分析答题方向,很难找准思路:“(1)”仅从题目看,并不容易看出其答题的重点在“不利条件”,而按照平常的答题模式去确定答题思路会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很多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就是犯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平均用力”的错误,对“不利条件”答得不够全面,因此难以得到高分;“(3)”如果不能紧扣“(1)”中的不利因素去简述沿海运河开凿后形成的优势,也很难准确作答、获得高分。可见,该题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已经突破了以往从题目的字面上进行审题的框架,而要求考生从整个题组和题目素材的整体上去把握题意,弄清楚整个题目的逻辑思路,唯有如此,考生才有可能在大方向上准确把握答题思路。这是从较高的角度考查文综四大能力中的“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也是对考生思维格局的一种考查。虽然这个题目并不一定就代表了将来高考地理命题的方向,但是,它提示我们:指导学生提高审题的意识、建立审题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我们有必要将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备考的一项重要指标去抓实抓好。
(三)注重知识与材料的结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地理高考题,题目与材料的契合度很高,如果抛开所给材料,单纯运用课本知识去解题,很难得高分。
如选择题第10、11题,考的是影响甲地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从理论上讲,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而要找出主导因素,必须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该题的准确思路。
非选择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如果仅仅依赖答题模式进行分析和解答,考生很难拿到较高的分数。如第36(3)题“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该题所考查的运河航运优势非常特殊,与考生平时学习和考试中所接触到的运河知识不尽相同:考生平时了解到的运河都是以沟通难以联通的两个海域或不同地区多条内陆河流为目的,而该题中所考查的沿海运河非常靠近海岸线并与海岸线接近平行,与沿海航运对河流的沟通作用“几乎是重复”的,如果根据一般运河的作用来答题,思路就会偏离题意。事实上,绝大部分考生也正是忽略了材料中沿海运河的这一特殊性,照着一般的答题模式答题,因此在该题中得分很低。 在近年的高考评卷中我们发现,多数考生在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中呈现出过度依赖答题模式的现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找不出固有的答题模式,得分率就会很低;最要紧的是,考生往往会在答题过程中生搬照套答题模式中的语言和文字,不能根据题目中的具体问题和材料中所给出的素材进行具体的分析,这说明考生对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相对薄弱,提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加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不应满足于仅仅记住什么答题模式和课本知识。
(四)通过强调答题思路的逻辑性,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近年的地理考题越来越强调考生答题的逻辑性、严密性:通过观察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描述地理现象和规律的逻辑性,来考查考生思维过程的严密性。这在今年的地理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第39(2)题“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一题,题目的指向明确,只是要求从气候角度分析问题,而且给出的材料充分,既有棉花生长所需的适宜气候条件,也有英国伯明翰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依旧照着答题模式“走过场”,从“光、热、水”三方面去作答,罗列现象“气温低,光照不足,降水多”;而真正的答案,应是“纬度位置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强调的是“气温低”和“光照不足”这两个气候条件及其成因,即强调了分析问题的逻辑严密性及答题因果链的完整。
从考生的答题中我们还发现,考生已习惯于老师在平时评卷中的“按点给分”而乐于沿袭固有的答题模式,在答题中注意罗列关键词,而不能体现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甚至连语言的完整性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分析、描述、阐述”,“基本看不出”考生的思维过程。这反映出我们一线教师在备考时确实存在如下问题:过多地关注学生答题的结果,而对学生思维的过程关注不足,对学生答题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要求不高。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
在引导学生练习往年试卷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常见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试题中划出关键词,这显然不够。地理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的是有用的信息,有的是无用的信息。学生答题时,重要的不是读出多少信息量,而是能否找出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信息提取方法,提高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信息提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审题模式
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在平时讲题和引导学生做题时强化审题环节,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强化先审再讲、先审再做,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致于在考试答题时丢三落四,没看清楚题目意思就匆忙动手。另一方面是强化审题步骤,如审题型、审设问、审材料、审分值等。
除了培养审题意识,教师还要注意教授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平时训练时对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做出归纳、分析、建模,给予学生分门别类的指导。
(三)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学生针对材料中出现的不同的区域特征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教师不应满足于让学生记住答题模式和课本知识,而应让学生将知识结合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加以灵活运用。
(四)对学生的答题语言进行规范化与逻辑完整性训练
多年以来,高考评卷都是“按点给分”,答对关键词即可得分。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同样教导学生“按点给分”,就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以为答题就是罗列关键词,长期下来,便会使学生养成“不入脑用脑”的习惯,而不再关心答题的语言是否规范、答题内容的逻辑关系是否完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格局的培养,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述和答题。教师只有在平时讲题、做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语言规范性和逻辑严密性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完整表述、说清楚因果,而不仅仅是罗列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学生的答题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也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高考考试的要求。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