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媒体特别在意传播和立场,关于传播,传统媒体在意的是我的发行量多少?我覆盖了多少省区?多少行业?多少年龄层?因为他要拉广告赚钱,然后才有钱发工资让记者生产内容。关于立场,传统媒体特别在意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两种心态是不是会面临变迁?我今天尝试着提出一个新观点:新媒体的走向,不再是传播和立场,而是参与和认同,这与传播和立场是相对的。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今天要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以媒体联盟的方式做公益。
碎片化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品牌
“欣赏”这个词用来形容传媒更准确,因为传媒本身可以把这个词拆成两个字。第一个字是“欣”,是说受众的状态,受众要欣然地去听去看,是愉快的,绝不是被动的。第二点是“赏”,也就是接收信息、资讯。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一条路径是基于发行的传播,他们希望覆盖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年龄层和更多的行业。一万人和十个人有什么区别?当然一万人更好了。可是时代在发生变化,每一个人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而且选择也越来越多,它被不同的信息所切分,从早上起来刷微博、看微信,上洗手间的时候听一听早间新闻,车堵在路上的时候听一听广播,打开PC端还能看到昨天晚上的《来自星星的你》。所以在每个人的时间都碎片化的时候,你再捕捉一万个人,他却只能把万分之一的精力给你,这个价值确实是不一样的。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二个路径是立场,以前纸媒的发行量很大,市场占有率很高。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媒体是非常成功的,它有特立独行的气质,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为路径,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但用80个报纸版面来阐释自己的立场和用8个屏,用5.5英寸的手机,哪个能更好地影响用户?一份都市类媒体的10个版变成20个版,它要变成区域板块,要覆盖一线城市所有市民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它把立场阐述得清清楚楚,但在这个过程当中80个版所描述的内容,在任何一个人心中已经模糊掉了。反而,8个屏的内容通过精准细分化的清晰定位,服务精准细分的人群,直接满足他们的诉求,却更容易被用户牢记。
新媒体传播的参与和认同
新媒体是一种浸润式的传播,它改变单向发行的思路为双向的参与互动,新媒体把对象放到内容体系里“浸泡”它。同时,由于浸润式的传播和工具的便利性,让再传播变得可能,哪怕只覆盖了10个人,当这10个人被“浸泡”之后,他很可再帮助你再“浸泡”他的10个好友,这10个人会继续往下“浸泡”他的朋友。他们是因为参与而认同,因为认同而参与。
但在纸质媒体里,让受众认同你的表达内容、方式,成本却很高。纸媒想要获得一万个人中一对伴侣的认同情况,其成本是很高的。因为理论上讲,纸媒要发行一万本(一万份、一万册)才能够最终抓取这些信息,当然这还不排除统计信息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纸媒做垂直细分统计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的发行成本和传播成本在那里摆着。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也摆在那里,它覆盖一万个人去寻找那一对伴侣和覆盖100个人寻找10个伴侣,它的成本基本上是一样的。
公益媒体联盟试验
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希望得到受众的认同,可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报纸上的新闻,阅读率最高的是社会新闻,而且是负面的社会新闻。为什么最具传播力的内容却并非是报纸最终想表达的立场?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没有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我们只是在尝试借助市场上已经有的渠道、技术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在好人好事新闻上做了一点点探索,让所有人甚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一起参与一起互动。
我们组织了一个媒体联盟,所有都市类媒体的社会新闻记者都可以进入到联盟里面。其次,每一个记者都可以发现当地的好人好事,这个记者会在版面上进行传播,传播的结果会在他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送,推送之后报纸本身的采访就是对好人好事的核实,在核实的基础上由当地都市报的负责人代表公众进行票决。如果传播媒体的技术够先进一点的话,我们希望直接由读者和受众来进行投票,最后进行奖励。媒体的品牌在这样的逻辑下能够得到受众的认知,而从品牌到认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参与到认同的过程。
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一线、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都市类报纸几乎都是我们的联盟成员。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用这个联盟发现312起案例,奖励848人,间接受益16000人,累计见报报道610篇,其中河南省的正能量、民众参与票决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全国最高的。
在2013年12月份的统计中,“天天正能量”是新浪微博公益类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最高的账号。从2013年8月份到今年3月份,在300多起的案例中,阿里公益基金为当事人、“正能量”者支付了200多万元。也是在这段时间内,正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超过了负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这也正是所有媒体希望看到的现象。
“西瓜皮”阿姨的正能量
2013年,上海有一位阿姨,在地铁上捡起了别人扔下的一块西瓜皮,被细心的网友正好拍到。于是网友发到微博上,一时间,所有市民都去积极地寻找这位阿姨。“天天正能力”支持每位网友转发微博表达意愿去寻找正能量的立场,一个转发我们就捐一块钱,虽然钱很少。但大概17个小时之后,这条微博转发的次数是2万次,占微博实时话题榜TOP2。
一个好人好事不仅能够调动公众的参与,甚至能实现跨区域、跨类型的媒体协作。《新闻晚报》的记者真的找到了这位阿姨,阿姨说她不需要这个钱,阿姨表示,她捡西瓜皮不是因为需要奖金,她希望这钱可以传递给更需要用钱的人那里。于是所有的观众“粉丝”共同参与到帮阿姨建言献策当中。这个事件让公众参与到一件好人好事的过程中,公众共同参与新闻事件的生产制造,要比公众参与到新闻的写作当中更重要。因为每一个受众、每一个接受者就是事件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和他自己的参与感,还包括“浸泡”式的认同,这是别的方式取代不了的。
后来,《武汉晚报》出的方案得到了阿姨的认同,他们找到了武汉新洲高考前三名的一位考生,其因家境贫困,68岁的奶奶为他挣学费。当记者找到这个考生时,他表示学费已经攒够,给更需要的人吧。于是,武汉的市民帮助这个考生再去考虑这个钱的走向。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方拿到现金,虽然现金并不多,也没有任何一方等待着公众去表扬和称赞。因为,让每一个公众能参与到这种公益性质的活动当中来才是最重要的。
从公益角度讲,我认为参与就是公益,但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我们认为认同才可能称其为媒介渠道,参与才能被认为是传媒。而传媒品牌,就是在这种认同和参与的前提下,得以实现的。
作者系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
碎片化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品牌
“欣赏”这个词用来形容传媒更准确,因为传媒本身可以把这个词拆成两个字。第一个字是“欣”,是说受众的状态,受众要欣然地去听去看,是愉快的,绝不是被动的。第二点是“赏”,也就是接收信息、资讯。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一条路径是基于发行的传播,他们希望覆盖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年龄层和更多的行业。一万人和十个人有什么区别?当然一万人更好了。可是时代在发生变化,每一个人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而且选择也越来越多,它被不同的信息所切分,从早上起来刷微博、看微信,上洗手间的时候听一听早间新闻,车堵在路上的时候听一听广播,打开PC端还能看到昨天晚上的《来自星星的你》。所以在每个人的时间都碎片化的时候,你再捕捉一万个人,他却只能把万分之一的精力给你,这个价值确实是不一样的。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二个路径是立场,以前纸媒的发行量很大,市场占有率很高。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媒体是非常成功的,它有特立独行的气质,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为路径,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但用80个报纸版面来阐释自己的立场和用8个屏,用5.5英寸的手机,哪个能更好地影响用户?一份都市类媒体的10个版变成20个版,它要变成区域板块,要覆盖一线城市所有市民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它把立场阐述得清清楚楚,但在这个过程当中80个版所描述的内容,在任何一个人心中已经模糊掉了。反而,8个屏的内容通过精准细分化的清晰定位,服务精准细分的人群,直接满足他们的诉求,却更容易被用户牢记。
新媒体传播的参与和认同
新媒体是一种浸润式的传播,它改变单向发行的思路为双向的参与互动,新媒体把对象放到内容体系里“浸泡”它。同时,由于浸润式的传播和工具的便利性,让再传播变得可能,哪怕只覆盖了10个人,当这10个人被“浸泡”之后,他很可再帮助你再“浸泡”他的10个好友,这10个人会继续往下“浸泡”他的朋友。他们是因为参与而认同,因为认同而参与。
但在纸质媒体里,让受众认同你的表达内容、方式,成本却很高。纸媒想要获得一万个人中一对伴侣的认同情况,其成本是很高的。因为理论上讲,纸媒要发行一万本(一万份、一万册)才能够最终抓取这些信息,当然这还不排除统计信息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纸媒做垂直细分统计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的发行成本和传播成本在那里摆着。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也摆在那里,它覆盖一万个人去寻找那一对伴侣和覆盖100个人寻找10个伴侣,它的成本基本上是一样的。
公益媒体联盟试验
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希望得到受众的认同,可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报纸上的新闻,阅读率最高的是社会新闻,而且是负面的社会新闻。为什么最具传播力的内容却并非是报纸最终想表达的立场?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没有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我们只是在尝试借助市场上已经有的渠道、技术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在好人好事新闻上做了一点点探索,让所有人甚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一起参与一起互动。
我们组织了一个媒体联盟,所有都市类媒体的社会新闻记者都可以进入到联盟里面。其次,每一个记者都可以发现当地的好人好事,这个记者会在版面上进行传播,传播的结果会在他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送,推送之后报纸本身的采访就是对好人好事的核实,在核实的基础上由当地都市报的负责人代表公众进行票决。如果传播媒体的技术够先进一点的话,我们希望直接由读者和受众来进行投票,最后进行奖励。媒体的品牌在这样的逻辑下能够得到受众的认知,而从品牌到认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参与到认同的过程。
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一线、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都市类报纸几乎都是我们的联盟成员。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用这个联盟发现312起案例,奖励848人,间接受益16000人,累计见报报道610篇,其中河南省的正能量、民众参与票决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全国最高的。
在2013年12月份的统计中,“天天正能量”是新浪微博公益类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最高的账号。从2013年8月份到今年3月份,在300多起的案例中,阿里公益基金为当事人、“正能量”者支付了200多万元。也是在这段时间内,正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超过了负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这也正是所有媒体希望看到的现象。
“西瓜皮”阿姨的正能量
2013年,上海有一位阿姨,在地铁上捡起了别人扔下的一块西瓜皮,被细心的网友正好拍到。于是网友发到微博上,一时间,所有市民都去积极地寻找这位阿姨。“天天正能力”支持每位网友转发微博表达意愿去寻找正能量的立场,一个转发我们就捐一块钱,虽然钱很少。但大概17个小时之后,这条微博转发的次数是2万次,占微博实时话题榜TOP2。
一个好人好事不仅能够调动公众的参与,甚至能实现跨区域、跨类型的媒体协作。《新闻晚报》的记者真的找到了这位阿姨,阿姨说她不需要这个钱,阿姨表示,她捡西瓜皮不是因为需要奖金,她希望这钱可以传递给更需要用钱的人那里。于是所有的观众“粉丝”共同参与到帮阿姨建言献策当中。这个事件让公众参与到一件好人好事的过程中,公众共同参与新闻事件的生产制造,要比公众参与到新闻的写作当中更重要。因为每一个受众、每一个接受者就是事件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和他自己的参与感,还包括“浸泡”式的认同,这是别的方式取代不了的。
后来,《武汉晚报》出的方案得到了阿姨的认同,他们找到了武汉新洲高考前三名的一位考生,其因家境贫困,68岁的奶奶为他挣学费。当记者找到这个考生时,他表示学费已经攒够,给更需要的人吧。于是,武汉的市民帮助这个考生再去考虑这个钱的走向。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方拿到现金,虽然现金并不多,也没有任何一方等待着公众去表扬和称赞。因为,让每一个公众能参与到这种公益性质的活动当中来才是最重要的。
从公益角度讲,我认为参与就是公益,但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我们认为认同才可能称其为媒介渠道,参与才能被认为是传媒。而传媒品牌,就是在这种认同和参与的前提下,得以实现的。
作者系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