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加强朗读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感悟美、体验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摆正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教学,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层次,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
  朗读现状分析:
  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 读课文, 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 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多媒体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 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 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很多时候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 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 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 :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 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2.迁移意象、触发联想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深情,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是,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明确了作品的情感,使自己比较容易走入到作品中,这时读起来自然情动辞发。
其他文献
我们可能认为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披露质量,可以改善投资者利益。本文研究表明,该论断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是正确的。基于一个投资者完全竞争的生产经济,本文分析从以下三方面展
期刊
随着南宁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南宁已经进入了地铁“双线”时代,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方便了市民出行,而作为老南宁主要交通要塞的亭子渡,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渐渐淡出人
期刊
本文对汽车驾驶与维修对排放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构建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指数,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脆弱性之间的关系作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体系脆弱性受其自身滞
错落有致的浙派民居、精巧别致的农家庭院、家规家训挂在厅堂,还有热闹盈盈的文化礼堂……走进一个个浙江美丽乡村,风光秀丽、风情各异,让人流连忘返.rn近年来,浙江坚持“塑
期刊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葡萄酒消费对一些重要的葡萄酒产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英国潮湿而寒凉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葡萄,因此英国人只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葡萄酒。英国人的选择范围很大,决定其选择的因素包括便捷性、消费的时尚和潮流,以及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当然还有葡萄酒的口味。  英国对于葡萄酒贸易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诸如其相对繁荣的经济、政治影响力,由一支强大海军支持的全球的贸易体系,以及稳定增长的中
如今,我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在隧道工程数量上也远超其他国家.随着隧道数量的增多,各种缺陷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对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