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校的学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工作相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技校、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意义重大。
关键词:技校;学生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理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改革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一、技校生自身的特点
一是总体素质低。技校生绝大多数都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他们在中学期间学习不好,厌学情绪严重,不愿学习文化课,各方面素质都偏低,因此,上不了好的中学或大学只得学门技术,想着将来凭一己之长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学生的自制能力有待提高。技校生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正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重要年龄段,也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外界环境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现。三是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易形成心理闭锁,不向外袒露。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也不希望成人干预他们的“隐私”。同时,他们又希望与人交流,愿意向“志同道合”的伙伴吐露秘密,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开放性和幼稚性。四是厌学心理普遍。有些技校学生时而说出“要学习,谁来技校啊”的消极语言。很多学生一进校就抱着混日子的消极思想,学习困难、抄作业、考试作弊、逃学等现象经常发生;也有一部分同学在踏入学校大门后,对现实很失望,这种不适应新环境的心理若不加调整,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我国技校一直以来基本是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作为根基。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强调统一的价值取向,推崇师道尊严,认为社会需要决定个人需要,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认可教师的权威。在“社会本位”价值观主导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缺乏主体性,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解放,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从其发端之初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在高校林立、大学扩张、生源渐少、社会疑虑的局面中探索出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直都是技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与传统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那种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以及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日益显露出它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茫然和无所适从”。学生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突出“能力本位”,以充满理性思维而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行为来促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一)学生管理的针对性不强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技校的学生们文化课水平较低,且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却拥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和潜质、思想较为活跃、个性比较张扬、社会交际能力亦较强,喜欢展示自我、接受新鲜事物,正是这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鲜明个性,便使得技校的学生管理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而不是只是实施“拿来主义”照搬其他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但根据对一些省份技校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技校没有进行针对性管理,仍是采取中专管理的旧模式或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这不但使得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技校学生们的特长和个性,不利于他们个人潜质的发挥。
(二)学生管理模式缺乏高职特色
技校的教育定位不同于本科教育以及中专教育,对此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要突破本科教育模式,中专教育模式,体现出技校的特色,但是就目前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分析,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没有与自己的教育特色相适应,结果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不能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技校学生综合素质要相对低于本科院校学生,而高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因此照搬它们的管理模式都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
(三)学生管理侧重制度化、忽视人性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对于技校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技校作为培养创新性、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场所,其管理的对象是思维敏捷、意识超前的学生,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学校形成以制度化管理为主,人性化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但是技校在学生管理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制度化管理,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管理工作会更加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会更低。
四、解决我国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的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要想更好地完成技校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通过学习得到提升。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健全的人格能让其在未来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主体精神,不断发展和超越,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开拓进取。第二,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目前由于我国基础文明教育在学生基础教育时期的缺失使许多学生直至大学阶段依然存在铺张浪费、懒惰等不良习惯,容易受消极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加强人文教育。有些高职学生在面对学习时通常态度十分消极,因而,身为学生管理人员,需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生活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开展学生自律工作,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小孩子在同一个房间里,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等工作人员回来以后再吃,然后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以后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发现没吃糖的孩子成人后在事业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很少有成就,并且失业率很高。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律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学校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倡导学生自觉自律势在必行。高校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也可以把学生会中具有明显管理职能的纪检部、生活部等组织分离出来,成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组织,加强对学生自律方面的指导、检查和引导。教师和辅导员带头自律,并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学生认清形势,做到真正自觉自律。通过倡导学生自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三)转变教育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使全体老师和学生充分了解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人何以要“讲文明、懂礼仪”,使学生明白个人修行在行为上的表现不是小事,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时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供适时的思想引导。而对于那些思想有问题,或者已经犯错的學生,要在充分了解问题的根源之后,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寻找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果。
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不断用新理念知道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办好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所有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怎样在中职学校开展对中职生的文化培养、技能培养以及对中职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矫正,怎样做到寓教于乐,怎样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胡佳.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17:145-146.
[2]胡艳华.新环境下技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6:230-231.
[3]乔艳花.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67-68.
[4]熊琳.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2014,11:54-56.
关键词:技校;学生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理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改革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一、技校生自身的特点
一是总体素质低。技校生绝大多数都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他们在中学期间学习不好,厌学情绪严重,不愿学习文化课,各方面素质都偏低,因此,上不了好的中学或大学只得学门技术,想着将来凭一己之长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学生的自制能力有待提高。技校生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正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重要年龄段,也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外界环境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现。三是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易形成心理闭锁,不向外袒露。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也不希望成人干预他们的“隐私”。同时,他们又希望与人交流,愿意向“志同道合”的伙伴吐露秘密,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开放性和幼稚性。四是厌学心理普遍。有些技校学生时而说出“要学习,谁来技校啊”的消极语言。很多学生一进校就抱着混日子的消极思想,学习困难、抄作业、考试作弊、逃学等现象经常发生;也有一部分同学在踏入学校大门后,对现实很失望,这种不适应新环境的心理若不加调整,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我国技校一直以来基本是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作为根基。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强调统一的价值取向,推崇师道尊严,认为社会需要决定个人需要,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认可教师的权威。在“社会本位”价值观主导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缺乏主体性,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解放,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从其发端之初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在高校林立、大学扩张、生源渐少、社会疑虑的局面中探索出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直都是技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与传统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那种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以及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日益显露出它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茫然和无所适从”。学生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突出“能力本位”,以充满理性思维而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行为来促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一)学生管理的针对性不强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技校的学生们文化课水平较低,且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却拥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和潜质、思想较为活跃、个性比较张扬、社会交际能力亦较强,喜欢展示自我、接受新鲜事物,正是这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鲜明个性,便使得技校的学生管理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而不是只是实施“拿来主义”照搬其他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但根据对一些省份技校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技校没有进行针对性管理,仍是采取中专管理的旧模式或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这不但使得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技校学生们的特长和个性,不利于他们个人潜质的发挥。
(二)学生管理模式缺乏高职特色
技校的教育定位不同于本科教育以及中专教育,对此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要突破本科教育模式,中专教育模式,体现出技校的特色,但是就目前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分析,技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没有与自己的教育特色相适应,结果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不能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技校学生综合素质要相对低于本科院校学生,而高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因此照搬它们的管理模式都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
(三)学生管理侧重制度化、忽视人性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对于技校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技校作为培养创新性、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场所,其管理的对象是思维敏捷、意识超前的学生,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学校形成以制度化管理为主,人性化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但是技校在学生管理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制度化管理,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管理工作会更加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会更低。
四、解决我国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的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要想更好地完成技校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通过学习得到提升。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健全的人格能让其在未来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主体精神,不断发展和超越,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开拓进取。第二,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目前由于我国基础文明教育在学生基础教育时期的缺失使许多学生直至大学阶段依然存在铺张浪费、懒惰等不良习惯,容易受消极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加强人文教育。有些高职学生在面对学习时通常态度十分消极,因而,身为学生管理人员,需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生活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开展学生自律工作,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小孩子在同一个房间里,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等工作人员回来以后再吃,然后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以后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发现没吃糖的孩子成人后在事业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很少有成就,并且失业率很高。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律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学校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倡导学生自觉自律势在必行。高校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也可以把学生会中具有明显管理职能的纪检部、生活部等组织分离出来,成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组织,加强对学生自律方面的指导、检查和引导。教师和辅导员带头自律,并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学生认清形势,做到真正自觉自律。通过倡导学生自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三)转变教育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使全体老师和学生充分了解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人何以要“讲文明、懂礼仪”,使学生明白个人修行在行为上的表现不是小事,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时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供适时的思想引导。而对于那些思想有问题,或者已经犯错的學生,要在充分了解问题的根源之后,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寻找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果。
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不断用新理念知道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办好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所有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怎样在中职学校开展对中职生的文化培养、技能培养以及对中职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矫正,怎样做到寓教于乐,怎样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胡佳.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17:145-146.
[2]胡艳华.新环境下技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6:230-231.
[3]乔艳花.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67-68.
[4]熊琳.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2014,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