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这是一次对亚欧大陆和非洲热土的重要访问,这是一次友谊之旅、互信之旅、合作之旅。 应亚美尼亚共和党、罗马尼亚政府、斯洛文尼亚政府、肯尼亚政府、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11年4月11日至24日对上述五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文化部部长蔡武,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广电总局副局长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对亚欧大陆和非洲热土的重要访问,这是一次友谊之旅、互信之旅、合作之旅。
应亚美尼亚共和党、罗马尼亚政府、斯洛文尼亚政府、肯尼亚政府、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11年4月11日至24日对上述五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文化部部长蔡武,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等陪同出访。
在这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初春,李长春一行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亚美尼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来到肯尼亚、莫桑比克,带去问候、祝愿与友谊,收获理解、合作与希望,又一次把中国人民与亚欧非五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传统友谊历久弥新
“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盟友”,“全天候的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好朋友”,话语温暖,情谊切切,饱含着中国与亚欧非五国的深厚传统友谊。正如李长春出发前向全团人员作出的指示,这次到访的国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我们此访就是要带去中国人民的问候和祝福,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给亚欧非地区的人民。访问期间,李长春身体力行,在一言一行中都表达了对亚欧非地区人民的友谊与真情。代表团所到之处,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热情友好的高规格接待,各国人民用他们对待客人的最高礼遇欢迎来自中国的贵宾,鲜花、掌声衬托着热烈交流的氛围,汇成一片友谊的海洋。
李长春相继会见了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
其他文献
穿越漫长的国境线, 穿越喜马拉雅深处的激流深谷和崇山峻岭, 穿越种族、语言与宗教的隔阂, 一个全新的喜马拉雅考古时代已经到来。 在雪山洁白无瑕的映照下, 在荒芜寂静的高原深处, 一群现代人慢慢地已经跟上了 喜马拉雅先民的蹒跚坚韧的步伐, 开始触摸到“世界第三极文明” 发生、延续的史前脉络。 处于“世界边缘之边缘”的西藏西部, 也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在西藏历史进程中, 具有一种
5月24日,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主办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对话,推动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同事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欧洲政党领导人表示热烈欢迎。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意义非同寻常。这充分表明中欧政党交流与对话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欧战略性沟
文化外交源于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交流活动,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外交,其内涵、形态以及对一国总体外交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早期传统外交的分工布局。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正赋予文化外交以全新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成了文化外交的日渐崛起,不仅国家层面的文化外交正以崭新的姿态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地方对外文化交流也呈现出了更符合总体外交要求的趋势特
2010年5月,我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赵胜轩同志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成员之一访问了老挝、越南两国,在切身感受老、越两国党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深情厚谊的同时,亲眼目睹了老挝革新和越南革新开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两国纯朴的人民、独特的文化和美丽的风景,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感受传统友谊 追寻伟人遗风 老挝、越南都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
近年来,全球突发事件频发,中国近期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2008雪灾”、2003年的烈性传染病SARS,美国的“9·11”和“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的海啸……这些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和影响,也使得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简写为EM)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所谓应急管理,是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
田中首相带着恢复日中邦交的希望直飞北京 1972年9月25日,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首的日本政府代表团乘坐日航DC-8型专机,于8时10分从东京羽田国际机场起飞,带着恢复日中邦交的希望,径直向远距3000多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飞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本首相首次访华。 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和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在全世
那天就要离开拉萨了,好像时间过得特别快,近一个月“重走父辈进藏路”的西藏之行要结束了,站在宽阔的布达拉广场上,仰望布达拉宫那金色的宫顶,回看雄伟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蓝天白云之间,不知怎么搞的,总有点恋恋不舍,心里酸酸的,当列车驶出拉萨站,看着西郊、堆龙德庆等地闪过眼前时,眼眶中不禁充满了泪水,心里默默地念着:再见了,西藏!再见了,拉萨!古稀之年的我,还能再回来看你吗?毕竟在这里,度过了11年
从1955年万隆会议中非领导人执手相握,到2006年非洲各国首脑齐聚北京;从中国支持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走独立自强的道路,到非洲国家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奋战丛林,用鲜血和汗水铺就坦赞铁路,到新世纪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累累硕果;从1956年4月第一个中国文化艺术团访非,到新时期中非文化交流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历史已经见证了中非友好合作的一座座里程碑。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为中国与东盟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必将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机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今后的正常运行,还将面临着新的考验,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还需要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 十年“修行”,终成“正果” 近10年来我们翘首以待的自贸区协议开始在中
文化外交与国际关系一样古老,它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外交是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外交活动迈向成熟的标志。在现代意义上,源于人类古老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外交是对国家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直接支持,其内涵、形态以及对一国总体外交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早期传统外交的分工布局。当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正赋予文化外交全新的地位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