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眼”的后果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记载,王羲之与人交往,讲究“眼缘”,即看得惯的就始终不渝,逢人说好,敬重有加,如对谢安、孙绰、许珣等名流的坦诚相待与契阔相与;看不惯的就极尽人性的劣根,白眼相对,不屑一顾,如对王述的刻薄尖酸与睚眦必报。可是,世上许多事情是人算不如天算,尽管王羲之对许多“国家”大事算计恰当,留有美名,但对王述仕途的判断却走了麦城,最终导致自己不得已而归隐。
  王羲之和王述同龄,禀质迥然不同。王羲之属于早慧型,成名早,特别是13岁时被大名士周顗“察而异之”,并当着各界名流的面,奖赏一块牛心炙:“啖羲之。”从此以后,王羲之声名日隆。而王述“性沈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这在崇尚谈玄论道的时代,难免不被人看低,甚至有人认为王述有点呆、有点傻。王羲之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很瞧不起王述。偏偏这个被自己瞧不起的王述,后来声名鹊起,远远超过了自己。王羲之岂能咽得下这口气,便处处想让王述出洋相。
  最严重的一次,是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王述因丁母忧,就地料理丧事,守孝三年。王羲之替任其会稽内史职,并加右军将军衔。这也是后人称王羲之为王右军的缘故。
  根据当时礼仪,作为地方长官的继任者王羲之,应该去王述家吊唁、致祭、探访三次。但王羲之“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世说新语·仇隙》里也记载:“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凌辱之。”也就是说,王羲之不仅只去了一次,而且有违常规常理,既没让仆役通报,也没有回孝子们的哭丧礼,更没说一句“节哀顺变”的话。显然是让王述难堪,更是对王述的当面羞辱。王述“深以为恨”,应该是可以理解了。
  王羲之万万没想到,王述守孝三年后,竟然做了扬州刺史,而会稽隶属扬州,也就是说王述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面对如此尴尬局面,最不自在的当然是王羲之。特别是迎接、陪同王述在会稽视察时,他想怠慢又不敢,不怠慢又心有不甘。王羲之开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他托亲信捎带亲笔手书,上奏朝廷,请求将会稽划属越州治下。如此行为表明王羲之既不想挪位置,也不愿意辞官,想走上层路线,曲线救自己。结果是“鸡没逮到却蚀了一把米”,事情败露,“大为时贤所笑”,王羲之无地自容。永和十一年(355 年),他托病离任,从此归隐。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人口转变研究的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后人口转变”概念的国内外提出和使用,概念内涵的辨析,反映了笔者对“后人口转变”的认识和对有关争论的看法,并从中提出了值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时,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事先要通读全体学生的作文,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精选例文,确定修改重点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构建一个完全信息两阶段博弈模型,分别对财政分权的两个极点—完全分权和完全集权进行讨论,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 Construct a two-stage game model of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书法在小学教学及教学模式等进行研究探讨,重点研究了书法教学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主要阐述了讲解教学法、生活体验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how to use teaching methods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