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而核磁共振科室的儿童护理更是儿童护理中最难的结构之一。医护人员要掌握儿童心理学知识,本着对患儿和家长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最大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对患儿的综合护理中。如幽默的语言、动作与患儿建立信任,使其配合治疗,避免因给患儿使用药物而使其产生恐惧;与患儿家长沟通,让他们详细了解检查。
关键词:核磁共振;儿童护理;心理;药物
当今医学水平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各类中大型医院都开始大量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放射科的任务也因此加重,逐步有了自己的专业护理人员配置。核磁共振是一项先进的治疗手段,因其给患者带来了无痛苦和损伤的优势而广泛使用。另外,核磁共振具有成像鲜明,具有多方位、对比度、多参数成像、无高密度伪影干扰和动静脉流空效应等特点,尤其是核磁共振扫描是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因此应用尤为广泛。在小儿中枢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核磁去振扫描已经成为较为常用的,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由于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过程知之甚少,在扫描过程中患儿容易产生恐惧和精神压力,使其精神紧张,因而产生对诊断结果的不利情况,因此护理工作在核磁共振扫描中成为解除患儿精神紧张必须做的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实验组搜集受检儿童434例,男301例,女133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148例、7~11岁208例、12~14岁78例。选取标准为生命体征稳定,基础疾病均不导致神志不清,剧烈疼痛或强迫体位等MRI检查相对禁忌症。该组患儿根据各个年龄组心理特点及个体特殊情况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搜集受检儿童5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18例,7~11岁19例,12~14岁15例。选取标准同实验组。该组患儿不予施加任何心理护理。
1.2 方法
使用1.5TMRI扫描仪扫描;检查时间:根据受检部位而定,一般15~30min。心理护理基本原则为扫描前采取精神鼓励、现场观摩和示范脱敏等护理措施。具体心理护理方法需根据各个年龄组心理特点及个体特殊情况而异。
1.3 评价标准
采用双盲法由三个主治以上医师评价图像质量,无伪影、病灶显示清晰的图片为制动效果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护理方法
人体的健康是建立在身体与心理共同健康的基础上。身体出现病症会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使其紧张、恐惧和焦躁,长此以往会更加严重影响身体的恢复。尤其是儿童,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度低,更易因身体问题而出现精神紧张、害怕的状态,所以对核磁共振扫描(检查也依然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状态。而科学、合理的良性刺激可以起到稳定患儿情况,使其注意集中、放松其心情的功能。因此,利用家属陪护、视觉认知、听觉刺激和激励的手段可以积极提高儿童在核磁共振中的检查效果。
2.1 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放射科相对面积小,且机器噪音大,金属感强,患儿需要平躺在封闭的机器里,因前期患儿及家属对核磁共振了解少,在病痛的折磨下偶然进入到这样的环境,必然会产生心灵上的恐惧和不安。患儿需要离开家长独自进入到机器中,会急剧增加患儿紧张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给患儿检查前,积极主动向等候的患儿及家长交待核磁共振的相关运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同时多与患儿沟通,用幽默的语言吸引患儿的注意,平缓他们的情绪,向家长了解患儿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患儿交流。如果患儿很难与医护沟通,也要善意的提醒家长配合医生来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扫描时,有必要让家长陪同进入,利用语言和动作安慰患儿,使整个的检查过程安全顺畅。
2.2 对患儿的药物护理
如果患儿太小,则无法正常完成检测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搭配适当的镇静催眠药物先让患儿熟睡后方可进行检查。如灌肠镇静或让患儿口服100g/ml水合氯醛。如果个别患儿利用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则可改用静脉注射地西泮0.02mg/kg。检查结束后,一定要叮嘱使用这些镇静药物患儿的家属不要马上离开,要时刻观察患儿的呼吸和心率是否发生了变化,只有等患儿完全清醒后才可以让其离开。
3 结果
实验组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受检儿童消除了心理恐惧与疑虑,87.6%的受检儿童能很好配合,扫描图像清晰,顺利完成检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09例,占73.6%(109/148);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95例,占93.8%(195/208);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6例,占97.4%(76/78)。对照组未施以任何心理护理,受检儿童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其中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5例,占27.8%(5/18),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例,占36.8%(7/19);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1例,占73.3%(11/15)。两组间各年龄段有效制动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均<0.01)。
4 讨论
核磁共振中儿童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利用现场观摩的形式进行检查前的护理。在给患儿做检查之前,要带患儿及家属到检查室参观,简单描述整个检查流程,重要强调患儿的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点。也可带他们亲自去观看其他病儿的检查过程,主要强调机器的哪些提示代表什么,声音是不会给患儿带来任何身体上的影响等事宜。如果患儿及家属没有任何异议,才可以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检查。其次,利用播放背景音乐的形式进行护理。为了配合患儿消除恐惧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患儿及家属所在的等候室内要播放轻松、舒缓、放松神经的音乐,也可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音乐,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患儿减压,让他们轻松、愉快的配合医生完成相关的检查任务。同时应该注意播放音乐时的整体操作过程,扫描时音乐的播放音量在50-60dB为宜。最后,利用榜样激励的形式进行护理。因在检查前已经向家属了解了患儿的性格特点,此时在扫描完成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特点适时询问是否有不适感,帮助他们穿好鞋袜和衣帽,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也可鼓励已经做过检查的患儿和家长,让他们与未检查的患儿沟通,减少未检查患儿的恐惧和焦虑,以其达到积极的暗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阮德好.心理护理在儿童咽喉注射疗法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06(06)
[2]戴凤莲.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变化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3)
关键词:核磁共振;儿童护理;心理;药物
当今医学水平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各类中大型医院都开始大量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放射科的任务也因此加重,逐步有了自己的专业护理人员配置。核磁共振是一项先进的治疗手段,因其给患者带来了无痛苦和损伤的优势而广泛使用。另外,核磁共振具有成像鲜明,具有多方位、对比度、多参数成像、无高密度伪影干扰和动静脉流空效应等特点,尤其是核磁共振扫描是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因此应用尤为广泛。在小儿中枢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核磁去振扫描已经成为较为常用的,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由于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过程知之甚少,在扫描过程中患儿容易产生恐惧和精神压力,使其精神紧张,因而产生对诊断结果的不利情况,因此护理工作在核磁共振扫描中成为解除患儿精神紧张必须做的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实验组搜集受检儿童434例,男301例,女133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148例、7~11岁208例、12~14岁78例。选取标准为生命体征稳定,基础疾病均不导致神志不清,剧烈疼痛或强迫体位等MRI检查相对禁忌症。该组患儿根据各个年龄组心理特点及个体特殊情况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搜集受检儿童5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18例,7~11岁19例,12~14岁15例。选取标准同实验组。该组患儿不予施加任何心理护理。
1.2 方法
使用1.5TMRI扫描仪扫描;检查时间:根据受检部位而定,一般15~30min。心理护理基本原则为扫描前采取精神鼓励、现场观摩和示范脱敏等护理措施。具体心理护理方法需根据各个年龄组心理特点及个体特殊情况而异。
1.3 评价标准
采用双盲法由三个主治以上医师评价图像质量,无伪影、病灶显示清晰的图片为制动效果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护理方法
人体的健康是建立在身体与心理共同健康的基础上。身体出现病症会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使其紧张、恐惧和焦躁,长此以往会更加严重影响身体的恢复。尤其是儿童,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度低,更易因身体问题而出现精神紧张、害怕的状态,所以对核磁共振扫描(检查也依然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状态。而科学、合理的良性刺激可以起到稳定患儿情况,使其注意集中、放松其心情的功能。因此,利用家属陪护、视觉认知、听觉刺激和激励的手段可以积极提高儿童在核磁共振中的检查效果。
2.1 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放射科相对面积小,且机器噪音大,金属感强,患儿需要平躺在封闭的机器里,因前期患儿及家属对核磁共振了解少,在病痛的折磨下偶然进入到这样的环境,必然会产生心灵上的恐惧和不安。患儿需要离开家长独自进入到机器中,会急剧增加患儿紧张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给患儿检查前,积极主动向等候的患儿及家长交待核磁共振的相关运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同时多与患儿沟通,用幽默的语言吸引患儿的注意,平缓他们的情绪,向家长了解患儿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患儿交流。如果患儿很难与医护沟通,也要善意的提醒家长配合医生来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扫描时,有必要让家长陪同进入,利用语言和动作安慰患儿,使整个的检查过程安全顺畅。
2.2 对患儿的药物护理
如果患儿太小,则无法正常完成检测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搭配适当的镇静催眠药物先让患儿熟睡后方可进行检查。如灌肠镇静或让患儿口服100g/ml水合氯醛。如果个别患儿利用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则可改用静脉注射地西泮0.02mg/kg。检查结束后,一定要叮嘱使用这些镇静药物患儿的家属不要马上离开,要时刻观察患儿的呼吸和心率是否发生了变化,只有等患儿完全清醒后才可以让其离开。
3 结果
实验组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受检儿童消除了心理恐惧与疑虑,87.6%的受检儿童能很好配合,扫描图像清晰,顺利完成检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09例,占73.6%(109/148);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95例,占93.8%(195/208);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6例,占97.4%(76/78)。对照组未施以任何心理护理,受检儿童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其中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5例,占27.8%(5/18),7~11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例,占36.8%(7/19);12~14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1例,占73.3%(11/15)。两组间各年龄段有效制动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均<0.01)。
4 讨论
核磁共振中儿童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利用现场观摩的形式进行检查前的护理。在给患儿做检查之前,要带患儿及家属到检查室参观,简单描述整个检查流程,重要强调患儿的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点。也可带他们亲自去观看其他病儿的检查过程,主要强调机器的哪些提示代表什么,声音是不会给患儿带来任何身体上的影响等事宜。如果患儿及家属没有任何异议,才可以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检查。其次,利用播放背景音乐的形式进行护理。为了配合患儿消除恐惧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患儿及家属所在的等候室内要播放轻松、舒缓、放松神经的音乐,也可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音乐,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患儿减压,让他们轻松、愉快的配合医生完成相关的检查任务。同时应该注意播放音乐时的整体操作过程,扫描时音乐的播放音量在50-60dB为宜。最后,利用榜样激励的形式进行护理。因在检查前已经向家属了解了患儿的性格特点,此时在扫描完成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特点适时询问是否有不适感,帮助他们穿好鞋袜和衣帽,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也可鼓励已经做过检查的患儿和家长,让他们与未检查的患儿沟通,减少未检查患儿的恐惧和焦虑,以其达到积极的暗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阮德好.心理护理在儿童咽喉注射疗法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06(06)
[2]戴凤莲.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变化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