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底流香“古逸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柔并济,“飞龙在天”
  
  这只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壶身上高高扬起的龙首。这只龙双目圆睁,目光如炬,面朝前方,投射着一股英气。张大的龙嘴,露出森然直立的龙牙。面目颇有些狰狞。龙眼后方靠近龙颈处有一“回”字形花纹,往下是片片翕张的龙鳞,清晰可数,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之势呼之欲出。龙身则呈现出圆滑舒缓的线条,同雕琢细腻的龙首、龙颈形成互补。再看壶身,通体为球形,上面刻有疏影横斜的数枝梅花,旁钤一枚红色“吉祥”闲章,俨然一幅清趣恬然的小品。其手法苍拙高古,不拘一格,尤其是花上参差寥落的几枚雪点,更添其暗香浮动之韵致,正所谓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更为精巧的是,壶身的梅花还与梅花瓣状的龙鳍遥相呼应,细品咀嚼,愈发觉得有味道。
  惟妙惟肖的腾空“飞龙”既有装饰的功用,又能作为壶把,霸气十足,与圆融大方的壶体刚柔并济,黄锻泥的材质更使之洋溢着皇家高贵之气。此外,壶艺师将其名为“飞龙在天”,其语出自《易经·乾卦》,寓有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之意。
  
  富贵吉祥“金蟾壶”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吉祥物,传说能口吐金钱的金螗备受人们推崇了几千年,它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吉祥寓意,更有吸财、镇宅、辟邪之说,因而民问有俗语云:“得金蟾者必大富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居或商铺之中,茶庄茶店也不例外,在茶庄中的泡茶桌上就常常能见到形态万千的金蟾茶宠。这只古逸壶也是一只金蟾的造型,它并没有太多的线条与刻画,仅仅是如同一只斜放的不规则鸡卯。不过,壶盖上金蟾形的壶钮却给人们传达了不少的信息。它通身呈乳白色,额头微抬,双目微鼓,前足蹲伏,作欲跃起之状。壶盖两侧是两只犹如卷云的耳,此为避免壶身烫手的人性化设计,拿捏起来甚为顺手。由壶盖至壶身,从乳白逐渐变黑,进而层层递进加深,一种非常自然的颜色过渡。
  底座似钵,上有3枚连体的露胎“孔方兄”,上面刻有“福如东海”、“金玉满堂”等吉祥词语。这只壶,自用馈赠两相宜,若是用作商铺开业誌喜之礼赠,更能表达送礼者诚挚祝福的美意。
  
  童趣天真“博士猪”
  
  如果认为这是一只儿童用的储蓄罐,完全是情有可原。若不细看,几乎无法将其与泡茶用具联系起来。暂时先撇开造型不说,光是黄铜般的金属色泽就能迷惑人。膘肥体壮的猪构成了壶体,它无一处不圆,凹陷的双眼、鼓起的两腮、凸出的猪鼻皆是浑圆如珠,两只肥硕的猪耳耷拉两旁,嘴在轻轻地微笑,懒散、憨厚的模样尽显。肥头大耳上架着一副厚重的圆边眼镜,仿佛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十分滑稽,难怪称为“博士猪”。
  底座四面隆起,类似猪的肥臀,有一面刻着可爱的小猪简笔画,颇似儿童画的笔触;中央有一个方孔,显然是一枚铜钱,刻有隶书的“招财进宝”四字。该壶还配有两只茶杯,充满天真的稚气与童趣,不但适于商家收藏,寄托旺财之意,也适于少儿研习茶艺、布置少儿茶席的佳器,而且它本身还带有另外一层的美好寓意,希望拥有者知识渊博、成为可造之材。
其他文献
8月7日,大型福建茶文化茶产业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上海站——“感受白茶·共享健康”世博十大名茶之福鼎白茶香飘申江活动在上海豫园戏苑隆重举行。  这是继6月18日“闽茶中国行”大型茶文化茶产业推广活动首站台湾行的完美落幕之后,主办方推出的又一力作。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把作为闽茶代表之一的福鼎白茶带到了上海,为这个繁华都市的炎炎夏目送去阵阵清爽之风。  据悉,大型福建茶文化茶产业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上
期刊
“短命”的洪宪瓷    每个时代都有其专属的文化烙印,洪宪瓷无疑是短暂的“洪宪”时期为数不多的文化印迹之一。洪宪瓷因袁世凯而生,也随着袁世凯的离去而消逝。  1915年袁世凯称帝,年号“洪宪”。在称帝前夕,袁世凯曾效法清代帝王登基时必先烧制御瓷以示庆贺的惯例,派当时的公府庶务司长、瓷学专家郭葆昌到江西景德镇督办烧窑。1915年夏,郭葆昌带着原清宫所藏的精细颜料到景德镇后,征集各窑高手,选择景德镇市
期刊
从安吉到龙泉访瓷,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也带着茶对土地的问候。龙泉四面环山、三省交汇、一条瓯江贯穿山城。对龙泉最初的印象就是一个“热”字,缘于龙泉人的朴实热情,其次因打剑与做瓷都离不开烧窑。2000多年来这里一直炉火不断,默默锤打淬炼着生命的纯净和韧性。  在龙泉我们观看了青瓷的生产工艺:瓷土粉碎、淘洗练泥、成形、修坯、装饰、素烧、多次施釉、复烧、出窑等十几个流程工序。烧窑温度是所有陶瓷类中的最高,
期刊
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谓大美泛指大自然所蕴藏的各种美的状态,其中花,正如明代袁中道所说的是“天地慧黠之气”所成,因此有“美的象征”之称,此观念是中外古今不曾改变的。      插花既是以这美的象征作为素材,创作者面对美丽的花材,不仅须发现她的美,更必须发现她那一部分最美,且须在最短时间内发现最美与最自然的一部分,予以组合成一个更美更新的有机体。清朝沈三白曾说:审视花枝时“必先执在手中,横
期刊
城市生活是繁闹而时尚的,中秋来临,城市也回归短暂的茶香古韵。  城市里的中秋是有独特气质的,杭州的西子湖畔有怡人茶香,在昆明有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品茗会,福州莲花阁的露台上有月色茶香,南京的中秋写满香茗与思念,成都的月圆之夜有诗一般的浪漫……  在每一处城市的角落里,寻一个心仪的地方,冲泡开那悠远古朴的茶香,品饮与那轮明月一般的清澈与明亮。当满圆的玉盘高悬云淡风轻的夜空,满地清光,夜色灯火,伴着花好
期刊
品茗是一种闭适心情的邀约。  散发着淡香雅韵的茶,于山野,于静室,都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姿态席地置具,信手拈筝,随心泡茶,可得山林野趣;条案置器,耳闻清音,静心事茶,可得玄挣妙趣    绿茗筝韵    淡若春风芙蓉面。这一季,最适宜清浅的绿茶。  茶色的布艺,透明的玻璃杯,青花瓷的水洗,一一陈列其上。  横琴待故人,古筝静候其间,与草地为伴,以清茶为伴,突然间觉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艺术的,只是简单地
期刊
还记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一首长诗《琵琶行》吗?其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夜浮梁买茶去”诗句不仅传诵千古,也让现代人普遍将浮梁茶列为“通向世界的一张历史名片”。而同时期茶圣陆羽《茶经》所述的“歙州茶生婺源山谷”,更使得紧邻的婺源茶自古即名满天下。  浮梁与婺源均位于中国江西省,地名从唐朝至今始终未曾改变,后者目前行政规划为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浮梁县则从上饶市脱出而隶属景德镇市管辖。两地至今仍保
期刊
即将过去的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茶界而言,惊喜与悲伤同在。  365天,见证了一个行业发展的进程,也见证了发展中的波折。  我们——《海峡茶道》、《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人民政协报·茶经专版》《中国食品·茶精品》、《中华茶人》、《为您服务报》、《劳动午报·茶周刊》八家涉茶媒体以及伴夏茶网(www.belasino.com),延续多年来的合作,本着“传承茶文化,解读茶经济”的理念,站
期刊
天目山以陆羽茶经之记载而闻名。《茶经》上的一段话:  “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者,与舒州同。其最佳者,邑中各山皆产,茶出米坞者亦清香”。天目山,更是日韩茶文化的源流。天目碗,尺八萧,承载着茶香绵延至今。    1200多年前,陆羽沿苕溪西行,来到云雾遮盖的天目山,他惊喜地发现了那些从砾石堆中长出的极具生命力的茶丛,“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于是,自《茶经》始,就开始有了天目山龙头十八篷野茶和它的传
期刊
时代在变,不要说唐朝的人与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即使年轻的一辈也跟他们老爸老妈的说话方式不同。您会说那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事实还是不变的,就如宇宙运行的规律一样。现在我们要说的也只是表现的方法,不要因为表现方法的不适当而让别人认不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您穿着唐朝的服装在大街小巷上过活,大家一定认为您脑筋有问题,要不就是爱现。如果您遇到有人到商店买东西,说的尽是唐朝时所使用的话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