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人吃饭,实在有些麻烦。麻烦在于礼数忒多。
西周时,光是杯盘碗筷的摆放,规矩就多得很。逢到正式宴会,天子享用的饭食,要用九个鼎外带八个簋(音“鬼”)盛放,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之中,职位高的三鼎二簋,等而下之的只有孤鼎一个。簋呢,自然也就免了。因此,只要打量一下吃喝者面前有几个鼎几只簋,该人之行政级别便可一目了然。鼎簋各有用途,一装菜,一盛饭。稻粱黍稷等各种主食,都要纳于簋中,方可食用。簋以圆形居多,为了保温,往往有盖儿,有点像现在的饭盒。西周中期后,圆饭盒之外又增加了方饭盒,这就是(音“府”)。由于和簋的功用相近,后人往往将两者连称,是为簋。
古人吃饭麻烦,还在于饭前先要祭祀祖宗神灵,求其护佑自己健康长寿有吃有喝,一通忙活之后,才能正式开餐。因此,簋之类的食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周礼舍人》:“凡祭礼共簋,实之陈之。”为臣子的,如侍弄不好这些零碎儿,影响了老大向祖宗八代表示忠心,便是重罪,名曰“簋不饰”。簋不饰,并非指器物素面不修纹饰,而是指使用的簋不整齊,或有损毁,或与列鼎不相配合,有悖于礼。在“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时代,这自然是天大的罪过。
据专家考证,到战国末期,簋已经很少用于宴飨祭祀。饰不饰的也就不当紧了,以致后来的人往往连这两个字都认不全。直到近两年,北京东直门附近冒出个通宵营业的饮食一条街——簋街,这才让“簋”字重现江湖。簋街,究其原委,应为“鬼街”。北京过去有一类晓市,夜半开市,凌晨散伙,所售之物除果菜日杂,还有破落人家之旧物,梁上君子之所得等。因其交易都在黎明之前进行,所售之物有的来路也不那么清白,故而晓市也称鬼市。鬼街,只是参照了鬼市之营业时间,此外别无他意。但是太平盛世冒出这么个街,终究有些不妥,于是聪明人便翻腾出了“簋”字,取而代之。用“簋”字为饮食街命名,看似有据,实则离谱。需知,在此用餐者多为平头百姓,在过去属于“无簋阶级”,并无资格和这些捞什子套近乎。中国等级制度,是相当严格的。
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使得本该随着祭祀变革而寿终正寝的“簋不饰”,有了新的含义。西汉文学家贾谊在写给汉文帝的《陈政事疏》中,便对此进行过阐述:“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簋不饰’。”也就是说,大臣因贪污而罢官,不能和小吏一样直书其罪,要称该人因没有整饬好礼器而被解除职务。如此一来,中饱私囊便转换成了重大工作失误,于个人面子要好看得多。此说一经创立,便显现出勃勃生机,直至清末仍在流行。
贾谊倡导“簋不饰”,是以为贪污高官知书达礼,因而略加教化便能改过,“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历朝历代,饱读诗书的大臣中不乏贪墨之徒,且玩起挂羊头卖狗肉的花活儿来,比胸无点墨者更具水平。
清代当过代理省长的张集馨,在其所著《道咸官场见闻录》中,记录了他在福建任道台时接待卸任闽浙总督颜伯涛的一段经历。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三月,颜伯焘回乡途中经过张集馨的辖区漳州城。“至初一日,即有杠夫过境,每日总在六七百名。至初十日,余与英镇迎至十里东郊,大雨如注,随帅(指颜伯焘)兵役、抬夫、家属、舆马仆从几三千名,分住考院及各歇后安顿,酒席上下共用四百余桌。”由于下雨,颜伯焘这数千人在漳州连住五天,仅招待费就吃了上万两银子,县令为此叫苦不迭。最后,还是找到颜前总督的手下疏通关节,才将这位尊神请走。颜某留下的一万多两银子的招待亏空,则由当地官员提议,通过吃乡勇空额逐年补上。空额总数达一千二百名,为此掏腰包的,自然是当地百姓。
颜伯焘之“簋不饰”并无新意,有意思的是,此公却是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的传播者。这三十六字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至今仍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据专家考证,此官箴本为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撰,一度湮没无闻,后被颜伯焘的祖父颜检在山东做官时发现,并由其后人四处宣传。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官箴碑,就是颜伯焘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时任陕西延绥道台时倡议刻制的,以供同仁揣摩学习。官场之上,有颜总督之言行者,绝非一个两个。
西周时,光是杯盘碗筷的摆放,规矩就多得很。逢到正式宴会,天子享用的饭食,要用九个鼎外带八个簋(音“鬼”)盛放,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之中,职位高的三鼎二簋,等而下之的只有孤鼎一个。簋呢,自然也就免了。因此,只要打量一下吃喝者面前有几个鼎几只簋,该人之行政级别便可一目了然。鼎簋各有用途,一装菜,一盛饭。稻粱黍稷等各种主食,都要纳于簋中,方可食用。簋以圆形居多,为了保温,往往有盖儿,有点像现在的饭盒。西周中期后,圆饭盒之外又增加了方饭盒,这就是(音“府”)。由于和簋的功用相近,后人往往将两者连称,是为簋。
古人吃饭麻烦,还在于饭前先要祭祀祖宗神灵,求其护佑自己健康长寿有吃有喝,一通忙活之后,才能正式开餐。因此,簋之类的食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周礼舍人》:“凡祭礼共簋,实之陈之。”为臣子的,如侍弄不好这些零碎儿,影响了老大向祖宗八代表示忠心,便是重罪,名曰“簋不饰”。簋不饰,并非指器物素面不修纹饰,而是指使用的簋不整齊,或有损毁,或与列鼎不相配合,有悖于礼。在“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时代,这自然是天大的罪过。
据专家考证,到战国末期,簋已经很少用于宴飨祭祀。饰不饰的也就不当紧了,以致后来的人往往连这两个字都认不全。直到近两年,北京东直门附近冒出个通宵营业的饮食一条街——簋街,这才让“簋”字重现江湖。簋街,究其原委,应为“鬼街”。北京过去有一类晓市,夜半开市,凌晨散伙,所售之物除果菜日杂,还有破落人家之旧物,梁上君子之所得等。因其交易都在黎明之前进行,所售之物有的来路也不那么清白,故而晓市也称鬼市。鬼街,只是参照了鬼市之营业时间,此外别无他意。但是太平盛世冒出这么个街,终究有些不妥,于是聪明人便翻腾出了“簋”字,取而代之。用“簋”字为饮食街命名,看似有据,实则离谱。需知,在此用餐者多为平头百姓,在过去属于“无簋阶级”,并无资格和这些捞什子套近乎。中国等级制度,是相当严格的。
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使得本该随着祭祀变革而寿终正寝的“簋不饰”,有了新的含义。西汉文学家贾谊在写给汉文帝的《陈政事疏》中,便对此进行过阐述:“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簋不饰’。”也就是说,大臣因贪污而罢官,不能和小吏一样直书其罪,要称该人因没有整饬好礼器而被解除职务。如此一来,中饱私囊便转换成了重大工作失误,于个人面子要好看得多。此说一经创立,便显现出勃勃生机,直至清末仍在流行。
贾谊倡导“簋不饰”,是以为贪污高官知书达礼,因而略加教化便能改过,“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历朝历代,饱读诗书的大臣中不乏贪墨之徒,且玩起挂羊头卖狗肉的花活儿来,比胸无点墨者更具水平。
清代当过代理省长的张集馨,在其所著《道咸官场见闻录》中,记录了他在福建任道台时接待卸任闽浙总督颜伯涛的一段经历。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三月,颜伯焘回乡途中经过张集馨的辖区漳州城。“至初一日,即有杠夫过境,每日总在六七百名。至初十日,余与英镇迎至十里东郊,大雨如注,随帅(指颜伯焘)兵役、抬夫、家属、舆马仆从几三千名,分住考院及各歇后安顿,酒席上下共用四百余桌。”由于下雨,颜伯焘这数千人在漳州连住五天,仅招待费就吃了上万两银子,县令为此叫苦不迭。最后,还是找到颜前总督的手下疏通关节,才将这位尊神请走。颜某留下的一万多两银子的招待亏空,则由当地官员提议,通过吃乡勇空额逐年补上。空额总数达一千二百名,为此掏腰包的,自然是当地百姓。
颜伯焘之“簋不饰”并无新意,有意思的是,此公却是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的传播者。这三十六字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至今仍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据专家考证,此官箴本为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撰,一度湮没无闻,后被颜伯焘的祖父颜检在山东做官时发现,并由其后人四处宣传。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官箴碑,就是颜伯焘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时任陕西延绥道台时倡议刻制的,以供同仁揣摩学习。官场之上,有颜总督之言行者,绝非一个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