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班级的自伤学生,班主任从现实层面考量的具体应对措施,包括班主任劝导、学校干预、专业心理治疗、家长的配合、学生支援关怀、同事支持理解。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伤害行为 班主任 措施
班主任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与学生平时的相处时间是教师队伍中最长的一类人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各科老师的联系人,是学校工作的传达者和实施者,是学校管理层面必不可少的中间人。
近年来,我们发现各地初中生自残、自虐等自伤行为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学生因为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原因采取自我伤害行为来表达情感、逃避现实、舒缓压力、进行抗争。那么,班主任面对自我伤害的初中生应该怎么做? 我们不能单从理论方面来总结,而是要从现实层面来考量班主任的具体应对措施。
一旦班主任老师发现或是从其他科任老师、同学口中得知有学生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应立刻查看该同学伤情。很多自伤行为是外伤,一目了然,不是学生能矢口否认的。一经查实自伤行为属实,班主任应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班主任的劝导
班主任首先应查看伤患处,是否严重需要就医,如果外伤严重需立即就医,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例如小划伤、割伤、咬伤、抓伤等,待学生心情平复时,找机会和学生谈谈心,了解事情发生原因及经过。
班主任找到恰当时机与学生聊天主要目的要了解学生为什么要自我伤害,搞不清楚原因,是无法“对症下药”的。大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愿意和班主任沟通的,当然谈话内容学生也许不会和班主任说实话,主观上排斥老师,不相信老师。但是只要学生愿意沟通,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观察和详谈慢慢知晓事情的过程和自伤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那么,在可控范围内班主任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劝解。班主任要尽量站在自伤行为的学生角度上给予充分的接纳,接纳学生这个人、接纳他做过的事、接纳他当下不稳定的状态。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理解,绝对不能嘲笑他,使用批评性、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让学生慢慢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进而接受他自己,鼓起勇气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找到下一步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第二种是不愿意和班主任直接沟通的,他们可能完全不理任何老师,无论班主任说什么都不予回应。此类学生就需要采取迂回策略,通过从学生信任的同学、同伴口中获取有效信息。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从儿童向成人过渡,跨入青春期的大门,相较于小学时变得更有主见,与长辈逐渐疏离,所以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帮忙知晓学生自我伤害的原因。
如果短期内学生无法克制自我伤害的想法,班主任可以联合家长建议学生用替代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割伤自己的学生可以用一些皮筋绑在胳膊上替代伤痕,拿皮筋弹一次胳膊替代割伤,转化心情后逐渐减少弹皮筋次数和皮筋数量,慢慢帮助学生改变过激的行为。再如喜欢看到自己身上伤痕累累的学生,老师可以建议她用胶布或创可贴来替代身上的伤口。还可以利用一些放松练习替代自伤行为,比如深呼吸、慢跑、俯卧撑等等。利用视觉、知觉的类似感知来替代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降低自我伤害的可能性。通过各种替代方法将危害健康及生命的自伤行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此外,班主任还要将自我伤害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家长沟通交流内容详细记录于《班主任手册》问题学生的跟踪档案和《中学生偶发事件处理记载表》中。特别是学生自伤行为的时间、地点、原因、师生面谈内容、结果、家长反馈。这种记录有助于下一步学生的心理治疗,避免学校、家长、老师三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矛盾,有利于多方共同帮助自伤学生的心理康复。
二、学校干预
当班主任发现所管理的班级有自伤行为的学生之后,在制止学生继续伤害自己和心理疏导后,应向学校校长、政教处主任和家长说明该生情况,讨论是否需要学校干预,请校医进行心理辅导。如果监护人同意,学校愿意提供帮助开展校内心理辅导。
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重新树立自伤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心理辅导分为两种:团体辅导和个人辅导。
为避免给学生留下辅导是针对我的第一印象和排斥心理,可以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打着给全校或全年级同学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或是开展主题班会的旗号,请校医来进行团体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全校、全年级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式的演講和辅导,明确表示欢迎广大同学咨询商谈。班级在专业人士辅导下开展多个小组演讲、交流、讨论等形式,使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够安定情绪、触动心灵、正视自身问题,从而配合干预治疗。
个人辅导采取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单独咨询式辅导,是由一位单独的辅导人员单独面对自伤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既保护了学生隐私,提供校方帮助,又让学生顾虑较少,配合程度较高。当然,这种方式有一个重要前提:被辅导学生是自愿来谈的,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校方辅导切不可采取过激强势的一面,强制要求学生来咨询室辅导。同时在辅导之前,辅导人员应与班主任详谈该生情况,包括自伤学生的性格、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学习成绩以及班主任所知晓的自伤原因、过程,制定针对性的辅导内容,稳定学生情绪,预防再次发生心理障碍。
三、专业心理治疗
当发现学生有自我伤害行为后,除了通知家长外,还需请家长来校商谈下一步如何帮助自伤学生。而班主任老师的劝解和学校的心理辅导失灵或者学生排斥时,校方领导和班主任有责任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为孩子就诊。
万一遇到家长不负责任,班主任需要督促家长早日重视孩子的病情,需求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及定期回诊。 许多中国人缺乏心理疾病的认知,一般将其等同于精神病、疯子,所以部分家长会有抵触情绪。这一部分需要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教育家长们正确地看待心理疾病,自伤学生的严重情况已不是非专业人员能够干预缓解的。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着想,请求家长正视孩子的情况,带自伤学生去医院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治。
在监护人的同意下,班主任了解孩子就诊后的具体情况。视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孩子是否能够正常上学,是否要请病假修养,在校期间班主任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都是需要班主任关注和落实的。
四、家长配合
发现孩子的自伤情况后,班主任与家长要相互配合,密切交流。班主任需告知家长其子女的在校情况,除自伤情况严重的孩子送医就诊外,还要开展家庭心理干预。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有自伤的行为后相互指责,不要有鸵鸟心态,不能对孩子不问不管,更不能随意地辱骂、殴打伤害子女,发泄个人的负面情绪。如果家长给孩子更强烈的刺激,后果不堪设想。
班主任要和家长商议,父母在子女面前应该更加冷静,坦然接受现实,大家一起想方设法来帮助孩子。尽量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异样过度的关照,也不要过分冷淡、漠不关心。理清学生自伤原因,如果是家庭原因,家长有针对性地改变才有效果。如果不是家庭原因,家长应慢慢走近子女心灵深处,获取孩子的信任,耐心听取子女倾述,帮助自伤学生重新面对自己,面对环境,面对困境。
五、学生支援关怀
很多自伤学生是自己心理起了变化,心理健康亮了红灯才采取过激的举动。周围的成年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进初中生的世界,引导自伤学生走出心理阴霾,不再伤害自己。而同伴同学则不一样,当学生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人类最先愿意亲近的是同龄人的同学。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自然比家长、学校领导更易走近同班同学。
班主任老师找到和自伤学生关系较好或情况类似的同学、同桌,寻求他们的帮助,相当于在自伤同学周围“埋下眼线”。如果自伤学生有任何异样,请同班同学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大多数时候初中生不信任家长、老师,不愿意说真话,那么我们请其他同班同学打听自伤学生的心理想法,找出自伤原因,这种途径反而是最便捷、最有效的。令自伤学生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关怀、善意,对于心理治疗更有帮助。
许多自伤行为都是由工具造成的,例如小刀、剪刀、棍子、打火机等。班主任需要利用一次班会或自习的机会,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利用这种机会要求全班同学不准携带危险物品进班,有效减少自伤学生获取工具伤害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脆弱心理。
另外,自伤学生的情况不能轻易告知全班同学,因为老师无法控制学生私下的言行,他们是否都正面接受同学的自伤行为,而不是进一步地歧视、排斥自伤学生。在找寻同班同学支援的问题上,还是要以值得信任、为人正直谨慎的同学为优先考虑。
六、同事支持理解
本班级出现自我伤害学生后,班主任还需及时通知本班其他科任老师,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在面对自伤学生更加宽容、謹慎,以免刺激学生出现过激行为。其他科任老师上课多留意自伤学生的状态,一旦课堂上该生出现突发事件,便于老师们果断处置危险情况。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伤害行为 班主任 措施
班主任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与学生平时的相处时间是教师队伍中最长的一类人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各科老师的联系人,是学校工作的传达者和实施者,是学校管理层面必不可少的中间人。
近年来,我们发现各地初中生自残、自虐等自伤行为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学生因为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原因采取自我伤害行为来表达情感、逃避现实、舒缓压力、进行抗争。那么,班主任面对自我伤害的初中生应该怎么做? 我们不能单从理论方面来总结,而是要从现实层面来考量班主任的具体应对措施。
一旦班主任老师发现或是从其他科任老师、同学口中得知有学生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应立刻查看该同学伤情。很多自伤行为是外伤,一目了然,不是学生能矢口否认的。一经查实自伤行为属实,班主任应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班主任的劝导
班主任首先应查看伤患处,是否严重需要就医,如果外伤严重需立即就医,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例如小划伤、割伤、咬伤、抓伤等,待学生心情平复时,找机会和学生谈谈心,了解事情发生原因及经过。
班主任找到恰当时机与学生聊天主要目的要了解学生为什么要自我伤害,搞不清楚原因,是无法“对症下药”的。大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愿意和班主任沟通的,当然谈话内容学生也许不会和班主任说实话,主观上排斥老师,不相信老师。但是只要学生愿意沟通,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观察和详谈慢慢知晓事情的过程和自伤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那么,在可控范围内班主任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劝解。班主任要尽量站在自伤行为的学生角度上给予充分的接纳,接纳学生这个人、接纳他做过的事、接纳他当下不稳定的状态。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理解,绝对不能嘲笑他,使用批评性、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让学生慢慢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进而接受他自己,鼓起勇气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找到下一步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第二种是不愿意和班主任直接沟通的,他们可能完全不理任何老师,无论班主任说什么都不予回应。此类学生就需要采取迂回策略,通过从学生信任的同学、同伴口中获取有效信息。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从儿童向成人过渡,跨入青春期的大门,相较于小学时变得更有主见,与长辈逐渐疏离,所以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帮忙知晓学生自我伤害的原因。
如果短期内学生无法克制自我伤害的想法,班主任可以联合家长建议学生用替代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割伤自己的学生可以用一些皮筋绑在胳膊上替代伤痕,拿皮筋弹一次胳膊替代割伤,转化心情后逐渐减少弹皮筋次数和皮筋数量,慢慢帮助学生改变过激的行为。再如喜欢看到自己身上伤痕累累的学生,老师可以建议她用胶布或创可贴来替代身上的伤口。还可以利用一些放松练习替代自伤行为,比如深呼吸、慢跑、俯卧撑等等。利用视觉、知觉的类似感知来替代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降低自我伤害的可能性。通过各种替代方法将危害健康及生命的自伤行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此外,班主任还要将自我伤害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家长沟通交流内容详细记录于《班主任手册》问题学生的跟踪档案和《中学生偶发事件处理记载表》中。特别是学生自伤行为的时间、地点、原因、师生面谈内容、结果、家长反馈。这种记录有助于下一步学生的心理治疗,避免学校、家长、老师三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矛盾,有利于多方共同帮助自伤学生的心理康复。
二、学校干预
当班主任发现所管理的班级有自伤行为的学生之后,在制止学生继续伤害自己和心理疏导后,应向学校校长、政教处主任和家长说明该生情况,讨论是否需要学校干预,请校医进行心理辅导。如果监护人同意,学校愿意提供帮助开展校内心理辅导。
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重新树立自伤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心理辅导分为两种:团体辅导和个人辅导。
为避免给学生留下辅导是针对我的第一印象和排斥心理,可以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打着给全校或全年级同学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或是开展主题班会的旗号,请校医来进行团体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全校、全年级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式的演講和辅导,明确表示欢迎广大同学咨询商谈。班级在专业人士辅导下开展多个小组演讲、交流、讨论等形式,使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够安定情绪、触动心灵、正视自身问题,从而配合干预治疗。
个人辅导采取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单独咨询式辅导,是由一位单独的辅导人员单独面对自伤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既保护了学生隐私,提供校方帮助,又让学生顾虑较少,配合程度较高。当然,这种方式有一个重要前提:被辅导学生是自愿来谈的,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校方辅导切不可采取过激强势的一面,强制要求学生来咨询室辅导。同时在辅导之前,辅导人员应与班主任详谈该生情况,包括自伤学生的性格、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学习成绩以及班主任所知晓的自伤原因、过程,制定针对性的辅导内容,稳定学生情绪,预防再次发生心理障碍。
三、专业心理治疗
当发现学生有自我伤害行为后,除了通知家长外,还需请家长来校商谈下一步如何帮助自伤学生。而班主任老师的劝解和学校的心理辅导失灵或者学生排斥时,校方领导和班主任有责任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为孩子就诊。
万一遇到家长不负责任,班主任需要督促家长早日重视孩子的病情,需求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及定期回诊。 许多中国人缺乏心理疾病的认知,一般将其等同于精神病、疯子,所以部分家长会有抵触情绪。这一部分需要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教育家长们正确地看待心理疾病,自伤学生的严重情况已不是非专业人员能够干预缓解的。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着想,请求家长正视孩子的情况,带自伤学生去医院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治。
在监护人的同意下,班主任了解孩子就诊后的具体情况。视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孩子是否能够正常上学,是否要请病假修养,在校期间班主任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都是需要班主任关注和落实的。
四、家长配合
发现孩子的自伤情况后,班主任与家长要相互配合,密切交流。班主任需告知家长其子女的在校情况,除自伤情况严重的孩子送医就诊外,还要开展家庭心理干预。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有自伤的行为后相互指责,不要有鸵鸟心态,不能对孩子不问不管,更不能随意地辱骂、殴打伤害子女,发泄个人的负面情绪。如果家长给孩子更强烈的刺激,后果不堪设想。
班主任要和家长商议,父母在子女面前应该更加冷静,坦然接受现实,大家一起想方设法来帮助孩子。尽量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异样过度的关照,也不要过分冷淡、漠不关心。理清学生自伤原因,如果是家庭原因,家长有针对性地改变才有效果。如果不是家庭原因,家长应慢慢走近子女心灵深处,获取孩子的信任,耐心听取子女倾述,帮助自伤学生重新面对自己,面对环境,面对困境。
五、学生支援关怀
很多自伤学生是自己心理起了变化,心理健康亮了红灯才采取过激的举动。周围的成年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进初中生的世界,引导自伤学生走出心理阴霾,不再伤害自己。而同伴同学则不一样,当学生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人类最先愿意亲近的是同龄人的同学。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自然比家长、学校领导更易走近同班同学。
班主任老师找到和自伤学生关系较好或情况类似的同学、同桌,寻求他们的帮助,相当于在自伤同学周围“埋下眼线”。如果自伤学生有任何异样,请同班同学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大多数时候初中生不信任家长、老师,不愿意说真话,那么我们请其他同班同学打听自伤学生的心理想法,找出自伤原因,这种途径反而是最便捷、最有效的。令自伤学生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关怀、善意,对于心理治疗更有帮助。
许多自伤行为都是由工具造成的,例如小刀、剪刀、棍子、打火机等。班主任需要利用一次班会或自习的机会,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利用这种机会要求全班同学不准携带危险物品进班,有效减少自伤学生获取工具伤害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脆弱心理。
另外,自伤学生的情况不能轻易告知全班同学,因为老师无法控制学生私下的言行,他们是否都正面接受同学的自伤行为,而不是进一步地歧视、排斥自伤学生。在找寻同班同学支援的问题上,还是要以值得信任、为人正直谨慎的同学为优先考虑。
六、同事支持理解
本班级出现自我伤害学生后,班主任还需及时通知本班其他科任老师,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在面对自伤学生更加宽容、謹慎,以免刺激学生出现过激行为。其他科任老师上课多留意自伤学生的状态,一旦课堂上该生出现突发事件,便于老师们果断处置危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