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国会有更多的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发达国家之所以能长期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宜于这些国家的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发展成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然而中国目前仍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水平还相当低。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经营;现状;竞争力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企业文化的局限
它表现为中国企业在用非物质价值观凝聚员工方面的差距。优秀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简单清晰,又很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要么冗长深奥,要么是一些标准词汇的堆叠,很难在人们内心留下痕迹。著名跨国公司经营企业的价值观能够轻易的深入人心,而这些可能就是国内企业所普遍缺乏的,国内企业家的深层经营动因可能是财富,可能是权力,由此而来的企业价值观要么表里不一,要么过与肤浅,这样的企业文化缺乏广泛的认同感,更不可能让人们长期追随,而“信以为真”正是企业文化得以落实的关键。
(二)创新要素的不足
创新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而人才与技术是企业创新的两大要素。但是, 中国跨国公司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 中国的跨国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多数跨国公司科技水平落后,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三)品牌运营的差距
我国的品牌工程还很稚嫩,市场品牌意识刚刚抬头,明显的“中国特色”与发达国家品牌意识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1.品牌战略的缺失
国内企业的品牌给人的感觉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即缺乏品牌战略意识,表现在只考虑赚钱,没有打造长久品牌的意识;缺乏战略,表现在急功近利。
2.缺乏个性的品牌塑造
当今人们消费的个性化日益明显,企业只有赋予品牌某种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没有强有力的卖点支持,自产品开发到终端销售操作过程显得平庸而无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没有差异化的营销操作将不具竞争力。
3.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对品牌缺乏保护意识,很多企业因商标被他人抢注而蒙受巨大损失。
(四)信息不灵,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
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必须详细了解东道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收集投资的技术和财务前景资料,正确选择投资区域和投资项目,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但是,对外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靠企业本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中国的信息咨询产业既不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也未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政府也没有系统的信息引导,使企业对国际市场最新动向把握不准,导致经营方向不明,经营决策失误。
(五)风险控制能力偏弱。
我国跨国公司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够。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国的投资环境考察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 难以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而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又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规避风险, 一旦风险爆发, 就必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提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分析
针对以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寻求解决对策。
(一)下大力构建与完善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体系
在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国许多企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而跨国公司是一种高度组织性的超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的管理,世界上跨国公司早发展国家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成熟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体系和规范化的管理技术。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需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二)有意识培养跨越文化的经理人,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
如对方国家权力距离指数较低,则应选派民主型、关怀型领导;反之,则选派权威型领导。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高,进入该国后首要工作就是树立稳定、专业、规范的企业形象,并制订好各项规章制度;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低,则可以优先考虑市场机会等。
(三)制度创新能力是跨国公司各项能力形成的前提, 是其竞争力的核心一套优秀的制度设计, 能够有效的激励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 经营管理、 市场开拓等活动, 并有效制约在相应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跨国公司的制度创新能力决定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制度创新能力还代表的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等企业的非正式制度, 因此, 制度创新能力是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核心。
(四)抵抗风险能力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跨国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跨国公司才能在激烈竞争中长期生存。另一方面, 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往往也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抵抗技术不断贬值的风险; 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及时应对、化解跨国经营中时常出现的跨文化经营风险; 跨国公司在市场开拓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抵抗在经济衰退或目标市场变化时带来的盈利下降的风险。跨国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跨国公司竞争力, 它是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五)企业外部环境是形成跨国公司竞争力十分重要的条件企业外部环境是跨国公司竞争力形成与增长的土壤、 气候和空间, 环境条件的优劣对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环境要素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外在因素, 经过合理利用与目的性营造, 可以有效促进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形成,甚至可以成为跨国公司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所以, 企业外部环境是跨国公司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宗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决策,管理与案例利分析》,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孙纲:《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及模式选择》,载《现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4]宋亚非.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方略[ J]. 财经科学,2005(2).
作者簡介:严征(1984-07-),籍贯:湖北省襄阳市人,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教员,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方向。
关键词:跨国经营;现状;竞争力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企业文化的局限
它表现为中国企业在用非物质价值观凝聚员工方面的差距。优秀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简单清晰,又很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要么冗长深奥,要么是一些标准词汇的堆叠,很难在人们内心留下痕迹。著名跨国公司经营企业的价值观能够轻易的深入人心,而这些可能就是国内企业所普遍缺乏的,国内企业家的深层经营动因可能是财富,可能是权力,由此而来的企业价值观要么表里不一,要么过与肤浅,这样的企业文化缺乏广泛的认同感,更不可能让人们长期追随,而“信以为真”正是企业文化得以落实的关键。
(二)创新要素的不足
创新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而人才与技术是企业创新的两大要素。但是, 中国跨国公司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 中国的跨国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多数跨国公司科技水平落后,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三)品牌运营的差距
我国的品牌工程还很稚嫩,市场品牌意识刚刚抬头,明显的“中国特色”与发达国家品牌意识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1.品牌战略的缺失
国内企业的品牌给人的感觉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即缺乏品牌战略意识,表现在只考虑赚钱,没有打造长久品牌的意识;缺乏战略,表现在急功近利。
2.缺乏个性的品牌塑造
当今人们消费的个性化日益明显,企业只有赋予品牌某种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没有强有力的卖点支持,自产品开发到终端销售操作过程显得平庸而无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没有差异化的营销操作将不具竞争力。
3.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对品牌缺乏保护意识,很多企业因商标被他人抢注而蒙受巨大损失。
(四)信息不灵,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
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必须详细了解东道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收集投资的技术和财务前景资料,正确选择投资区域和投资项目,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但是,对外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靠企业本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中国的信息咨询产业既不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也未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政府也没有系统的信息引导,使企业对国际市场最新动向把握不准,导致经营方向不明,经营决策失误。
(五)风险控制能力偏弱。
我国跨国公司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够。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国的投资环境考察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 难以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而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又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规避风险, 一旦风险爆发, 就必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提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分析
针对以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寻求解决对策。
(一)下大力构建与完善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体系
在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国许多企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而跨国公司是一种高度组织性的超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的管理,世界上跨国公司早发展国家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成熟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体系和规范化的管理技术。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需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二)有意识培养跨越文化的经理人,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
如对方国家权力距离指数较低,则应选派民主型、关怀型领导;反之,则选派权威型领导。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高,进入该国后首要工作就是树立稳定、专业、规范的企业形象,并制订好各项规章制度;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低,则可以优先考虑市场机会等。
(三)制度创新能力是跨国公司各项能力形成的前提, 是其竞争力的核心一套优秀的制度设计, 能够有效的激励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 经营管理、 市场开拓等活动, 并有效制约在相应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跨国公司的制度创新能力决定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制度创新能力还代表的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等企业的非正式制度, 因此, 制度创新能力是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核心。
(四)抵抗风险能力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跨国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跨国公司才能在激烈竞争中长期生存。另一方面, 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往往也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抵抗技术不断贬值的风险; 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及时应对、化解跨国经营中时常出现的跨文化经营风险; 跨国公司在市场开拓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抵抗在经济衰退或目标市场变化时带来的盈利下降的风险。跨国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跨国公司竞争力, 它是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五)企业外部环境是形成跨国公司竞争力十分重要的条件企业外部环境是跨国公司竞争力形成与增长的土壤、 气候和空间, 环境条件的优劣对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环境要素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外在因素, 经过合理利用与目的性营造, 可以有效促进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形成,甚至可以成为跨国公司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所以, 企业外部环境是跨国公司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宗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决策,管理与案例利分析》,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孙纲:《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及模式选择》,载《现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4]宋亚非.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方略[ J]. 财经科学,2005(2).
作者簡介:严征(1984-07-),籍贯:湖北省襄阳市人,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教员,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