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观念落后、内容脱节、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所以,每一位小学德育教师都应该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趋势,明确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结合实际创新和优化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德育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334
德育教育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意识以及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对德育工作全面优化、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树立科学德育思想、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四个层面出发,分析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一、树立科学德育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德育的先导,只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才能为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广大学校领导、德育管理者以及教师应该真正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落实“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和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明确“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使德育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發展,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例如,在传统的道德工作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主导,机械地向学生传授德育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的理解,德育效果也很不理想。为此,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置于德育工作的中心地位,会主动与学生对话、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包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真是需要。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笔者会及时进行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德育本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做到优质、高效,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优化和完善德育过程。因此,小学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师,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不能单纯地采取某种德育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灵活而巧妙地选择、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包括说服、示范、熏陶、活动等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行为。
例如,德育与普通学科教学不同,德育更注重实践,所以应该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熏陶学生,使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比如,笔者在实际德育工作中,会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如“感恩”主题活动。首先,笔者会让学生收集感恩的材料,为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活动开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说出自己对于感恩的想法;最后,笔者会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恩。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得到了强化,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对此,小学教师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寻找、创新家校沟通渠道,利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使家长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和观念付诸实践,共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传统德育工作中,很多德育教师忽视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才与家长进行联系。对此,笔者利用微信建立微信群,邀请家长加入小组,每周末都会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总结,让家长了解学生成长过程。另外,每学期末,笔者还会举办班级家长会,邀请家长到校园里,面对面地了解学生在学期中的表现,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德育体验
德育不能光靠单纯的口头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进行全面改革创新,注重德育内容丰富多样化,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德育内容寓于其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道德体验,真正感受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对自身产生的良好促进作用,逐步形成道德观念,升华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总而言之,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备受关注的内容。所以,作为小学德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提高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科学的先进观念,结合德育实际展开深入思考、探索,实现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优化,最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引领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永东.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学周刊,2018(04):169-170.
[2]周海伦.浅谈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180+184.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334
德育教育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意识以及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对德育工作全面优化、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树立科学德育思想、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四个层面出发,分析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一、树立科学德育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德育的先导,只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才能为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广大学校领导、德育管理者以及教师应该真正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落实“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和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明确“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使德育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發展,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例如,在传统的道德工作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主导,机械地向学生传授德育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的理解,德育效果也很不理想。为此,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置于德育工作的中心地位,会主动与学生对话、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包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真是需要。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笔者会及时进行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德育本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做到优质、高效,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优化和完善德育过程。因此,小学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师,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不能单纯地采取某种德育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灵活而巧妙地选择、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包括说服、示范、熏陶、活动等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行为。
例如,德育与普通学科教学不同,德育更注重实践,所以应该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熏陶学生,使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比如,笔者在实际德育工作中,会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如“感恩”主题活动。首先,笔者会让学生收集感恩的材料,为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活动开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说出自己对于感恩的想法;最后,笔者会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恩。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得到了强化,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对此,小学教师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寻找、创新家校沟通渠道,利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使家长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和观念付诸实践,共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传统德育工作中,很多德育教师忽视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才与家长进行联系。对此,笔者利用微信建立微信群,邀请家长加入小组,每周末都会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总结,让家长了解学生成长过程。另外,每学期末,笔者还会举办班级家长会,邀请家长到校园里,面对面地了解学生在学期中的表现,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德育体验
德育不能光靠单纯的口头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进行全面改革创新,注重德育内容丰富多样化,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德育内容寓于其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道德体验,真正感受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对自身产生的良好促进作用,逐步形成道德观念,升华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总而言之,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备受关注的内容。所以,作为小学德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提高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科学的先进观念,结合德育实际展开深入思考、探索,实现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优化,最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引领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永东.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学周刊,2018(04):169-170.
[2]周海伦.浅谈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