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内容多,知识碎,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点,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是解决记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化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规律,介绍几种化学学习中的巧妙记忆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遗忘规律 记忆方法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普遍反应化学比较难学,很多需要记住的东西总是记不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教师应分析学生记不住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化学学科特点:理科中的文科
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就必须弄清该门学科的特点。化学虽然是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知识点“零、乱、散”,不少学生反映“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课堂听的津津有味,看书也不难看懂,但是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要背的背不出来,负担很重。
(二)记忆方法不当:机械记忆为主
由于高一一上来就要学习九门功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压力都很大,不管是理科公式的学习,还是文科知识点的背诵,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肯定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不过也总有一些同学,由于他们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文科理科都能游刃有余,学习总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率值得我们研究。
二、有效记忆的原则
(一)遗忘规律理论
学习中遗忘是正常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二)教学原则
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激励创新,可有效的防止遗忘,方法可采取以下几种:
1.理解为主,深入浅出
理解是本,记忆是根,有句格言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有许多知识点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造成的,所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记忆的关键。
2.喜闻乐见,由趣而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
3.趁热打铁,及时反复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绝不是一次学习就能掌握到位,必须及时反复,隔三差五的复习。比如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学习,例如醛基的两个特征反应: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完乙醛,理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记忆产物的口诀:一水、二银、三氨、羧酸铵。然后马上可以练习丙醛、苯甲醛、丙烯醛,再到甲醛,趁热打铁,课后再及时反复,增加记忆效果。
三、有效记忆的策略
(一)形式上:巧用谐音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在没有理解之前就必须要先记住,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地壳中含量前几位的元素,元素常见化合价,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等。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如果能编制一些有趣易记的顺口溜,学生既高兴学,记忆的效果肯定也好。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记为: 嫁过大美女,身体非常轻,总共一百斤。地壳中排位前八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谐音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思维上:概括对比
1.概况:化繁为简
概括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把书由厚变薄,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材料本身选出一些关键字词,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引起材料的全面再现。如讲授必修一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可把实验现象概括为“红师傅游泳”。“红”是指溶液变红,“师”和“嘶”谐音,是指反应过程中发出嘶嘶的响声,“傅”和“浮”谐音,指钠浮在水面上,“游”指四处游动,“泳”和“熔”谐音,指钠熔化成了光亮的小球。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非常简单。其实化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实验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加深记忆。
2. 对比:异同比照
对比,是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重要方法。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分清异同,掌握实质,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
①同中找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矛盾各不相同。相似概念找出细微差别,明确概念具体内涵并形成思维习惯。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这四同的概念是很多同学所混淆的。可以在学习完这四个概念后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同位素”字面意思为同一个位置的元素,元素表中同一位置的元素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则是中子数,这样同位素的概念就可以掌握了。“同素异形体”字面意思为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形体,同一种元素所形成的是单质,所以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就是同一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字面意思为同一种分子式,不同的结构。那已经和概念很接近了,学生也很容易去判断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即为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字面意思为同一系列的物质,同一系列那就可以理解为结构相似,但又有所差别的,再说明这个差别就是“CH2”的系差就行。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同中找异,就能轻松掌握这组四同概念,达到记忆效果。 ②异中找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看似完全不同的事物,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共性,便于寻找共同规律,提高认识事物的高度。如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这四组微粒间作用力的比较也是很多同学所混淆的。其实本质上这四种作用力都属于静电作用,这样可以引入物理上的静电作用公式,作用力的大小与微粒所带电荷以及微粒之间的距离有关,这样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强弱比较就很好理解了。由于共价键是原子之间的作用,所以只跟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有关,这样共价键的强弱比较就也好理解了。分子间作用力比较特殊,高中阶段我们不需要掌握具体的比较方法,只要知道对于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就行,如果分子间能形成氢键,那么作用力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强,对于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分子,如果都没有形成分子间的氢键,可以考虑分子的极性,毕竟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属于静电作用,比如CO与N2的沸点比较。这样学生经过分析整理,异中找同,就能轻松理解这四组作用力的比较,达到记忆效果。
(三)实践上:实验验证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对观察实验,做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甚至一些化学概念都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加深记忆。如用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盐酸、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浓醋酸中逐渐加入水以及醋酸中逐渐加入氨水,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等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让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等概念。由于形象直观,印象会十分深刻。也可以设计改进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但实验药品易得,现象明显的实验。如讲金属钠与非金属反应,课本上介绍的是钠与氧气的反应,而钠与硫因为反应比较剧烈,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做该实验,只是简单讲解下。通过改进把金属钠与硫粉放在研钵中研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火花,还能听到“啪啪”的爆炸声。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平时一些典型的、重要的、有启迪作用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演示,比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这些实验只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一次,远比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效果要好百倍,学生的那种易学难记的畏难情绪也随之消失了。
(四)过程上:系统设置
1.课前
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有一定衔接的。每节课前都可以设计几个有关上节课内容的问题提问学生,这样既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有效减少遗忘,又可以引入新课,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上
上课的时候我们尽量做到节奏有张有弛,语言诙谐幽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出种种富于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善于用典型、具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讲授,准确、熟练的讲述,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创新,不怕学生难为我们,因为学生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已在记忆的基础上向理解迈进了一步。
3.课后
临近下课,可以留几分钟时间复习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静静思考一下本堂课的基本内容,中心要旨,不要让学生思想一下子松开,这虽是几分钟工夫,效果却是不可低估的。课后一定要及时安排学生复习,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化归学生自己所有,从而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往往是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综合进行的。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如果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等于没有学好化学。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遵循记忆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知识的储存,其方法远不只这几种,本文所介绍的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遗忘规律 记忆方法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普遍反应化学比较难学,很多需要记住的东西总是记不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教师应分析学生记不住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化学学科特点:理科中的文科
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就必须弄清该门学科的特点。化学虽然是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知识点“零、乱、散”,不少学生反映“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课堂听的津津有味,看书也不难看懂,但是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要背的背不出来,负担很重。
(二)记忆方法不当:机械记忆为主
由于高一一上来就要学习九门功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压力都很大,不管是理科公式的学习,还是文科知识点的背诵,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肯定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不过也总有一些同学,由于他们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文科理科都能游刃有余,学习总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率值得我们研究。
二、有效记忆的原则
(一)遗忘规律理论
学习中遗忘是正常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二)教学原则
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激励创新,可有效的防止遗忘,方法可采取以下几种:
1.理解为主,深入浅出
理解是本,记忆是根,有句格言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有许多知识点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造成的,所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记忆的关键。
2.喜闻乐见,由趣而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
3.趁热打铁,及时反复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绝不是一次学习就能掌握到位,必须及时反复,隔三差五的复习。比如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学习,例如醛基的两个特征反应: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完乙醛,理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记忆产物的口诀:一水、二银、三氨、羧酸铵。然后马上可以练习丙醛、苯甲醛、丙烯醛,再到甲醛,趁热打铁,课后再及时反复,增加记忆效果。
三、有效记忆的策略
(一)形式上:巧用谐音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在没有理解之前就必须要先记住,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地壳中含量前几位的元素,元素常见化合价,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等。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如果能编制一些有趣易记的顺口溜,学生既高兴学,记忆的效果肯定也好。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记为: 嫁过大美女,身体非常轻,总共一百斤。地壳中排位前八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谐音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思维上:概括对比
1.概况:化繁为简
概括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把书由厚变薄,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材料本身选出一些关键字词,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引起材料的全面再现。如讲授必修一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可把实验现象概括为“红师傅游泳”。“红”是指溶液变红,“师”和“嘶”谐音,是指反应过程中发出嘶嘶的响声,“傅”和“浮”谐音,指钠浮在水面上,“游”指四处游动,“泳”和“熔”谐音,指钠熔化成了光亮的小球。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非常简单。其实化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实验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加深记忆。
2. 对比:异同比照
对比,是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重要方法。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分清异同,掌握实质,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
①同中找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矛盾各不相同。相似概念找出细微差别,明确概念具体内涵并形成思维习惯。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这四同的概念是很多同学所混淆的。可以在学习完这四个概念后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同位素”字面意思为同一个位置的元素,元素表中同一位置的元素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则是中子数,这样同位素的概念就可以掌握了。“同素异形体”字面意思为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形体,同一种元素所形成的是单质,所以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就是同一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字面意思为同一种分子式,不同的结构。那已经和概念很接近了,学生也很容易去判断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即为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字面意思为同一系列的物质,同一系列那就可以理解为结构相似,但又有所差别的,再说明这个差别就是“CH2”的系差就行。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同中找异,就能轻松掌握这组四同概念,达到记忆效果。 ②异中找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看似完全不同的事物,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共性,便于寻找共同规律,提高认识事物的高度。如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这四组微粒间作用力的比较也是很多同学所混淆的。其实本质上这四种作用力都属于静电作用,这样可以引入物理上的静电作用公式,作用力的大小与微粒所带电荷以及微粒之间的距离有关,这样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强弱比较就很好理解了。由于共价键是原子之间的作用,所以只跟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有关,这样共价键的强弱比较就也好理解了。分子间作用力比较特殊,高中阶段我们不需要掌握具体的比较方法,只要知道对于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就行,如果分子间能形成氢键,那么作用力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强,对于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分子,如果都没有形成分子间的氢键,可以考虑分子的极性,毕竟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属于静电作用,比如CO与N2的沸点比较。这样学生经过分析整理,异中找同,就能轻松理解这四组作用力的比较,达到记忆效果。
(三)实践上:实验验证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对观察实验,做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甚至一些化学概念都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加深记忆。如用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盐酸、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浓醋酸中逐渐加入水以及醋酸中逐渐加入氨水,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等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让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等概念。由于形象直观,印象会十分深刻。也可以设计改进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但实验药品易得,现象明显的实验。如讲金属钠与非金属反应,课本上介绍的是钠与氧气的反应,而钠与硫因为反应比较剧烈,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做该实验,只是简单讲解下。通过改进把金属钠与硫粉放在研钵中研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火花,还能听到“啪啪”的爆炸声。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平时一些典型的、重要的、有启迪作用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演示,比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这些实验只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一次,远比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效果要好百倍,学生的那种易学难记的畏难情绪也随之消失了。
(四)过程上:系统设置
1.课前
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有一定衔接的。每节课前都可以设计几个有关上节课内容的问题提问学生,这样既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有效减少遗忘,又可以引入新课,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上
上课的时候我们尽量做到节奏有张有弛,语言诙谐幽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出种种富于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善于用典型、具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讲授,准确、熟练的讲述,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创新,不怕学生难为我们,因为学生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已在记忆的基础上向理解迈进了一步。
3.课后
临近下课,可以留几分钟时间复习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静静思考一下本堂课的基本内容,中心要旨,不要让学生思想一下子松开,这虽是几分钟工夫,效果却是不可低估的。课后一定要及时安排学生复习,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化归学生自己所有,从而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往往是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综合进行的。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如果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等于没有学好化学。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遵循记忆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知识的储存,其方法远不只这几种,本文所介绍的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