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下,正在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主要情节是描写儿子告发母亲杀夫所致的悲情。联想到前关于“亲亲互隐”和孔子“直”“正”观念的辩论,觉得还有必要就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亲情恩怨问题进行讨论。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显然,孔子认为:如果想纠正虚伪的社会人格,最好在政治上提拔那些感情真诚的人。这是一条“正曲(枉)为直”的政治方法。
孔子仁学认为,为了实现仁的社会理想,不能将“直”的人格伦理化,以直行事,未必会亲亲互隐。亲亲互隐是将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不能消灭社会犯罪现象,势必会加剧社会矛盾而引起更激烈的对抗。孔子所谓“正”的人格,便是能公正地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问题的人格。孔子批评史鱼之直而赞遽伯玉“邦无道卷而怀之”为“君子哉!”,便是说“直”的人格不属于君子人格。为了实现仁,须“正直为正”。
孔子仁学的“作新民”的步骤是“正曲为直,正直为正”。春秋之世,天下皆私其私,如何尽可能的保持社会安定?当此之时,圣人仁人不得见,如何可以“正”来要求普遍民众?能不尔虞我诈即可了;所以,孔子认为当时在政治上应当首先实行“举直”的政策。
当叶公向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时,孔子认为叶公的错误是把“直”的语言概念搞错了。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其子必是有思想动机的,或则是“正”,或则是“枉”,而不是“直”;而且,孔子也不相信一般群众能有“正”的自觉能力,几乎可以断定那子是“枉”者。直者率直也,忠实于自己的感情者,不自欺欺人者。亲亲互隐,便是当时直人的一般表现,也就是“直在其中”了。
落实孔子“以直报怨”原则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亲亲互隐”吗?只能说是一般可以这么说。这也就是“直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直在其中”不是“即是直”。如果互怨超过互爱的比重,便不会亲亲互隐。
对于家庭犯罪,即便是国外,也一般采取不告不问的办案原则。告即意味着怨多于恩,不告,即意味着恩多于怨。其父攘羊而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儿子认为当报父恩而隐,这是感情承受能力所决定的,不失德。至于被侵犯者如何诉求,国法如何处理,那是另一回事了。
编辑/廖少华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显然,孔子认为:如果想纠正虚伪的社会人格,最好在政治上提拔那些感情真诚的人。这是一条“正曲(枉)为直”的政治方法。
孔子仁学认为,为了实现仁的社会理想,不能将“直”的人格伦理化,以直行事,未必会亲亲互隐。亲亲互隐是将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不能消灭社会犯罪现象,势必会加剧社会矛盾而引起更激烈的对抗。孔子所谓“正”的人格,便是能公正地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问题的人格。孔子批评史鱼之直而赞遽伯玉“邦无道卷而怀之”为“君子哉!”,便是说“直”的人格不属于君子人格。为了实现仁,须“正直为正”。
孔子仁学的“作新民”的步骤是“正曲为直,正直为正”。春秋之世,天下皆私其私,如何尽可能的保持社会安定?当此之时,圣人仁人不得见,如何可以“正”来要求普遍民众?能不尔虞我诈即可了;所以,孔子认为当时在政治上应当首先实行“举直”的政策。
当叶公向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时,孔子认为叶公的错误是把“直”的语言概念搞错了。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其子必是有思想动机的,或则是“正”,或则是“枉”,而不是“直”;而且,孔子也不相信一般群众能有“正”的自觉能力,几乎可以断定那子是“枉”者。直者率直也,忠实于自己的感情者,不自欺欺人者。亲亲互隐,便是当时直人的一般表现,也就是“直在其中”了。
落实孔子“以直报怨”原则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亲亲互隐”吗?只能说是一般可以这么说。这也就是“直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直在其中”不是“即是直”。如果互怨超过互爱的比重,便不会亲亲互隐。
对于家庭犯罪,即便是国外,也一般采取不告不问的办案原则。告即意味着怨多于恩,不告,即意味着恩多于怨。其父攘羊而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儿子认为当报父恩而隐,这是感情承受能力所决定的,不失德。至于被侵犯者如何诉求,国法如何处理,那是另一回事了。
编辑/廖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