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师德建设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以教师为本”要尊重教师的教育权,需要社会和高校重视教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教师自我约束,树立职业道德。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激励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素养。
关键词:师德; 高校;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
师德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前提。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使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使高等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尤其不容乐观的是,大学生缺少信仰和理想追求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要改善这种情况,高校教师任重道远。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道德教育的执行者,能否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的师德至关重要。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的师德主要包括忠诚教育事业、敬业爱岗,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核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行为准则。信息时代年轻人求知的方式很多,在家教育、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了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承中的权威地位。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知识本位地位可以被取代,但高校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育人方式、道德修养和人生感悟却不能被在家教育的孤独和网络学习的冰冷所取代。今天我国的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应努力拥有时代所要求的先进道德意识。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锐意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充分尊重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差异,树立民主、宽容的教学意识等。
2001年“中国师德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主题的提出,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 “以人为本”从此成为教育的自觉意识,也赋予了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当前在全国各地、各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前提下,“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师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突出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高校师德建设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正如200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文博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所言:“师德的主体是教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一切工作围绕服务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是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者、家长和学生也需要树立的理念。“以教师为本”,要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与最初起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智力因素发展到学生思想,信念的确立和人格德行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这使人们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只有从“以教师为本”出发,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落实到“以学生为本”。通过高校教师的引导将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快,最终实现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现代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教师为本”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从不同角度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并不存在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对立,在这里我们强调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才能保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 以下对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的内涵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以教师为本”首先要尊重教师的教育权。
高校师德建设“以人为本”首先需要尊重高校教师的尊严,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教育活动有其特殊规律,其潜移默化,其循序渐进,都不同于生产活动的高效和速成。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是教育效果得以保证的基础。不久前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规定班主任有用适当方式批评学生的权利,这样一种强调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质疑非班主任老师的批评权是否可以行使。而且网上热议对教师本来天经地义的批评权做这样的规定是对教师权利的一种伤害。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80、90后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挫折感,如果高校教师对他们连批评权都没有,挫折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这个以尊师重教作为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却忽视教师起码的批评权。教师有义务改善其批评方式,但是不能无理剥夺普通教师的批评权。反观德国崛起之路,我们发现德国很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就开始强调教育对强国的重要性,王子可以把自己的宫殿捐出来办大学并保证不干涉大学的教育权,教师是高收入者,对教师的尊重成为国家进步的动力。仅德国洪堡大学就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位在中国本土完成学术研究的中国学者获得诺贝尔奖。正视差距,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教育体制。教师的教育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大学是思想和智慧集聚的地方,不是权利集聚之地,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不能被任何权利破坏,现在大学行政权利滥用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现象比比皆是。高校行政化造成了对教师教育权的严重干涉。比如高校评估造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教师们为疲于奔命,教学评估却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事倍功半。又比如鼓吹大学教师负责学生就业是教育部门强加给大学的所谓社会责任,是对教育规律的漠视,对大学教师独立教育权的践踏。尊重高校教师的教育权还包括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和教学方式,允许教学多样化,不能用统一教学模式来把教师变成教学机器。
二、“以教师为本”其次需要社会和高校重视教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需要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与思考,因为社会关注和认同对教师自觉树立敬业意识和遵守师德非常重要。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德水平要求非常高。所以高校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很大。现在高校教师的收入虽然和公务员水平相当了,可是调查表明教师在巨大的职业压力下,早衰早逝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师德楷模多成为烈士,比如北京大学的孟二冬,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他们去世时都只有四十多岁。这的确发人深省。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无私奉献是其道德的基本要求,但在今天以经济地位来衡量人生价值的通行社会标准下再过分强调无私奉献并不现实。“以教师为本”,要尊重、关心、爱护教师,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促使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这亦是师德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以教师为本”的师德建设不应当脱离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的合法权益也要受到社会的理解和维护。教师只有在满足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促进社会进步。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合理需求得到满足。高校教师在学校扩招的过程中大都承担了学校发展的代价,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教学、科研条件是对教师教育权的基础保证。学校要牢牢树立服务教师的意识,不能随意削减教师福利。“以教师为本”需要高校各级党政领导以“领导就是服务”为宗旨,做教师的知心人,建设良好生活和教学环境陶冶教师情操。要把服务教师、爱护教师成长当做常态工作并制度化。
高校教师重视自由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奉献和燃烧的同时享受精神自由和实现自我。高校教师求知热情高,“以教师为本”,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扶持他们改善教学、参与科研、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等;提供各种进修、培训以及深造等机会;注重加强校内、校际间、国内、外高校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争鸣,积极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独特的学术风格、学术文化,给更多的高校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
三、师德建设的“以教师为本”再次要求教师自我约束,树立职业道德。
道德根本上还是需要自律。师德的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教师个体对师德观念的认同,实现师德的内化,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取决于教师本人能否积极参与、自觉、自律地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部分。奉献精神要求高校教师要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成教师理论认知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进而鉴别和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要求,教师借助爱学生,爱学问、爱事业的职业理念与职业行为去完成教育活动。我国高校教师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作为师德的立足点,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职业道德,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着重对自身的心理品质、职业道德进行塑造和再提高,用良好师德弘扬正气。
敬业精神要求高校教师“以德治学”崇尚科学,探寻真知,不断创新,提升高校教师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钻研业务,系统地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力争立足前沿,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还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紧跟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高等教育中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需要高校教师首先加强自我约束,净化大学学术环境。
四、“以教师为本”,最后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激励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素养。
高校师德培养除了教师的自律,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激励。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和长效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视野开阔,知识结构较新,有独立见解,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创新。然而他们中一些人也有背离师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比如:缺乏社会责任感,政治淡漠,思想偏激,学术腐败,不思进取,个人功利化思想严重等。所以高校要强化制度建设来有效约束和提升师德建设。制度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和长远措施。
1、要建立并强化师德教育教育制度,着力提高对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训,以此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师思想变化和工作实际,通过典型对教师进行示范教育,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使师德标兵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主题活动对教师进行渗透式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以教师为本”的舆论环境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比如对高校从教优势的宣传,可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高校对于教师的吸引力并非来自于优厚的地位和待遇,而是时间、创造和精神的相对自由以及相对平稳的生活状态。因此,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来调节学校舆论环境,重视对高校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
2、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师德考核机制和全面的师德监督机制。
高校要把师德要求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师德建设要落到实处,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加强对高校师德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务考核体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师德要求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与评聘、晋升、评优、出国进修、学术梯队选拔和奖励挂钩。对师德楷模给予以表彰和奖励。通过制度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完善道德修养,将师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岗位职责中。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比如天津大学的师德建设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明确的师德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由学生、教师、教研室、学院四级不同层面打分,给于综合评价,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收效明显。高校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研究的圣地。当前有必要对高校教师的一些学术浮躁与造假等失德行为做出治理和整顿。要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培育良好的学术环境。
综上,良好的师德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师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以教师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才能更新观念,把师德建设落在实处,扎实推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大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影响下获得更大进步和人格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文博,“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 10期
[2]何柏芝、隋延力、周永源,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师德建设——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 3期
[3]郭海燕、杨斌,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S2期
[4]黄日方,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年 3期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高校师德建设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以教师为本”要尊重教师的教育权,需要社会和高校重视教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教师自我约束,树立职业道德。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激励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素养。
关键词:师德; 高校;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
师德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前提。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使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使高等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尤其不容乐观的是,大学生缺少信仰和理想追求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要改善这种情况,高校教师任重道远。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道德教育的执行者,能否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的师德至关重要。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的师德主要包括忠诚教育事业、敬业爱岗,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核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行为准则。信息时代年轻人求知的方式很多,在家教育、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了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承中的权威地位。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知识本位地位可以被取代,但高校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育人方式、道德修养和人生感悟却不能被在家教育的孤独和网络学习的冰冷所取代。今天我国的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应努力拥有时代所要求的先进道德意识。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锐意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充分尊重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差异,树立民主、宽容的教学意识等。
2001年“中国师德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主题的提出,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 “以人为本”从此成为教育的自觉意识,也赋予了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当前在全国各地、各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前提下,“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师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突出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高校师德建设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正如200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文博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所言:“师德的主体是教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一切工作围绕服务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是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者、家长和学生也需要树立的理念。“以教师为本”,要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与最初起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智力因素发展到学生思想,信念的确立和人格德行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这使人们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只有从“以教师为本”出发,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落实到“以学生为本”。通过高校教师的引导将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快,最终实现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现代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教师为本”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从不同角度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并不存在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对立,在这里我们强调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才能保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 以下对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的内涵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以教师为本”首先要尊重教师的教育权。
高校师德建设“以人为本”首先需要尊重高校教师的尊严,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教育活动有其特殊规律,其潜移默化,其循序渐进,都不同于生产活动的高效和速成。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是教育效果得以保证的基础。不久前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规定班主任有用适当方式批评学生的权利,这样一种强调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质疑非班主任老师的批评权是否可以行使。而且网上热议对教师本来天经地义的批评权做这样的规定是对教师权利的一种伤害。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80、90后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挫折感,如果高校教师对他们连批评权都没有,挫折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这个以尊师重教作为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却忽视教师起码的批评权。教师有义务改善其批评方式,但是不能无理剥夺普通教师的批评权。反观德国崛起之路,我们发现德国很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就开始强调教育对强国的重要性,王子可以把自己的宫殿捐出来办大学并保证不干涉大学的教育权,教师是高收入者,对教师的尊重成为国家进步的动力。仅德国洪堡大学就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位在中国本土完成学术研究的中国学者获得诺贝尔奖。正视差距,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教育体制。教师的教育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大学是思想和智慧集聚的地方,不是权利集聚之地,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不能被任何权利破坏,现在大学行政权利滥用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现象比比皆是。高校行政化造成了对教师教育权的严重干涉。比如高校评估造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教师们为疲于奔命,教学评估却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事倍功半。又比如鼓吹大学教师负责学生就业是教育部门强加给大学的所谓社会责任,是对教育规律的漠视,对大学教师独立教育权的践踏。尊重高校教师的教育权还包括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和教学方式,允许教学多样化,不能用统一教学模式来把教师变成教学机器。
二、“以教师为本”其次需要社会和高校重视教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需要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与思考,因为社会关注和认同对教师自觉树立敬业意识和遵守师德非常重要。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德水平要求非常高。所以高校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很大。现在高校教师的收入虽然和公务员水平相当了,可是调查表明教师在巨大的职业压力下,早衰早逝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师德楷模多成为烈士,比如北京大学的孟二冬,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他们去世时都只有四十多岁。这的确发人深省。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无私奉献是其道德的基本要求,但在今天以经济地位来衡量人生价值的通行社会标准下再过分强调无私奉献并不现实。“以教师为本”,要尊重、关心、爱护教师,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促使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这亦是师德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以教师为本”的师德建设不应当脱离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的合法权益也要受到社会的理解和维护。教师只有在满足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促进社会进步。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合理需求得到满足。高校教师在学校扩招的过程中大都承担了学校发展的代价,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教学、科研条件是对教师教育权的基础保证。学校要牢牢树立服务教师的意识,不能随意削减教师福利。“以教师为本”需要高校各级党政领导以“领导就是服务”为宗旨,做教师的知心人,建设良好生活和教学环境陶冶教师情操。要把服务教师、爱护教师成长当做常态工作并制度化。
高校教师重视自由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奉献和燃烧的同时享受精神自由和实现自我。高校教师求知热情高,“以教师为本”,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扶持他们改善教学、参与科研、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等;提供各种进修、培训以及深造等机会;注重加强校内、校际间、国内、外高校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争鸣,积极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独特的学术风格、学术文化,给更多的高校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
三、师德建设的“以教师为本”再次要求教师自我约束,树立职业道德。
道德根本上还是需要自律。师德的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教师个体对师德观念的认同,实现师德的内化,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以教师为本”取决于教师本人能否积极参与、自觉、自律地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部分。奉献精神要求高校教师要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成教师理论认知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进而鉴别和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要求,教师借助爱学生,爱学问、爱事业的职业理念与职业行为去完成教育活动。我国高校教师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作为师德的立足点,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职业道德,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着重对自身的心理品质、职业道德进行塑造和再提高,用良好师德弘扬正气。
敬业精神要求高校教师“以德治学”崇尚科学,探寻真知,不断创新,提升高校教师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钻研业务,系统地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力争立足前沿,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还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紧跟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高等教育中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需要高校教师首先加强自我约束,净化大学学术环境。
四、“以教师为本”,最后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激励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素养。
高校师德培养除了教师的自律,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激励。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和长效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视野开阔,知识结构较新,有独立见解,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创新。然而他们中一些人也有背离师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比如:缺乏社会责任感,政治淡漠,思想偏激,学术腐败,不思进取,个人功利化思想严重等。所以高校要强化制度建设来有效约束和提升师德建设。制度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和长远措施。
1、要建立并强化师德教育教育制度,着力提高对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训,以此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师思想变化和工作实际,通过典型对教师进行示范教育,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使师德标兵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主题活动对教师进行渗透式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以教师为本”的舆论环境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比如对高校从教优势的宣传,可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高校对于教师的吸引力并非来自于优厚的地位和待遇,而是时间、创造和精神的相对自由以及相对平稳的生活状态。因此,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来调节学校舆论环境,重视对高校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
2、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师德考核机制和全面的师德监督机制。
高校要把师德要求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师德建设要落到实处,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加强对高校师德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务考核体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师德要求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与评聘、晋升、评优、出国进修、学术梯队选拔和奖励挂钩。对师德楷模给予以表彰和奖励。通过制度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完善道德修养,将师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岗位职责中。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比如天津大学的师德建设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明确的师德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由学生、教师、教研室、学院四级不同层面打分,给于综合评价,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收效明显。高校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研究的圣地。当前有必要对高校教师的一些学术浮躁与造假等失德行为做出治理和整顿。要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培育良好的学术环境。
综上,良好的师德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师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以教师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才能更新观念,把师德建设落在实处,扎实推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大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影响下获得更大进步和人格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文博,“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 10期
[2]何柏芝、隋延力、周永源,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师德建设——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 3期
[3]郭海燕、杨斌,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S2期
[4]黄日方,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年 3期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