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步入了规范、调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由于中职教育投入大、见效慢、地区发展差异大、不平衡,于是不得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探索,扮好“角色”,从而实现专业价值的最大化。一般而言,职业教育要办好,现实的资金、人力资源、专业架构、企业的经营效益起关键作用,它决定了中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稳步发展,传统专业的滞后性与薄弱性日渐显现。面对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传统专业的设置已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专业的全面抛弃,应该思考在传统专业更新和与现实结合上,做出一些探索。当前,我国传统专业的价值取向已经面向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整合、校企结合上,均已有了渐渐明确的认识。现实中,传统专业的稳定性和厚积性,也较为容易在此基础上接纳现实发展的要求,涵养专业的深层内容,并与时代保持同步前进。而与此相行的,是资源投入的难以承接,专业知识的更新,设施的陈旧,自然也成为制约传统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上学校并非创收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模式并不完善或缺失的情况下,专业发展只能滞留或徘徊不前。政府对职教的投入严重不足,也容易使传统专业难以实现自身的“凤凰涅槃”,更遑论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的打造和发展了。
日益变革的社会实践,又不断赋予专业建设以丰富的内涵和生动具体的内容。近年来,第三产业的飞跃发展和壮大,旅游服务、管理与面包产业之类的特色专业成为“雨后春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日益彰显其强大的发展势头,成为职校专业发展的“亮点”。
与传统专业相比,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它的发展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一市一县一地的经济发展,必须寻找一个或多个突破口,全力打造主干产业,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形成地方特色。中职教育的发展,往往依托地方产业发展形势,构建“品牌”,谋求发展壮大。
在中等职教大众化的形势下,建设特色专业是学校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比较高。
怎样建设特色专业呢?作为特色专业,其内涵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在教学上尤要注重培养的规格及数量,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
改革开放后,资溪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面包产业,积极开发大觉山风景区,发展面包产业,推动全民致富。资溪职业中学依托这一发展形势,精心打造特色专业。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西式面点等特色专业应运而生。
第一,确定特色专业在学校中优先发展的地位。特色专业作为学校的品牌,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确立其优先发展的地位。即在资金投入、设施添置、教师培养、教材建设、教学评估及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均放在各专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选定特色专业后,我校立即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学校的资源,优先确保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大对特色专业的资金投入、设备添置的力度。2001年以来,我校通过借资、引资、申请项目资金等方式,共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了西式面点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设施,设立了西式面点实训室、西式面点展览室、导游实训室、中餐宴会摆台实训室等专业教室,着力建设了两个专业实训基地。
第三,加快特色专业的教师培养。学校拿出专项资金,指定分管教学副校长,专门负责特色专业的教师培训。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相关培训;二是派专业教师到知名企业参加实践操作;三是强化校本培训,建立专业教师一带一活动,并把福利津贴向特色专业教师倾斜。
第四,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建设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学生在接受育人教育的同时,能否切实掌握一技之长,就是就业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抓好学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课教学的同时,也狠抓了两个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首先,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确定一个目标(使学生掌握面点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架起职教与经济结合的桥梁);瞄准两个市场(面包、旅游从业人员的技术提高与创新,各大酒店、宾馆、旅游区所需的高级面点师、旅游管理人员);培训三种人员(职中在校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掌握四种本领(自主创业的能力,面点产品制作能力,面点企业、旅游企业管理能力,面点技术的创新能力)。其次,构建“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学制,让学生轮换在本县面点、旅游企业进行月训,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全国各大面包、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再次,完善专业技能评估制度。采取定时、定量、定进度的方法,通过日日练、周周评、月月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在专业技能评估中,学校尤为强调“三个结合”,即“平时技能检测与学年结束考评相结合,实践技能的掌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推荐就业相结合”。
总之,中等职校特色专业的建设,要在面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下,把握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专业建设的价值意义,构建职业学校的专业价值取向,因时而动,从而达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资溪县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游灵通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稳步发展,传统专业的滞后性与薄弱性日渐显现。面对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传统专业的设置已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专业的全面抛弃,应该思考在传统专业更新和与现实结合上,做出一些探索。当前,我国传统专业的价值取向已经面向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整合、校企结合上,均已有了渐渐明确的认识。现实中,传统专业的稳定性和厚积性,也较为容易在此基础上接纳现实发展的要求,涵养专业的深层内容,并与时代保持同步前进。而与此相行的,是资源投入的难以承接,专业知识的更新,设施的陈旧,自然也成为制约传统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上学校并非创收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模式并不完善或缺失的情况下,专业发展只能滞留或徘徊不前。政府对职教的投入严重不足,也容易使传统专业难以实现自身的“凤凰涅槃”,更遑论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的打造和发展了。
日益变革的社会实践,又不断赋予专业建设以丰富的内涵和生动具体的内容。近年来,第三产业的飞跃发展和壮大,旅游服务、管理与面包产业之类的特色专业成为“雨后春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日益彰显其强大的发展势头,成为职校专业发展的“亮点”。
与传统专业相比,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它的发展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一市一县一地的经济发展,必须寻找一个或多个突破口,全力打造主干产业,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形成地方特色。中职教育的发展,往往依托地方产业发展形势,构建“品牌”,谋求发展壮大。
在中等职教大众化的形势下,建设特色专业是学校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比较高。
怎样建设特色专业呢?作为特色专业,其内涵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在教学上尤要注重培养的规格及数量,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
改革开放后,资溪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面包产业,积极开发大觉山风景区,发展面包产业,推动全民致富。资溪职业中学依托这一发展形势,精心打造特色专业。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西式面点等特色专业应运而生。
第一,确定特色专业在学校中优先发展的地位。特色专业作为学校的品牌,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确立其优先发展的地位。即在资金投入、设施添置、教师培养、教材建设、教学评估及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均放在各专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选定特色专业后,我校立即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学校的资源,优先确保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大对特色专业的资金投入、设备添置的力度。2001年以来,我校通过借资、引资、申请项目资金等方式,共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了西式面点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设施,设立了西式面点实训室、西式面点展览室、导游实训室、中餐宴会摆台实训室等专业教室,着力建设了两个专业实训基地。
第三,加快特色专业的教师培养。学校拿出专项资金,指定分管教学副校长,专门负责特色专业的教师培训。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相关培训;二是派专业教师到知名企业参加实践操作;三是强化校本培训,建立专业教师一带一活动,并把福利津贴向特色专业教师倾斜。
第四,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建设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学生在接受育人教育的同时,能否切实掌握一技之长,就是就业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抓好学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课教学的同时,也狠抓了两个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首先,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确定一个目标(使学生掌握面点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架起职教与经济结合的桥梁);瞄准两个市场(面包、旅游从业人员的技术提高与创新,各大酒店、宾馆、旅游区所需的高级面点师、旅游管理人员);培训三种人员(职中在校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掌握四种本领(自主创业的能力,面点产品制作能力,面点企业、旅游企业管理能力,面点技术的创新能力)。其次,构建“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学制,让学生轮换在本县面点、旅游企业进行月训,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全国各大面包、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再次,完善专业技能评估制度。采取定时、定量、定进度的方法,通过日日练、周周评、月月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在专业技能评估中,学校尤为强调“三个结合”,即“平时技能检测与学年结束考评相结合,实践技能的掌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推荐就业相结合”。
总之,中等职校特色专业的建设,要在面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下,把握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专业建设的价值意义,构建职业学校的专业价值取向,因时而动,从而达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资溪县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游灵通